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嗎?

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一定要心懷感恩,從而讓我想起一個成語“飲水思源”,“飲水思源”的意思是喝水的時候要思考源頭在哪裡?俗話說:“吃水不忘挖井人”。

鮮花盛開,是要感恩雨露的滋潤;草木茂盛,是要感恩陽光的照耀;羔羊跪乳,是要感恩母親的哺育;我要對大自然說謝謝,如果沒有空氣、水我們不可能生存;我要對父母說謝謝,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我要對敵人說謝謝,感謝他們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嗎?


我們生而為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卻自己何以生、何以樂、何以福。飲水思源,緣木思本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和正道所在。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我要感謝我是一箇中國人,“飲水思源”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感恩的故事數不勝數。

說起外交家鄭和,首先浮在腦海中的是鄭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鄭和下西洋揭開了世界航海的序幕,而且為大明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都來了深遠的影響。

洪武年間朱瞻基在位,在位期間國庫緊張,大部分的金銀財寶都在各地的藩王手裡,文官大臣進諫停止鄭和下西洋,但是朱瞻基聽到後大怒,對大臣的諫言持否定態度,並在宮殿說:“我的陵墓可以暫時停建,把修陵墓的錢,給鄭和下西洋”,當時的文武百官大吃一驚,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帝王,不重視自己的陵寢,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把自己陵寢修建的碧麗堂皇。

鄭和沒有辜負朱瞻基的期望,他把各國的優秀的文化,所見所聞都帶回了大明,為大明的盛世奠定了基礎。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嗎?


古代像“飲水思源”的故事還有很多,例如:晉文公之念介子推;劉邦封蕭何;斯坦門茨之不見利忘義;曾國藩建湘軍上下相維,喻利於義等等。

渡人也是渡己,渡己也是渡人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個善良的人,在別人窮困潦倒的時候,能幫一把就幫一把。渡人也是渡己,渡己也是渡人,今天你對別人的幫助,在往後的某一天也會回到你身上。

最近比較火的電視劇《安家》,孫儷飾演的房似錦畢業後初到上海,因為捨不得租房,就在ATM機過夜,正好被徐姑姑看見,為她租了房子,看似微不足道的幫助,但對於房似錦卻銘記於心。

徐姑姑在感情上受到了傷害,而房似錦的出現,又讓她重燃了愛情的火苗,房似錦給了她家的溫暖,在兩個人共同的努力下,兩個人不僅擁有了幸福的愛情,事業上也紅紅火火。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嗎?


佛說“幫助別人是積德行善,好人有好報”,幫助人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大事兒,事不分大小,所有的小事積累在一起就是一件大事,有可能就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會影響其他人的一生。

人生最大的貴人就是“自己”,你今天捨不得幫助其他人,那你遇到困難的時候,誰會願意幫助你呢?

生活中的靜若所思

“飲水思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心甘情願說謝謝的,又有多少人感謝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我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不善言辭,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心裡,對於別人的幫助,我會用實際行動去回報他們,總覺得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有一次,我去養老院做義工,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個面容慈祥但瘦骨嶙峋的老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當時就推著她在院子裡轉了轉,陪她聊了會兒天,在離開的時候,老人對我說:“謝謝小夥子,我終於找到一個陪我聊天的人”。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做人一定要學會感恩嗎?


在我看來,聊天只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是在老人心裡,此時此刻最想要的不是物質上的生活,而是家人的陪伴,我的出現讓老人感到了溫暖,而且老人再說這句話的時候眼中含有淚水,這一刻她是真摯的,最動人的。

通過這件事情,我內心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不管任何時候把“謝謝”兩字掛在嘴邊,感謝出現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因為有你們的存在,生命才會更有意義。

【結語】

“飲水思源,心懷感恩”,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一邊行走,一邊釋懷,感恩是一種美德,心懷感恩能讓人內心充滿陽光,笑容清脆純淨。最後引用稻盛和夫一句話:“活著,就要感謝”。對一切都要說:“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