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從十幾年前邂逅第一把紫砂壺開始,自己喜愛紫砂壺的熱情便不曾減退。每當經濟寬裕口袋裡有了閒錢,便要買進幾把中意已久的紫砂壺,而今看來算是一筆財富了。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供春壺

最初是被紫砂壺的低調內斂和純樸厚重吸引了,但自己並不真正懂壺,尤其對紫砂壺的泥料、 壺型、工藝等知識一片空白。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過十幾年的學習、領悟和潛移默化,自己對賞壺、玩壺也有了一些獨到見解和體會。自己感到,對一般買壺者而言,要把握好“兩個重要和一個不重要”,即:泥料重要,工藝重要,誰做的壺並不重要;對一般玩壺者而言,壺型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工藝繁簡之別,只要自己喜歡即可,切莫盲目跟風,追逐“大師壺”、“名人壺”。因為,所謂的“大師壺”、“名人壺”往往只是個噱頭罷了,何況一般人並不能分辨是否大師本人所做,很可能花了不菲的價錢買來的是代工壺,抑或是在壺底款識上的張冠李戴、移花接木。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石瓢壺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從唐代茶聖陸羽著述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到明代供春跟金沙寺僧人學作紫砂壺,作為喝茶的日常用具,紫砂壺本質上不過是一捧經漫長歲月洗禮的泥土,低調且普通,而一經與茶相結合,便幻化出生命的斑斕。是時光沉澱了茶香,是文化昇華了價值,是文人雅士賦予了紫砂壺深厚內涵。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魚化龍壺

喝茶是心情的釋放,紫砂壺賦予了飲茶人獨有的心境。味從回處有餘甘,色到濃時方近苦。喝茶是一種情懷,喝的是歲月,喝的是心境,是勞累後的自我放鬆,是一天工作生活的小結。試想,無論在什麼崗位,勞碌奔波了一天,靜下心來用紫砂壺泡上幾泡香茗,於唇角舌尖中品味茶的香醇,於繁雜思緒中梳理生活的感悟和未來憧憬,不也是一種幸福麼?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茶具組合

喝茶是對“度”的把握,在一投一煮間用心體味濃淡苦甜。泡茶是一門學問,水的溫度,投茶量的多少,沖泡的時間,都決定著茶水的口感。茶投多了會變苦,水溫高低、泡茶時間長短都影響著茶水的味道。做人做事也是一樣,往往對“度”的把握最難。話多了容易失言,朋友間過於親密就離決裂不遠。對人缺乏熱情會給人以高冷,過於熱情又有虛情假意之嫌。所以,言多必失,物極必反,樂極生悲,欲速則不達等等,都是對為人處事的良言忠告,我們不妨從泡茶的一投一煮間領悟些什麼。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思亭壺

喝茶是品性的修為,升降沉浮是對道法自然的最好詮釋。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是對天、地、人乃至整個宇宙生命規律的精闢闡述,揭示了天地萬物均遵循自然規律。茶葉投入盛有開水的紫砂壺中,先浮後沉,時沉時浮,於沉沉浮浮中釋放出醉人芬芳。人生如茶,方盈不盈,時止則止,沉時坦然,浮時淡然,在千錘百煉中綻放生命的精彩。夫天地萬物,不經風雨難見彩虹,是亙古不變之真理!

紫玉金砂 人生如茶

供春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體悟每種境遇,獨守一份寧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該走的路。如此而已,夫復何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