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提到"減肥"這個詞,恐怕99%的人第一反應就是"體重減少"。

然而,事情似乎沒這麼簡單。

請看下圖

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為啥62.5kg的人,看起來反而比56kg瘦很多?

1、別整天盯著體重了

體脂率瞭解一下?

對健身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上圖的差異,是體脂率不同導致的。

脂肪是密度最小的人體組成成分。對於同樣體重的人,脂肪越多,體積就越大——"看起來"就越胖。

所以,體重本身並不能真實的反映胖瘦。要真實反映一個人的胖瘦程度,最科學的方法是測量體脂率。

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運動員的體脂率都很低(因為肌肉多、脂肪少)。勒布朗詹姆斯體重高達120公斤,但你絕對不會說他胖。這要是換成120公斤的普通人,那肯定胖的沒邊兒了!

2、致不到30歲的年輕人——

你們正在經歷人生中最後的"減肥紅利期"

為什麼許多人一過30歲,就飛速變胖,而且再也瘦不回去了?

這個問題其實早就有科學結論了,但很少有人知道——

年輕人基礎代謝率快,肌肉增長迅速,活動量也相對較大。所以即使吃得多,消耗的也多。

30歲以後,肌肉開始分解,基礎代謝率下降(消耗的慢),加之運動量減少、有了家庭、照顧孩子等原因,發胖幾乎是一定的。

所以,對於20幾歲的年輕人來說:現在的你,正處於一生中減肥最容易的時期,當然也是最後的"減肥紅利期"

如果你現在還不太胖,或者你現在減肥速度還挺快的——請不要盲目樂觀,因為30歲以後就不好說了。

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3、健康的飲食習慣要儘早養成

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你現在的飲食習慣是怎樣的?

大學生:食堂難吃、宿舍又不能做飯、點外賣?

剛畢業:租房住、做飯不方便、湊合湊合就吃了?

小白領:坐辦公室、運動少、沒時間做飯、天天吃外賣?

小兩口:二人世界、都不太會做飯、天天為一日三餐發愁?

寶寶媽:生完寶寶身材走樣、怎麼把身材吃回來?

中年人:胃口下降、運動量減少、擔心食品安全、不敢吃?

為什麼如今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明知高油脂/高鹽分/高糖分是不健康的,但還是不怎麼在乎?

因為飲食對於健康的影響是緩慢的、長期的、不會立刻見效的。

你身邊(或者乾脆就是你自己)肯定有這樣的例子:

年輕時放浪形骸,啤酒炸雞、火鍋海鮮,來者不拒。幾年後不幸得了痛風,"想吃啥就吃啥"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追悔莫及。

逢年過節,聚會狂吃,一冬天下來胖了不少。結果春天一到,發現褲子已經穿不上了。

你長期不吃早飯,覺得自己年輕,沒大礙。幾年後各種胃病找上門,從此再也不能想吃就吃了。

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忌口"支配的恐懼。在這個人人都能自稱吃貨的年代,想吃而不能吃,可謂是對一個人最大的懲罰。

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4、

你身上的每一寸贅肉

都是你不自律的標誌

健康飲食、經常健身的人,必然身材健美,紅光滿面,讓人心生好感。

反過來也是一樣——如果你身材健美、外表健康,別人除了對你產生好感,還會在心裡推測:你是一個對自己負責任、對生活不將就的人。

僅僅是學會"好好吃飯"這一點,能給人帶來多大的改變?

一位寶媽,從未刻意減肥,2015年體脂率25%左右。花2年時間改變飲食習慣,現在體脂率穩定在20%。

減肥≠吃草!掌握這一個原則,人人都能吃得好還不發胖

體脂率僅降低5%,"胖瘦"差距竟如此之大!

相比於健身,飲食習慣更能給人帶來長期、穩定的身材改變。健康的飲食習慣一旦養成,維持一輩子的好身材就很容易。僅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外加適量的運動(就是日常運動),就能實現如此立竿見影、長期穩定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