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借這個機會,我想給大家說一個理。

買房當資產的人,更大機率會賺到錢;買房當信念的人,更大機會被別人收割。“是剛需就買”是最SB的一句話了。

所謂的剛需,都是嚇唬出來的。 哪兒TM有什麼剛需?

下面那麼多人都是口口聲聲不介意,無所謂的。你們家6個錢包湊出來的一個月幾萬的月供,尤其是頂上那兩個錢包估計是老頭衫一大堆洞菜市場雞蛋打9折就6點鐘開始排隊的超級摳門的老一代。

我只能說一句“扯”。

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你要是大城市房子買貴了20%,那麼對不起,相當於你姥姥從唐太宗元年開始到今天每天去超市排隊買打折雞蛋才能省這麼多錢。看你們上淘寶買的爆款垃圾貨, 你們真的是百八十萬不當錢麼? 你是煤老闆還是省委書記?

我看過不少房子,也買過幾套,也賣過幾套

最近看了很多一線城市要價三五千萬但是6折價錢也能談的所謂別墅(整個小區就一兩個遛狗的大媽和十幾個散落各地的裝修工人,以及一百多套黑黢黢的雜草叢生瓦片破損的毛坯別墅),感觸很深。只有在那些雜亂骯髒的水泥地面和農村大媽都看不下去的破院子裡,你才能體會到資本的力量和炒房這個遊戲的荒唐(當然,賺錢那部分不荒唐,但是從“房住不炒”的角度說很荒唐)。談價格的時候,業主張嘴就先自降1000萬。

2018年炒房最火爆的幾個段子包括“千萬富翁雨中等”“五千多萬牆腳蹲”,分別指的是深圳招商雙璽和華潤城潤府三期的開盤。

等我有空了來說說這個在我心目中意味著什麼。

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兒時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就是80年代中國城市家庭開始接觸家用電器,黑白電視,彩電,電冰箱,等等,通常需要一年的收入才能買一個,家裡有個彩電就相當牛逼了,一度在80年代末國內大廠的彩電供不應求,21寸彩電價格一路飆升到近3000元,還需要廠裡發的“電視機票”才有資格買。電視機票在黑市上都抄到了五六百(相當於幾個月工資吧)。當時父親非常希望能買個彩電,可是飛漲的價格簡直讓人無語,最終走了後門拿到的電視機票,以相當於兩年多工資的總價,喜提了21寸熊貓牌大彩電。

在這之後幾個月,電視機產量激增,商場隨便買,價格2000左右,然後從此彩電價格就在這個位置盤整了幾十年。

所以2018年上半年朋友圈傳出五千多萬牆腳蹲排隊交喝茶費“認籌”的時候,我腦子裡突然跳出來的概念就是“靠,這不是電視機票麼”?

五千多萬人民幣走到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是一筆天文數字(你隨便到美國德國英國這些西方國家去問問一個老百姓,almost ten million US dollars 是什麼概念)。這種瘋狂和對心理上的衝擊,和當年三千多的彩電是一樣一樣的。

當時我在心裡默默地跟自己說“誰現在買誰傻X”。誰也不知道,歷史會以什麼樣的角度重演。

電視機票 = 5000萬蹲牆角 = jump the shark

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是不是像某媒體十年前忽悠你們說房價會腰斬房子會賣白菜價你們才高興呢?有一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忽悠你的時候人家拿了忽悠人賺的錢買了好多套房子,經過這十年多的暴漲早就財務自由了,不愛看的請離開,什麼洗腦,無恆產者無恆心,再做錯誤決定就好洗白白離開了。什麼聽的順耳就喜歡聽什麼,怪不得現在混的那麼難受,人性的弱點這本書讀一讀好嗎?幼兒園教材,讓你耳朵舒服了錢包痛苦,什麼時候都要保持清醒頭腦。我也不是真理,參考素材而已,不是你小學老師讓你填的那個寫錯就完蛋的標準答案。買的起多大的就買多大的,我買房沒有槓桿,我名下四套房子只有三十五萬的貸款,你能想象嗎?我每次買房都不會硬加槓桿,我家的家訓就是穩。你一個月賺六千,敢買兩百萬的房子,父母給你一百萬你再還五千多,你買九十的就能住你非要跟別人攀比住180的,那你不是自己找虐?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飯,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分量,說不定你本來就只有三線的生存能力非要賴在一線二線哦,人貴在自知,做決定之前,衡量下你自己。

我13年5月去買房,15年5月買房,都卡在點上,都是整理唱衰之時。現在是買房時機,雖然不會暴漲,但一定是最低點,不喜勿噴,留存,真心建議。說太多還是要匿。槓精勿擾,我又不是靠洗腦賺錢的人,我也不賣房子,我說的你愛信不信,麻煩回覆的時候客氣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更麻煩你離我遠點……

現在2019年買房上車是不是在玩弄自己?剛需不是韭菜

我曾經給三個朋友買房建議,第一個是13年買西安的房子,當時5300-5700

第二個是上海14年置換房子,100平米的要置換140的,在我的分析和鼓動下,換了200的,

以上這兩個朋友現在身家都在1500萬到2000萬之間,他們都是普通人家的小孩,都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買了自己能承受的最大房子,並且買房時機很好。

第三個,從12年初到年底我都在建議他買房,甚至連房子買在哪裡我都給了建議,當時建議他買的最順手的一套房,全款下來120萬,現如今800萬,可惜他並沒有採納。後來聽說他一直堅定的看跌,終於在15年末堅持不住,下海賺錢了……因為他之前四十年的所有積蓄,買不了半套基本的兩房。目前他年薪一百萬?估計他不失業的情況下,幹五年可以上車三房吧,祝他好運,本來不用這麼麻煩的。

最後有個根本的道理,房價要穩,穩了國家才穩,猛漲猛跌都無法讓國民安心,所以這一輪百分之二十的跌幅達到以後,再往下走就要觸及金融安全了,除了回調,不可能再次下探,和股市完全沒有可比性。房地產是最大的蓄水池,最近房價跌了以後,觀察一下食品生活用品漲了多少?水沒地方彙集就會漫灌,不買房的人,吃飯貴了你更受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