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假設命題為真,眼前多少為假

來了一個2060年的KFK,順帶介紹14000歲的穴居人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海報

豆瓣8.5分,229排名,名不虛傳。

雖然是一部老片子,但它引發的話題,任何時候都不會過時,永遠有的說,永遠沒定論。

影片涉獵很多領域,考古、醫學、心理、社會學、宗教、倫理等等,任何一個領域,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可以發人深省,並討通向不同的領域。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一個房間,一個場景,一群人,公認的低成本製作。

在此之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十二怒漢》。

同樣,一群人在一個屋子裡討論一個人的事。

同樣,像一宗迷案,從頭到尾都不缺乏內在的張弛。

它給了我們科幻電影另一種可能:並不是所有科幻都需要震撼的視覺效果。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戲內戲外全是戲。

一個普通男人,歷史教授約翰奧德曼(David Lee Smith飾)的秘密——活了14000歲,在他的辭職事件中開始顯示出端倪。

他說,為了保守這個秘密,他不能在一個地方超過10年。他的朋友從一開始的戲謔,到試圖去發掘他的故事,再試圖論證真偽……

約翰默默地注視著朋友們的反應,似曾相識又充滿戒備。

而他的朋友們發現,約翰的故事越論證,越無法被否定也無法查證。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一幕幕碎片聯繫起來,帶給我們一個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

影片只提出一個假設:

如果一個人可以永生,在他看來,世界是什麼?世界看他,又會報以什麼態度?

接著,問題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被提出:

他的子孫呢?會不會遺傳了他永生的基因。

他怎麼戀愛?

他是佛陀還是耶穌,他對宗教何以這種態度?

為什麼不對他做一次DNA檢測?

不止一人,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沒有真相的世界,就是我們每天面對的世界。

影片最驚豔之處就是給了我們一個嶄新的世界觀,周圍的人對他的態度,就如同我們每個人看完電影之後的評論:

有人選擇相信,有人說他從一開始就是胡謅。

我們永遠選擇相信,我們願意相信的。

而真相呢?

回到影片題目——他來自地球,我們也來自地球,為何如此不同?

也許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根本就是在和我們玩障眼法。

真相永遠在我們前面,大於我們認識的世界,無論我們如何追逐。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康德

此時,康德大爺該復活了: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他是不是耶穌?他的同事問他信教嗎。他的回答是“不信”。

“聖經上的事都是真實的嗎?”在場的Edith受不了這位活了14000的穴居人“褻瀆”基督。

然而,約翰又在Edith火上澆了一把油:

我能用幾句話就把聖經講完,而且裡面很多故事真實並非如此。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總之:“我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宗教。而所謂的宗教是很多人假借某種神或先知來傳播個人的思想。”

這是歷史對於宗教的一種視角,即,宗教不是某個人創生出來的,而是在一系列的歷史發展中不斷聚合、分散、重組。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耶穌和佛陀

他說:

他在佛陀時代遇到佛陀,聽佛講經說法,學會道理後500年,都在傳播佛陀的理念和修行方法。

歷史上的記錄:

佛教中說的正法時代為500年,悟道者來到羅馬,把東方佛陀的思想傳遞給西方。

於是他就被釘在了十字架上。

對此,他解釋:

羅馬教和佛陀的思想發生碰撞、矛盾;

他的不死之身,讓他3天后復活。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最後,有人得出結論——他即使不是基督,也是佛陀。

他解釋宗教所謂的祭祀、祈禱、崇拜,用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思想,而關於別人對於世界本源的提問,他總是避而不答,很像佛陀的“十四無記”——讓弟子們不要去討論十四無記的內容。

本人看法——如果他真是佛陀,應該知道“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的道理,即不說自己信,也不說自己不信。

可他畢竟。一開始就斬釘截鐵地說自己不信教。

其實他說這些,只是想表達宗教的本質。

他信仰的不是一種洗滌人思想的東西,比如宗教。而是在看透了諸多事物本質後,並未更加明瞭,反而更加迷惑和困頓,處在了一種“無所謂信和不信”的狀態。

通俗講——活得越久,越迷茫。

不接近死亡,就永遠無法靠近生生死死的真相。但是,人的死亡,是在快要觸碰到真相時就灰飛煙滅、無所知覺。

所以,你說,這世上究竟有沒有真?

都是人的臆想。

2060年的KFK 14000歲的穴居人喚醒沉睡的康德:彼岸存在但不可感知

本片的深度也就體現在這些哲學思想上。

在現實之外豎立一條維度,用地球以外的角度,看地球上幾萬年來發生的種種;

以人類以外的視角,看世界的各種形態;

把倫理、道德、時空等,我們習以為常並信以為真的道理甚至是真理,打碎,再拼裝,動搖我們三觀的根基。

這就是為什麼他無法在一個地方待很久,因為這個世界無法融入另一種規則,這個世界以外的規則。

就好比這個宇宙的物理常識,和別的宇宙可能完全不同,無法想象,無法融合,因此無法確信。

所以人們總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為自己的思維體系服務,使之堅固,而不輕易否定。因為重構三觀系統需要巨大勇氣,且冒著懷疑人生的生命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