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指出:“發展藥茶,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其本其根都是為了富民。”作為全國最大的連翹主產區,我市按照省委的要求,加快構建“種植採摘、加工銷售藥茶產業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新支撐、農業轉型新亮點。

記者 潘晨虹: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我現在是在翼城縣南梁鎮莊裡村,從2016年開始,這裡被確定為萬畝連翹種植基地,眼下到了連翹種植的最佳季節,村民們在山坡地上幹得熱火、忙得樂呵。

崔景德是翼城縣莊裡村萬畝連翹種植基地的管護員。2016年,他和村民流轉自家的山地給基地企業,而且就地打工,有了兩份穩定的收入。

翼城縣南梁鎮莊裡村村民 崔景德: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在公司(務工)這一天70塊錢,一個月就是平均一千六七。土地流轉收入將近2000塊錢,你看現在咱們莊裡村萬畝連翹基地,連翹盛開,真像一個黃金的海洋。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如今“連翹盛開,黃金海洋”的莊裡村,誰也想不到曾經卻是“三道山樑兩半溝,十年就有八九旱”。2016年,翼城縣以2000畝野生連翹為核心區,通過免費提供樹苗、選派技術人員,鼓勵企業入駐,農民參與生產的辦法,著力打造近40平方公里的連翹中藥種植區。一斤連翹最高賣到了十幾元,從夏收到秋收四個月,農民採摘連翹就能收入上萬元。

翼城縣南梁鎮北坡村村民 任志義: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你看我們這個連翹花特別特別繁,你看我們今年這個花,每畝地(收入)也下不了4000左右吧。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為了讓連翹種植形成產業化,今年,村裡總投資800萬元,建設了一條全自動連翹烘乾生產線,項目投產後,每年可加工連翹5000噸。

山西煜順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海龍: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咱們這個箱體總共是分為七層鏈條式烘乾,從第一層進來到第7層出來,咱們這連翹就已經達到干連翹了,便於儲存,最少六個月,最長可以儲存一年。第一可以增加(連翹)的產品附加值,二是增加(市場)抗風險能力。

翼城縣副縣長 胡國華: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我們積極響應省委書記樓陽生關於打造山西藥茶區域公共品牌的指示精神,全面鋪開連翹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全力實施茶產品、茶經濟、茶文化戰略。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我市地處半乾旱、半溼潤季風氣候區,環境氣候土壤非常適合連翹生長,全市野生加人工種植的連翹面積就超過300萬畝,從事相關產業的農民超過10萬人。作為“山西藥茶產業聯盟”的主力軍,我市圍繞“藥茶全產業鏈構建”,全面拉開了“藥茶產業、藥茶經濟、藥茶文化”的“連翹產業發展”新序幕。


臨汾市裕豐特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賀秀雲: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大家看完這個視頻是不是感覺到特別振奮,省委省政府給了咱們這麼好的政策,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把我們這個連翹茶真正的能夠做到與我們山西藥茶公用品牌相匹配。

臨汾市裕豐特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秀雲,不久前參加了“山西藥茶發佈會”。回到臨汾,她和大夥認真研究會議精神,加快實施藥茶發展新戰略。近年來,她所在的企業儲備了23個與“連翹茶生產加工”和“藥用研發”相關的發展項目,發展的標準化連翹生產基地遍佈我市十多個縣,帶動農民2000多人從事連翹種植加工產業。開發出的連翹綠茶、紅茶、黑茶,以及保健系列產品遠銷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南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臨汾市裕豐特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 賀秀雲:

臨汾藥茶產業:鄉村振興新支撐 農業轉型新亮點

省委這次明確了發展藥茶,打造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其本其根都是為了富民,極大地鼓舞了我們藥茶企業。今年我們將投資200萬元用於對人才的培養和對產品的科技研發,投入1300萬元打造一條連翹藥茶全自動生產線,今年有信心實現年產量100萬斤,帶動300萬畝野生連翹區域的農民人均增收5000元。(朱建良 任天鵬 潘晨虹 翼城臺 安澤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