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機靠這個記東西,這樣對嗎?

對信息合理組織能改善提取

老司機靠這個記東西,這樣對嗎?


  從容量巨大的長時記憶庫中檢索提取信息,就像到一個藏書極多的圖書館查找某一本書一樣。能否順利地找到那本書,與對書的歸類編目存放有關。同理,人們對信息進行合理的組織,或使它們處於一定的前後關係中,可以增加線索,促進提取。

  1969年,包爾等人做了一個實驗,要求被試者記4張詞表。給一些被試者提供的詞表是按照樹狀層次組織起來的;給另一些被試者所提供的詞表上的詞是隨機排列的。識記後進行回憶的測驗。其結果表明,被試者對有層次組織的詞,回憶的正確率達65%;而對隨機排列的詞,回憶只有19%是正確的。這個實驗證明了高度組織起來的材料,按層次網絡儲存的材料有助於提取。

  這是由於材料的組織,為提取時的搜尋過程提供了有利的線索。而對隨機排列詞表的詞的搜尋,有如走迷宮,常常在某些詞上打圈子,影響順利地提取。

  這說明,合理地組織材料,按組織系統儲存,可保證提取活動準確和高效率的進行。

  使信息儲存處於編碼時的前後關係中有助於提取

  由於事物總是處在一定的環境情景中的,我們識記時,這種場合因素微妙地伴隨著人對事物的識憶。當再認或回憶的場合與識記的場合越相似,就越有利於對信息的提取。也就是說,信息處於編碼時的前後(或上下文)關係中,這種場合本身就是最有力的提取線索。特別是在提取複雜材料時,與材料有關的上下文線索,非常有助於材料的迅速恢復。

  干擾對提取的影響

  生活中常會遇到一個記憶線索與幾個有關事物相聯繫的情況。其中與一個線索聯繫較牢固的項目,往往會干擾與同一線索聯繫較弱的項目的提取。例如,一個籃球運動員改踢足球,開始他總不能得心應手。其原因是,打籃球的規則與技巧已經很熟,甚至習慣化了,改踢足球后,原來形成的技能總會干擾對踢足球運動信息的提取,多次出現犯規行為。

  與同一線索聯繫的項目越多,通過該線索提取目標項目就越困難。如果將與同一線索相聯繫的各個項目進行意義加工和組織,就會減少彼此的干擾。

  此外,消極情緒也會妨礙對信息的提取。例如,考試時,一旦遇到一個難題答不出來,便產生緊張和焦慮情緒,引起種種擔憂心理,在這種心境狀態下反而會更加干擾對回答問題有關的信息,造成回憶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