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老子所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講的就是矛盾,而且是講的對立統一矛盾。“禍”使人悲傷,“福”使人快樂,因此“禍”“福”之間是一個對立矛盾。然而“禍”又有可能使人吸取教訓而產生“福”,“福”有可能使人樂極生悲而產生“禍”,因此“禍”與“福”之間又是一個統一的矛盾。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老子一向只重視研究學問,不在意個人得失榮辱,雖然學識淵博,卻一直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

公元前516年,在周王室內部的權力爭鬥中,貴族王子朝失敗,帶著所有典籍逃走,老子再無“藏室”可管,於是騎著青牛,離開東周來到函谷關。

在鎮守函谷關的周大夫尹喜的盛情邀請下,老子寫成了5000字的《老子》上、下兩篇。寫完書後,老子重新騎上青牛,出函谷關,從此不知去向。

《老子》以“道可道,非常道”開篇,提出了一個最高的哲學概念“道”,老子哲學就是由“道”推演出來的,他也因此成為道家的始祖。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萬物連貫成為一個整體,突破了古代哲學以政治和倫理為軸心的侷限。

老子認為,“道”是先於天地生成的,是天地萬物之源,宇宙的一切,包括人在內都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思想中最大的閃光點是他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老子觀察到宇宙間的萬物都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世間萬物有陰陽、剛柔、強弱、興廢等分別。

老子還發現對立的事物能夠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如“物壯則老”,“兵強則滅”,“木強則折”,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為了防止物極必反,導致衰落,老子主張“去甚去奢去泰”,就是要去掉那些極端的、過分的舉動,始終保持著像“道”那樣沖虛而不盈滿的狀態。

老子樸素辯證法思想表現在軍事戰略方面,就是“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同時還要注意“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他還提出了以柔弱勝剛強的指導思想。比如“上善若水”,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但以水攻堅,沒有攻不下的,以此來說明柔弱能勝剛強。

老子的道的本性是自然的,他提出了天道自然的觀念。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在生活中,人們應該將“禍”“福”對立統一起來,有了“禍”要想到與之對立的“福”,有了“福”要想到與之對立的“禍”,並且要從“禍”中看到“福”的希望,從“福”中看到“禍”的存在,這樣才能較好地處理“禍”“福”矛盾。反之,如果人們不能把“禍”“福”對立統一起來, 認為“禍”就是“禍”、“福”就是“福”,而看不到“禍”還能帶來“福”、“福”又能帶來“禍”,從而在處理“禍”“福”矛盾時就很可能沒有良好的心態和處事方法。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當我們都明白了老子以上的觀念,那麼在我們遇到不順時,就可以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默唸以下這三句話,好運自然會來。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默唸第一句話:一切唯心所造。

在你遇到不順時,只要默唸這句話,心情就會變好,你可以嘗試了一下,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人只要有愛心、慈悲心、感恩心,用善念去對待一切人和事,所有的物質都會變成美好的景象。

我們用什麼樣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情緒。

世間一切外在的現象,都是你內心的顯現,你有什麼樣的心,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佛教認為:一切唯心造,萬法由心生。正如《華嚴經》所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其實你所遇到的事情,都是自己的內心所幻化出來的現象而已。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默唸第二句話:萬事皆有因果。

一切諸果,皆從因起。人生中,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因果無處不在。一個不經意的善舉就會種下善因,一個細小的惡念也會種下惡因,結善果還是惡果,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俗話說:修行先修心,暖人先暖己。人活在世上,就是在不斷前行,不斷修行,而修行最基本的就是修心。然而身靜不如心靜,心靜不如心清。

我們以不同的心態面對人生中的善與惡,也會得到不一樣的因果,碰到傷害我們的人,明白他們是為渡我們而來的;遇見愛我們的人,他們是為了溫暖我們而來的。

當你遇到不順時不要去抱怨,抱怨沒有任何意義,你只需要默唸這句話,並且用善的行動去化解不順,好運才會出現。因為世間萬事萬物也都是由因緣而生,緣盡而滅,皆有因果。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默唸第三句話:一切因緣和合。

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無自性就是空,所以你要用空性的眼光去認知萬物,這是空觀;但是世間萬物已經存在了,你又不能硬說不存在,雖然知道本性是空,可也不能執著於空,在空的當下認識到事物的幻相和假名,這是假觀;所以我們既要看到事物無自性的一面,也要看到其作為假象存在的一面。

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因為因緣和合而成的現象、事物,都是暫時的,如同夢幻泡影一樣不真實。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不順默唸三句話,好運自來

人生,無論你遇到了什麼事,都只是暫時的因緣和合,很快這件事的性質就會發生轉變,所以你無需去抱怨或難過。因為事物是由條件構成的, 所以一旦事物存在的條件消失了,事物也就消失了。一切事物都是暫時存在的,都會消散。

快樂會消失,痛苦會過去,只要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就好,放下執念,一切隨緣,心態變好,好運自然就會降臨。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有您的閱讀與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文字溫暖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