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師》:語言是一個寫作者最大的財富

《女心理師》,畢淑敏老師的長篇小說。以女心理師賀頓的成長經歷為主線,穿插了很多來訪者的精彩故事,這些故事,可以匯聚成一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用故事剖析人的心理。我對心理還是個門外漢,但從我的見識角度來看,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的收穫有兩個:一是語言是一個寫作者最大的財富;二是人人都不要忽視自己的潛意識。

語言是一個寫作者最大的財富。

在《女心理師》這本書裡,最大的精彩是語言,特別是比喻語言,給人視覺和感覺上新奇,讓人耳目一新,感同身受。

比如:在賀頓心裡對賀老太太進行觀察的時候,用了這樣的語言:“她不知道該對這個老人說些什麼,這是一枚熟透了的果子,就要隨風墜落,帶有發酵之後的逼近死亡的醉人香氣,讓你有一種頭暈目眩的匍匐和敬畏。”把一個小姑娘對一個老太婆既敬又畏,既想靠近又想逃離的心理描摹的淋漓盡致。個整體,又可以單獨成篇。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用故事剖析人的心理。我對心理還是個門外漢,但從我的見識角度來看,這本書能給我帶來的收穫有兩個:一是語言是一個寫作者最大的財富;二是人人都不要忽視自己的潛意識。

語言是一個寫作者最大的財富。

在《女心理師》這本書裡,最大的精彩是語言,特別是比喻語言,給人視覺和感覺上新奇,讓人耳目一新,感同身受。

比如:在賀頓心裡對賀老太太進行觀察的時候,用了這樣的語言:“她不知道該對這個老人說些什麼,這是一枚熟透了的果子,就要隨風墜落,帶有發酵之後的逼近死亡的醉人香氣,讓你有一種頭暈目眩的匍匐和敬畏。”把一個小姑娘對一個老太婆既敬又畏,既想靠近又想逃離的心理描摹的淋漓盡致。

比如:賀頓碰上了房東太太,但老太太出乎意料地沒有向她要房費。賀頓也就樂得裝糊塗,想起了猶太人的一句話,“要支出的錢能晚一天就晚一天,要拿到的錢能早拿到一天就必須早拿”來安慰自己。作者用了這樣一句話來解釋賀頓的想法:“看書多了,真理也相應地多了起來,各種真理亂燉一氣,好像相撲運動員吃的大火鍋,來者不拒博採眾長。”這樣的解釋,真是形象之極。我也有過各種理論來者不拒的讀書過程,若是遇到什麼緊急情況,看過的書或是記過的理論,就會如一會冒出這個,一會冒出那個,真的是火鍋亂燉的節奏。

通過對這些語言的理解,我深深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情感的細膩豐厚。一個人,如果自己是個粗線條,是斷不會寫出細膩文字的,如果自己的情感不豐富,也斷不會寫出主人公的各種情感。每一個寫者,都應該充實自己的語言庫,以達到傳神之作。

人人都不要忽視自己的潛意識,在下一篇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