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縣就業扶貧工作側記

內黃縣就業扶貧工作側記

工人在張龍鄉產業扶貧基地內黃縣龍康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作

3月27日,在張龍鄉產業扶貧基地內黃縣龍康種植專業合作社,張龍鄉田達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滿利正在育苗棚裡忙碌著。“家裡有兩個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顧,不能外出打工,我在這裡打工離家近,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一年能收入18000元。我們家脫貧了,生活越來越好了。”李滿利說。

內黃縣龍康種植專業合作社由最初5棟育苗溫室發展到目前投資1600萬元、佔地33公頃,集標準化集約化無土育苗、新品種引進推廣、蔬菜標準化生產、休閒採摘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農業產業園區,帶動張龍鄉436戶貧困家庭增收,帶動14名貧困勞動力就業。“我們龍康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快速發展得益於政府對我們的扶持,累計給我們發放了16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內黃縣龍康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林新玉說。

就業是促進貧困群眾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內黃縣人社局把轉移就業扶貧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使有培訓意願且符合受訓條件的貧困勞動力應訓盡訓,使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貧困勞動力應就業盡就業。

精準技能培訓

提高就業能力

邵章峰是張龍鄉東石盤村貧困勞動力,通過參加縣人社局組織的溫棚瓜菜技術培訓,在家建起了大棚,發展溫棚瓜菜產業。近年,該縣共培訓貧困勞動力10386人次,使有培訓意願的貧困勞動力達到了應訓盡訓。

內黃縣積極整合農牧、教育、扶貧、殘聯等部門的培訓資源,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履職盡責、培訓到位。縣人社局組織全縣10家定點職業培訓學校、全縣農業實用技能人才,深入農村大力開展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採取入村入鄉免費集中培訓的方式,組織培訓機構開展送培訓進鄉鎮、送培訓進貧困村等活動,側重開展週期短、易學易會、脫貧增收見效快的“短平快”技能培訓和“志智雙扶”培訓,在開展培訓的同時為貧困群眾送去就業信息。

內黃縣突出培訓針對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各鄉鎮產業發展和貧困勞動力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技能培訓,同時在全縣產業扶貧基地或扶貧就業點開展崗位技能培訓,把想參加家政服務、電氣電焊、汽車駕駛等技能培訓的貧困勞動力推薦到職業培訓學校進行培訓並給予培訓補貼,提高了貧困勞動力的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

精準就業幫扶

提高貧困戶收入

3月27日,在張龍鄉北流河村產業扶貧就業點內黃縣張龍鄉建峰粉皮廠,北流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鄭希順正在包裝車間忙碌著。“在這裡打工離家近,不耽誤我接送孩子上下學,一個月收入1500元。”鄭希順說。張龍鄉丁張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桑巧真也在這裡打工。她說:“扶貧幹部介紹我來這裡打工,一個月能掙1500元。”據介紹,目前,該產業扶貧就業點有50名工人,其中有16名貧困勞動力。

縣人社局舉辦以“促進轉移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春風行動”及各類企業人才招聘會,搭建用工供需平臺,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引導貧困勞動力在本地企業就業。對有就業願望又需要照顧老人、照看小孩無法外出的特殊群體,該縣立足農業產業優勢,大力發展溫棚瓜菜、畜牧養殖、優質尖椒等高效農業,建設產業扶貧基地和扶貧就業點,吸納1000多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就業,使貧困勞動力足不出村就能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貧困勞動力返崗復工工作,內黃縣建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牽頭,公安、交通運輸、衛生健康等部門參加的農民工返崗復工服務協作機制,明確工作責任,加強溝通銜接,實現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截至目前,通過點對點、一站式等服務方式,該縣已組織4750名農民工返崗復工。

東莊鎮東凡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李現超從2018年10月開始從事扶貧專職的公益崗位。東莊鎮西街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董樹平2019年8月1日開始在村裡從事保潔的公益崗位。像李現超和董樹平一樣,對於就業困難的貧困勞動力,該縣開發了3021個公益性崗位予以兜底安置。2020年,結合疫情防控需要,該縣新增319個保潔環衛、防疫消殺、巡查值守、疫情防控宣傳等公益性崗位。截至目前,全縣共安置貧困勞動力公益性崗位3340人。

內黃縣通過勞務協作對外輸出一批、產業發展就地就近吸納一批、鼓勵居家靈活就業一批、中介組織介紹就業一批、扶持自主創業帶動一批、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六個一批”等措施,多渠道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使各類貧困勞動力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全縣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7672人,全部實現了應就業盡就業。

扶持自主創業

帶動貧困戶就業

石盤屯鄉趙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葉曉霞在該村服裝加工點工作。她說:“以前我一直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現在可以在家門口打工掙錢了。一個月收入2000元,還不耽誤照顧家裡。”該服裝加工點負責人趙青利也是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趙青利說:“政府給了我5000元創業補貼,還給了我5萬元創業擔保貸款,我對創業發展很有信心。”

縣人社局針對貧困勞動力降低創業擔保貸款門檻,簡化辦事流程,提供一站式受理服務,從快、從高為貧困勞動力辦理創業擔保貸款,扶持貧困戶通過創業就業實現脫貧。該縣創業擔保貸款堅持小額普惠理念,點多面廣、全面開花。縣人社局近年共對貧困村發放貸款1380筆1.1億元,對貧困勞動力發放貸款201筆1517萬元,充分發揮了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該縣還在內黃果蔬城創建了返鄉農民工創業示範園區,在萬洋國際廣場創建了創業孵化園區,農民工返鄉進入創業園區創業可以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扶持政策。

內黃縣將持續開展精準培訓,提高培訓實效性,提高貧困勞動力的就業能力和脫貧致富本領;持續開展就業幫扶,建立就業幫扶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貧困勞動力就業穩定性,不斷提高貧困群眾工資性收入,鞏固擴大就業幫扶成效;持續扶持自主創業,進一步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力度,扶持返鄉農民工和貧困勞動力創業,帶動更多的貧困勞動力就業,提高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安陽日報》記者 任貴偉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