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9月22日,作為中國最大的視頻類原創微信公眾號“一條視頻”在上海同時開出三間實體店,分別位於LuOne凱德晶萃廣場、LCM置匯旭輝廣場以及仲盛世界商城。店內設有圖書文創區、美妝洗護區、數碼家電區、美食餐廚區、家居生活區、海淘體驗區以及咖啡區幾大區域。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一條”是什麼?

一條(又稱一條視頻、一條TV),是一家主打生活短視頻的互聯網新媒體,創辦人為《外灘畫報》前總編徐滬生。一條創辦於2014年9月8日,首先在微信開辦公眾號(訂閱號),以每天一條的節奏,發佈原創短視頻。2018年1月,“一條”完成C+輪融資。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以內容為驅動

作為一家內容公司,一條一直倡導“日用之美”,創立4年來,已經採訪了1000多位頂尖設計師、建築師、藝術家、作家……,其電商平臺一條生活館匯聚了的2500個優質品牌,目前公司已發展至600人的規模。

涵蓋了圖書、數碼、家電、文創、美妝、零食、服飾、咖啡、家居等各類產品,其中,圖書區域既有正面的“書牆”,也有專門的展臺擺放書籍和最新一季的文創產品,咖啡區域吸客能力較為明顯。除此之外,近來還開出了實體店。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為了突出以商品為核心的理念,一條線下店並不以空間設計為賣點,而是通過樸素簡約的設計風格,凸顯這是“一家賣好東西的店”。按計劃,一條未來將開出100家直營線下店,進入中國二三線城市人流量巨大的中高端購物中心。

以標題引流

第一條超過40萬點擊量的視頻,名字叫《30萬居然可以造出這麼美的房子》,講的是兩層建築,林志玲曾在這裡拍過電影。也因此,徐滬生意識到在社交營銷的時代,標題決定內容的生死。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最開始,徐滬生也用過雜誌化的標題,如“一條某某某的專訪”,但是,在0.01秒時間內抓住一個躺在床上刷微信的用戶,和讓讀者買一本雜誌回家看,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挺火的《這才叫放空,你那叫發呆》,就是典型的社交媒體標題,十分博人眼球。

每一條微信的標題都必須足夠“抓人”,一般人起3遍,勤奮點的起10遍,而他們常常起上百遍。到了2015年,一條憑藉生活類視頻,半個月漲粉100萬,每一條閱讀數幾乎都破10萬,關注者超過了600萬。

打通線上線下

用 “一條” 創始人徐滬生的話來說,它是中國第一代大型生活集合店。一條生活館實體店的開業,標誌著“一條”正式打通了線上、線下渠道,實現了商品的線上線下同質同價;而線上線下同品同質同價的商業模式,真正讓零售形成了完整的數據閉環。“我們線下如果做10億銷售,這些用戶將能給我帶來30億到40億線上交易額。”徐滬生如是說。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一條立足“打造面向大眾的生活集合空間”的建店理念,與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陳列設計互為配合,突破傳統零售店面的乏味沉悶,構建出一座不酷,但很有分寸感的一條生活館。

以產品視頻助力

為了更好展示店內的商品和整體設計、充分獲取人流,新天地店採用了沒有門的開放式設計,都讓整個空間更加通透。作為“一條”的老本行,理所當然地為實體店很多商品都原創定製了精美的產品視頻。

如何用內容來驅動零售——一條

店內不少商品的旁邊都佈置著iPad,如果顧客對這個商品感興趣,可以花個半分鐘看一下,更直觀、全面地瞭解一下產品,購買的衝動往往就在這個時候被強烈的激發了。

收銀臺最為亮眼,收銀員背後一口氣放了10塊屏幕,滾動播放一條的原創視頻,真是讓你在等待買單時也不被放過。

一條如何以內容驅動新零售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