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脫粉王一博?

機緣巧合,在產假期間看了陳情令,作為一個多年不看電視劇只看電影,對演員的表演有很高要求的人來說,這是個很有緣分的事。

之前看過不少演員對高冷角色的演繹,王一博完全打破了這種背景板式人物的面無表情演繹法,演得十分生動,喜怒哀樂全部表現地淋漓盡致,得知他才22歲,於是不禁想去徹底瞭解了一下這個年輕人。

什麼時候脫粉王一博?


什麼時候脫粉王一博?

一是充實下假期生活,二是希望汲取一些知識點,三是掌握一下追星文化,萬一我的孩子長大了要追星呢,我就先她一步做個準備。

就這麼的,花了些時間對王一博考古完畢,包含所有視頻採訪,文字採訪。

首先,說說他吸引人的點。

1、他沒有所謂的人設。

他是一個真實,真誠,生動,積極,熱血,向上,通透的人,業務能力強,多種技能加身,可塑性強,做演員有股子靈性,人的本質都是慕強,所以很多人會被他這種強者吸引。

2、反差萌。

他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鬥志,永遠在意氣風發般奔跑,又富有同理心,雖然外表冷酷,但內心火熱,還不失少年人的純真,善良,可愛,而且怕黑怕鬼怕蟲,反差萌十足。

3、他如鄰家弟弟一樣普通又不普通。

普通:他是一個打工的社畜,高度配合一個又一個項目的推進,直至項目完成,然後拿獎金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不普通:他的職業決定了他會出現在大眾面前,被看被評價。

4、一個合格的偶像。

偶像的作用就是將正能量傳給給別人,引導別人樂觀向上。

王一博用行動告訴別人:認清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堅持自己,做自己。

其次,說說那些所謂的黑點。(會有點戾氣,慎!)

泡在各種搬弄是非的地方樂呵了很多天(豆瓣,兔區,微博營銷號等等),深入瞭解了一下飯圈文化,圍觀了一場又一場撕逼,總結出幾個點,通過這幾個點,也能客觀地看到偶像,粉絲,社會,以及家庭教育的絲絲縷縷關係,不得不說,都挺有意思。

其實翻來覆去的只有以下幾個毫無意義的黑點。

1、按頭女友。

大家都是人,戀愛結婚生孩子都是人會做的事,他就算有過108個女朋友,也是他和對方之間的事,外人都不應該管他私人的感情,更何況都是些牽強附會的八卦和爆料,毫無邏輯性可言的揣測。

愛管閒事的網友不如先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給六個字建議:多掙錢,少嗶嗶。

2、被嘲學歷低。

文憑這個東西吧,並不等於文化程度,也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優秀的標準。

但從此也可以看出,文憑在某些人那裡僅僅是一張紙,這種人臉上貼著這張紙,肚子裡裝得都是屎,所以才會噴糞。人的眼界和思維,受環境影響很大,祖宗十八代都沒教會這種人為人處世,它們的下一代也是堪憂,嗯,可能世世代代也就如此了,可悲,可嘆。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身有一技,吃飯不愁,王一博十三歲就能用自己掙的錢吃飯了,文憑對他來說,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多年的社會經驗以及超強的學習能力,讓他的內在涵養和文化素養均高於僅有一張紙的人。

以己之長較人之短都較不過,更遑論以己之短較人之長,所以,省下嘲諷別人的時間,去提升一下自己吧,不然一輩子窮困潦倒都不曉得原因。

3、被嘲雙商低。

可以肯定地說,說出這種話的人,雙商都是負數。

王一博的智商,情商,反應能力,說話技巧都非常高。

他看待問題以及回答問題的邏輯,觀點,角度都是十分清晰的,一抓就是核心,且全部是直給,沒有繁複的修飾語,言簡意賅。

引用《教父》裡的一句臺詞:花半秒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透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在職場上,王一博這種人註定成功。

有人可能會拿所謂九學反駁,那我想說,看不懂“九學”的人,純屬眼瞎加弱智,不懂不同語境的對話含義,只會道聽途說斷章取義和人云亦云,僅覷到一角就覺得自己掌握了全世界,或者說,這類人沒有朋友,它們太“窮”了,生命裡沒有交心的友情,可悲,可嘆。

4、被指責對粉絲不好。

王一博眼中的自己:暗黑高冷。

實際上的王一博:又皮又欠。

在一些節目或採訪中,主持人會刻意安排他對粉絲示愛,但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就不聽你的。

被梗到了吧?覺得好玩兒吧?

一個有趣有梗的受訪者,被不懂語境氛圍的人解讀出惡意,不得不說,有些人的智商確實欠缺。

王一博感謝粉絲的話說了不老少,比如祝福喜歡他的人幸福平安過好一輩子,又比如希望粉絲在喜歡他的同時也能有自己的夢想和生活,再比如比賽後請前去給他加油助威的粉絲喝可樂吃綠豆冰,對機場圍堵他的粉絲也是一句話,讓保鏢注意別傷著她們,這些均有視頻可證,如果沒有看過這些資料就空口白牙胡唚的,大概是不知道怎麼做人。

另外,針對接送機這件事也說兩句。

你,我,他,她,它,都是獨立個體,是相互尊重的關係。

花點錢,接個機送個機,拉個條幅說兩句我愛你,就要求人家跪下磕頭謝恩嗎?

但凡就點花生米,也不至於醉成這樣。

一群男人圍堵一個女人拍照,和一群女人圍堵一個男人拍照,本質上都是騷擾,都很恐怖,況且有些人不但圍追堵截,還踩人家鞋,多討厭。

演員出作品,觀眾看作品,以作品維持兩方關係,互不打擾,演員把作品打磨到極致,就是對觀眾最大的感謝,其他不必多言。

最後,說說追星。

追星本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喜歡一個人,不是佔有,也不是情感寄託和依賴,更不是失去本我,而是從偶像身上汲取正能量,激勵自己前行,舉例:

有的人,學習剪輯視頻,學習寫文章,用自己的產出擴大偶像的影響力;

有的人,學習播音,考上傳媒大學,進而去做主持人,為了有朝一日能夠主持自己偶像的演唱會;

有的人,學習攝影,學習外語,等等等等。

因為喜歡而提升了本身的技能點,這些技能是別人搶不走的財富,本人會終生受益。

如果因為追星,把自己變成一個不堪,惡毒,敏感,暴躁的人,這不是追星,而是浪費生命。

生而為人,就做個人吧。

------謹以此,獻給結束假期上班的我,也送給被王一博激勵到而努力向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