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輸掉了廁所比賽


為什麼美國輸掉了廁所比賽


日本是一個科技發達國家。日常的方方面面,都有高科技陪伴,例如我們今日按的主題“廁所”。

日本廁所是技術創新的奇蹟。他們有集成的浴盆,可以噴出水來清洗你的私人部分。他們有烘乾機和加熱的座位。他們有效地使用水,清潔自己和除臭空氣,所以浴室實際上氣味很好。他們有白色噪音機器,所以你可以填補你的攤位上的雨的聲音,以放鬆和隱私。有些甚至有內置的夜光和音樂播放器。它都是可定製的,並由電子按鈕控制在你的座位旁邊的面板上。

在日本,這些高科技廁所隨處可見:酒店、餐館、汽車站、休息站和約80%家庭。很光榮。然後,我回到美國,我們的廁所被困在骯髒的煤礦、馬和馬車的時代。他們基本上有一個特點:沖水。沒有加熱的座位。沒有很好的氣味和聲音。沒有消毒的液體爆炸。這就像在沒有水的情況下洗碗一樣。太噁心了。

日本的大多數廁所都是由一家名為Toto的公司製造的,該公司於1980年啟動了高科技廁所革命,當時該公司推出了帶集成浴盆的首例同類電動馬桶坐便器--華盛頓。託託從那時起就一直在設計上進行創新。所以我聯繫了公司。這讓我與美國託託公司的企業戰略和電子商務總裁比爾·斯特朗取得了聯繫。


為什麼美國輸掉了廁所比賽


斯特朗說:“美國的廁所實際上是帶排水溝的便盆。”斯特朗來自中西部,17年前加入托託。那是他第一次在華盛頓浴盆工作的時候,就像我的一樣。他說,一開始是“擔心,有點焦慮”。但後來他按了一下噴霧按鈕,有了一種快樂的感覺。浴室就不一樣了。

華盛頓自1990年開始在美國出售,但從未起飛。雖然Toto的傳統瓷器產品(並在美國和墨西哥製造)取得了成功,但華盛頓仍然是一個新奇的產品,主要是在一些高檔酒店、陳列室和日本餐館。

經濟學家花了很多時間分析技術如何和為什麼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他們稱之為“技術擴散”。一項研究在過去的140年裡,觀察了20項技術在161個國家的傳播,發現了地理距離明顯減緩了新設備的傳播的證據。它符合我們看到的高科技廁所的模式。斯特朗說,繼日本之後,高科技廁所已經蔓延到環太平洋沿岸的國家。

但是,現代技術擴散的速度明顯加快。另一項研究發現1925年以後發展起來的技術的傳播速度是1925年以前的三倍。這是合理的,現代交通和通訊等等。但是,自從日本新廁所時代開始以來,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們仍然主要坐在這裡老式的瓷器上。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迭戈·科明是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說:“有時候,一項技術在某個國家從未擴散過,即使它優於現有的技術。”

最後,廁所革命最大的障礙可能不是距離,而是文化習俗。斯特朗說,日本人高度重視洗澡、衛生和清潔。我在東京和札幌的時候,經常看到日本人戴著口罩防止細菌的傳播。當你出去吃飯的時候,你經常會得到一條熱的、潮溼的毛巾或溼巾,這樣你的手在吃東西之前是乾淨的。街道和地鐵一塵不染,消毒噴霧器隨處可見。感覺和家鄉大不相同。

斯特朗說,在過去的五年裡,Toto一直在消費電子展上展示自己的技術創新,而且已經引起了轟動。該公司展示了產品,如閃閃發光的Neorest NX2雙沖水馬桶。它有標準的浴盆,烘乾機和帶溫控的加熱座椅。但是它還有一個“龍捲風沖洗系統”,一個“細菌中和紫外線”,一個“二氧化鈦燃燒馬桶”,一個遙控器,一個自動開啟和關閉的馬桶座和一個空氣除臭劑。資訊科技成本$17,300。其他Toto廁所和座椅的價格要便宜得多,但日本式廁所的高價可能是它們不受歡迎的另一個原因。

科明說,他已經考慮過買一個日本式廁所,但是,他補充說,“它們太貴了。”他認為,要讓美國人接受這些產品,需要“大量投資來教育公眾有關新產品、市場營銷(例如,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使用日本廁所的廣告),以及通過大規模生產來降低價格。”

但斯特朗對美國廁所的未來仍持樂觀態度。斯特朗說:“美國還沒有對這種產品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