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中了“錦鯉”的人,最近都怎麼樣了?

那些中了“錦鯉”的人,最近都怎麼樣了?

距離最近一次的“雙11”,已經過去半年多了,不知那些“錦鯉”,最近都怎麼樣了。

據說2018年的“雙11”又造出好多隻“錦鯉”,什麼天貓雙十一晚會的歐氣錦鯉、支付寶的中國錦鯉、花唄的免單錦鯉……好多“鯉”看得眼花繚亂。

我不知道最後“錦鯉”花落誰家,我只知道身邊的人為了成為錦鯉,各種轉發,各種刷屏,求點贊,求站隊,簡直無所不用其極。打開手機,各種各樣的花式拉人頭,言辭之優美,語氣之懇切,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對方一片赤誠之心。

“錦鯉”本是指身披紅金魚鱗的鯉魚,寓意“鯉魚躍龍門”的好運氣,深受人們喜愛。而近些年的錦鯉,則是封建迷信披上了網絡的外衣。據說“轉發錦鯉心想事成”的風潮已有數年。2013年,一條內容為“關注並轉我子孫錦鯉圖者,一月內必有好事發生”的微博一夜爆紅,直到現在仍在被轉發。

同時,“錦鯉”的營銷也在不斷升級,支付寶在今年國慶節前夕推出的抽獎活動稱,使用支付寶跨境支付的用戶可能隨機“免單”。而轉發這條微博則有可能成為“中國錦鯉”。緊接著,支付寶公佈了一份閱讀時長需要3分鐘的禮單,瞬間引起轟動。緊接著,在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大小商家都趁著“錦鯉”熱加入造“錦鯉”的活動。“錦鯉”噱頭百試不爽。究其根本原因,無非是人們還抱著一絲希望,存著一絲幻想,希望幸運之神降臨在自己身上。

3分鐘一低頭,10分鐘一刷屏,無論是工作、吃飯還是走路,無時無刻不在盯著手機看,好像多一次轉發,就多一點中獎的希望,多一個點贊,就多一份希望。

據我所知,人在一年中被被雷劈的概率是1/400000,你需要被雷劈7.5次,才能成為一次支付寶中國錦鯉。

除了錦鯉抽獎,還有什麼“雙11碼”、“搖錢樹”等,均是商家的噱頭。據說是集齊多少個雙11碼就可以參與獲得紅包。怎樣集呢?每天簽到,完成一定的任務然後分享給好友。有人辛辛苦苦簽到一個月,確實獲得了兩個紅包,到了雙11那天,打開一看,得到多少錢呢?2塊6毛四。很多人還是覺得撿了便宜,沾沾自喜。

你的時間就值這麼點錢嗎?

那些中了“錦鯉”的人,最近都怎麼樣了?

有一個老段子說比爾蓋茨,地上有 100 美元他都不會去撿,因為在他彎腰的這一秒,他創造的價值已經超過1000塊了。撿地上的錢,對普通人來說是賺了,對首富來說卻是個虧本生意。雖然是段子,但有些人的時間真的是以分鐘為單位來計算的。

一個人把時間花在哪裡,他的價值就在哪裡。

每天大把的時間都花在轉發錦鯉、簽到集紅包上,真的能感動上天擁有好運嗎?

鯉魚能跳龍門,是憑運氣嗎?恐怕更多的還是憑自身的實力。與其把時間、精力都花在轉發、祈禱上,不如好好幹好眼下的工作。用心工作換來的價值,絕對比那點紅包值錢。腳踏實地地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回報是用眼睛看得見的。用心做一份報告,老闆看得見,年終給你的獎金一不小心就加了幾個百分點。就算領導一時沒看見,你把紮紮實實的東西學到手,遲早也會兌現,而且比那點不確定的紅包不知值錢多少。

越努力,才有可能越幸運。

退一萬步講,就算好運降臨,你真的成了“錦鯉”,你可以看看那個禮單,雖然禮包豐厚,可是必須親自到當地消費才能兌現,你真的有能力到中東、迪拜、加拿大、歐洲去消費嗎?據說,不是有一個叫“信小呆”的中了錦鯉嗎?她的第一反應是:“我下半輩子是不是不用工作了?”等她看清楚禮單後傻了眼,原來要兌現獎品,還得到當地去當面認領。她調侃說:“能領的,也只有泰國等周邊的吧,歐洲的,路費還不知在哪兒呢!”

你看,就算那個“雷劈概率”中了大獎的人,你能說她今後的人生就會因此鯉魚跳龍門了嗎?

有調查顯示,美國那些彩票中了大獎的人,有1/3的獲獎者在3到5年內宣佈破產,所謂“來得快去得也快”。除了破產,還有一系列的附贈品,如抑鬱、嗑藥,酗酒,和家人朋友越來越疏遠。

沒有能力駕馭財富的時候,財富降臨了,也是一種災難。

這麼說,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適合自己的財富,也不失為一種修行。

不知道那些沒中“錦鯉”的人,現在是否還在懊惱;不知道那些中了“錦鯉”的人,現在是否還在沾沾自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