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曾經坐過的電車,還有熟悉的店鋪,回不去了

前幾天,在微頭條發佈了一張23路無軌電車的老照片(圖1,1983年,出目裡利呂井攝),沒想到一片激起回憶浪。網友們你一句我一句,述說三十四年前的往事,對曾經坐過的電車、常走過的街口,滿滿的回憶湧上來......

那些年,我們曾經坐過的電車,還有熟悉的店鋪,回不去了

圖1:康定路西康路口西望,23路電車正駛過路口

那些年,我們曾經坐過的電車,還有熟悉的店鋪,回不去了

圖2:康定路西康路口北望。這輛電車行的是24路線路,路牌卻翻的是17路,可能臨時代運。

那些年,我們曾經坐過的電車,還有熟悉的店鋪,回不去了

圖3:康定路西康路口及周邊,1989年商用地圖截圖

眾網友見到康定路西康路口老照片時,話匣子頓時打開:

@用戶1232519614216:康定路西康路口。中藥店左邊朝南是勝得塑料廠(筆者注:勝德塑料廠,圖3筆誤),照片右邊店招上康定二字這家食品店,食品店對過是華通開關廠。沿著康定路朝西有協和館飯店、榮記點心店,再過去是蔣家橋小菜場。菜場樓上還有個簡陋的......

上文提到的勝德塑料廠之前身是勝德織造廠。1914年,蘇人顧兆楨先生創辦勝德織造廠,在小沙渡路(西康路)471號近康腦脫路(康定路)口自建廠基,佔地二十餘畝,添置巨型機器,出品除花邊外,尙有賽珍品、電木原料粉、電木日用品、電氣用品、文具、筆桿,及人造象牙等。顧兆楨苦心孤詣,不數年出品精良,行銷全國及南洋。所造花邊,新花疊出,獲利倍蓰。至1930年代初,勝德的花邊產品久已馳名,受各界名媛以及舞星、影星、花界姊妹之青睞。

@手機用戶5850274037:中藥店左側是萬紅照相館,照相館隔壁是百貨商店,右側有勝德塑料廠和日新中學分部。對面是康定食品商店,食品店旁邊有五金電料商店和製藥廠(筆者注:大眾交電商店和上海第九製藥廠,見圖3),製藥廠往西有文化用品商店和寄賣商店,再往西的弄堂口有家熟食店。

@用戶147727946036:對的,當時我住在武定坊,康定路翻修的辰光,23路不開這裡,我的腳踏車就是在這條路上學的,外公在後面拉牢書包架,我在前面踏。

@用戶5158494143054 :蔣家橋菜場內有一家電影院。@qingyunchen:勝德塑料廠應在中藥店右邊向南(照片是向左)對面是合作社。@無為214735424 :榮記點心店裡小餛飩很好吃,淡的話是加鹽水的。@jiejie補天士:協和館的糖醋小排至今難忘。@大鵬翱翔:23路車站的榮記點心店小餛飩好吃,那裡是我外婆家,好懷念那段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小麥子723:23站頭旁邊有家點心店,有買小餛飩、油墩子。我是吃那家小餛飩長大的。再往西有家協和館,菜湯麵超好吃,斜對面還有爭光文具店,上小學文具都在那裡買。蔣家橋菜場對面弄堂口有家牛湯麵店,靠近常德路有買西瓜囊,偶爾運氣好,買到黃色的西瓜囊,那叫一個甜啊!

@user4496040754198:我向新中學的,住蔣家橋菜場南姚裡,上面說的那幾家點心店都吃過,特別是23路站點心店的油墩子,有豆沙,鮮肉的,還記得豆沙是圓的,鮮肉是橢圓形的,還有菜場對面牛湯麵,是咖喱清湯麵!協和館拷零拷啤酒,再過去是榮記點心店,中午排隊買香菇菜包!

@手機用戶10040753621:這點心店的油墩子才是正宗上海油墩子,與現在蘿蔔絲油墩子是兩碼事。爭光文具店過來是上海第九製藥廠,點心店邊上是挺進百貨店,再過去是家很小的鞋帽店,這邊是照相館。

@手機用戶58834800520 :西康路康定路路口,絕對不會錯。附近有向新中學,醫工游泳池,游泳池在三星坊弄堂裡。我是三十多年老靜安了!

@安生弓長:23路終點站忻康裡旁邊的兩家小籠店,一對老夫妻在狹小弄堂口的雞蛋餅,車站對面的麵館至今難忘。我住康福裡!

@若靜9:絕對是康定路西康路口,照片右側康定二字是叫康定食品店(合作社)該店從西康路口沿康定路往西共有六開間,西康路口第一開間是賣冷飲及水果的,最後開間是賣香菸櫃檯,隔壁是電料商店,再過去是第九製藥廠,對面是中藥店及照相館,還有二開間鞋帽商店,他家的皮鞋是專賣長風皮鞋的,隔壁是一開間菸紙店,有賣火油、牙膏,還賣月票貼花,該小店門口是23路車站,所以別看店小生意極好,旁邊的協和館生意也很好,康定食品店沿西康路口是條弄堂,該店後門就是弄堂,但最關鍵的是弄內住著世界籃球巨星的外婆家。康定食品店的房子至今還未拆,其他房子均已拆除了,但康定路從西康路口至常德路口現兩旁綠樹成蔭堪比汾陽路了,非常清靜,也算是一道風景線了。當年這段路非常熱鬧,真是今非昔比了。

@老董:想找康定路常德路和西康路中間食品店樓上住的親戚,夫妻生有兩個女兒,姓張。

正在大家說得鬧猛時,網友老董趁機來一段“尋親啟事”。互聯網會發生奇蹟,老董或許會得到其親戚的信息。好多年前,就有人通過一張我發佈的照片找到我,讓我幫她打聽親人的現有住址和聯繫方式,我經過一番走訪打聽,不久失聯幾十年的父女重聚了。但願老董好運,早日尋到親人!

附錄:23路無軌電車大事記

1954年10月,23路(曹家渡—老西門)開通,並替代原有公共汽車6路(1946年開闢,老西門-曹家渡)和20路(1948年3月25日開闢,東門路—斜橋)

1956年,23路線路(《上海指南》):老西門—方浜路—淮海路—人民遊樂場(大世界)—黃陂路—成都路—石門一路—南京西路—江寧路—新閘路—康定路—西康路—常德路—延平路—金司徒廟—忻康裡—曹家渡

1960,70年代延伸至高雄路,並且西端終點站調整至忻康裡,具體時間不詳

2003年3月1日,23路調整走向,雙向改走黃陂路、金陵路

2007年3月31日,23路電車忻康裡方向改走江寧路、武定路、武定西路、萬航渡路、康定路

2007年4月21日,配合地鐵10號線老西門站施工,23路往忻康裡方向改道肇周路、建國新路、西藏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