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終於來到這個期待已久的地方,漫山遍野的不僅有咖啡樹,還有數不清且看不懂的各種藥材和果樹,木姜子、榕樹芽、香茅草、野番茄...滿地跑的火雞...奇怪的...生物多樣性!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咖啡莊園

進山之前,劉老師特意組織同學們對已熟豆和未熟豆進行糖分檢測,包括有遮陰的熟豆和未有遮蔭的熟豆糖粉對比,讓大家對咖啡果的程度度又一個初步的瞭解。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未熟豆的糖粉數值

上圖是未熟豆的糖粉數值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熟豆的糖粉數值

上圖是無遮蔭的已熟豆的糖粉數值

經過政府、企業、相關專家和人員的努力,雲南小粒咖啡經過精心的培育和種植,品質逐步上升,埃塞俄比亞是小粒種起源地,也就是常說的阿拉比卡。

小粒種咖啡的葉片很小,一般三指大小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小粒咖啡的葉片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成熟之後的咖啡果實多是紅色果肉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波旁”成熟後呈黃色,並非紅色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經過手選後的咖啡紅果

下圖是中粒種,葉片很大,比手掌大一些,代表就是羅布斯塔。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不同品種的咖啡樹葉片大小也不相同

產地遊學的優勢可以彌補室內教學的空乏,實際的採摘和後加工,是理解咖啡全線、認識咖啡行業的重要階段,室外教學是一個超級課堂,可以讓人變得更加感性,卻又理性。出發!去採摘!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手工採摘的“咖啡櫻桃”

這筐鮮果是四個人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半天的功夫才採摘了5公斤的咖啡果,這半天我們四個人風吹日曬才掙了一盤拍黃瓜的錢......還得辛苦老師們幫我們去再加工,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成熟後的咖啡果像紅櫻桃一般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咖啡莊園的技術老師幫同學們晾曬剛剛手工採摘來的咖啡紅果

上圖這位老師在農場工作很久了,幫我們摘完豆子拿去晾曬,特意幫她拍了這張照片,鏡頭裡看她笑得那麼開心,反而覺得心酸,

如果不親身體會一下咖啡農們的日常生活,也絕體會不到他們的辛苦,想想你練習倒掉的每一杯咖啡,測試廢掉的每一份豆子,來之不易應當珍惜,由衷的像他們致敬!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在劉標老師的精心安排下,農場特別為學員們展示了一批精品豆的加工過程,劉老師經常會到這些農場與他們交流指導,講解咖啡的相關知識.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將咖啡紅果脫皮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剛剛採摘的咖啡鮮果接受脫膠處理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這次行程安排了不同於以往的兩個農場,參觀學習的必去之地:

一個是農業部雲南小粒種咖啡良種繁育基地,

另一家是科技部的咖啡農場,

兩家農場在種植試驗、處理方式上均有各自的優勢和值得學習的優勢。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農業部下屬的咖啡種植研究基地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正在接受日曬處理的咖啡豆

針對最終風味的展現需求,會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體驗咖啡晾曬場,對正在乾燥的咖啡進行不斷的翻動,達到均勻乾燥脫水的目的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水洗池

每天都是爬上爬下,在工廠和咖啡樹林間來往穿梭,看過了眼前的這些,越發明白中國咖啡的未來,其實就在這山林之間,在一張張樸實的臉龐之上,在一雙雙黝黑的雙手之上,沒有他們,就要沒有咖啡師的精彩瞬間,也不會有咖啡愛好者的驚豔之情,更不會有衣食父母們的資助,基礎紮實,才會穩健前行!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

咖啡產地的“一簾幽夢”

本期的產地遊學快要接近尾聲了,善良、淳樸、勤勞、友好的民風,還有漫山遍野的茶樹和咖啡,這裡可能是一個讓人走了還會想念的地方。

在冬天來一次普洱,看這漫山的咖啡紅果文案 圖拍|侯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