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建築因素使上海的咖啡氛圍更優於北京

北京,縱是高樓林立人往穿梭,想必對多半人來說,即便來來往往數年也難覓家的感覺吧。但林樓間的四合院、老城牆,寬大的護城河,卻可成一座一個人的城。

上海,是一座讓我意外留戀的地方。去上海的機會不多,除了每年的上海咖啡展會外,平日的生活幾乎與上海無緣。

人文與建築因素使上海的咖啡氛圍更優於北京

每年的上海咖啡展會都是一次同行業的聚會,除了熟絡的面孔和老套的寒暄之外,每年都會目送其他人結伴去逛店,參觀上海知名的咖啡館,品評各家的咖啡、環境有何獨到之處,這種奇特的同業營銷手段是不是隻有咖啡行業才有?其實就是一種膜拜朝聖的心態,然而大家對逛店的行為褒貶不一,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引發此文的一個思考。

其一:不帶腦子毫無目的的逛店,就是在對自己的錢包耍流氓。

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探店的目的是什麼,只是覺得窩在酒店裡的夜上海不是上海,不妨出門轉轉看看網紅店,或者參觀下星巴克的工廠店也是好的,用所謂的“開拓視野”來為出門消費找一個合理的理由,至於學到些什麼?刷臉?寒暄?還是星巴克的精釀啤酒不錯?反正沒人逼著你回來寫總結。

其二:學習始於模仿,亦死於模仿。

店主與店主的理念不同,開店的初衷和目的,是形成運營理念的核心,也是根本。將理念體現於服務意識上,將服務意識展現於出品設計之內,將出品設計延展至吧檯佈局,將吧檯佈局融匯於店面設計之內。就此,你逛店看的是什麼?

學習始於模仿,亦死於模仿,人與人的思維通常呈現為兩條螺旋狀或S型的並行狀態,所以,難以交叉統一的邏輯方式、不可複製的價值觀等等,都是模仿的死穴,只有學習並拆分研究對方的思維邏輯和價值觀,才能達到逛店的目的,否則你就是營銷的犧牲品。

人文與建築因素使上海的咖啡氛圍更優於北京

其實不是不知,而是不止。大家對這件事情樂此不疲,還不是因為上海的咖啡氛圍確實比北京強,這是學習的好奇心作祟。分析完逛店的原因迴歸主題,抱著朝聖的心態在上海兜兜轉轉時,公共交通工具的選擇能讓你有機會看到不一樣的上海。

生活習慣左右建築體的構成,還是建築體的形態左右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這個我確實研究不來,但是上海建築的DNA確實左右了這座城市的商業氛圍,完成兩座城市的對比,不可否認上海良好的咖啡業態得益於此DNA,個人認為簡單概括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者:塑造城市的人影響了咖啡的業態形成。

業態:針對特定消費者的特定需求(咖啡的消費需求),提供銷售和服務的類型化服務形態(咖啡館為咖啡消費人群提供咖啡服務),營業的形態是達成效能的手段(咖啡的出品形態、種類,販賣咖啡的場所,提供咖啡服務的方式等是促成交易的因素),即賣給誰、賣什麼、如何賣的綜合體。

北京,住著一個人的都城。

上海,聚集著一群人的港口。

北京是一座擁有複雜標籤的城市,四合院、商業樓、狹長的小衚衕兒…… “融合”“混搭”“錯配”恐怕是這座城市最常見的標籤,攜帶著濃厚“本土氣息”的國際化城市。

這座被歷代帝王視為風水寶地的都城,實則是國內北方少數民族的交匯地,更多的是保留了滿清文化,像是一位頹廢的浪漫派藝術家,不修邊幅,愛結交朋友,沒事就喜歡攛掇個小局喝大酒,寫到此處讓我想起了乾隆那小子。

北京還是一座不太注重穿著打扮的城市,兩極分化嚴重,北方的務實精神和努力工作的使命感無處不在,這座城市的粗獷氣質很容易把你同化,不知你在三里屯之外的地方會不會也能把自己打扮的時尚有品味?有沒有覺得泡吧之後從三里屯那片兒出來的自己穿著的像個異類?

北京帶給大多數人更多的是生存的壓迫感,時常感到自己是在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付出,談不上有時間享受生活,對咖啡消費沒有剛性需求,大眾依舊停留在速溶咖啡的便捷世界裡。

上海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處,吳越文化(吳越文化又稱江浙文化,是漢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江浙的地域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受歐洲、美國、日本的影響較大,源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一段歷史原因,住在城裡的人和被帶入的城市理念讓這座繁華的港口至今運行的井然有序。尤其是當下在上海弄堂裡經久不衰的日本咖啡文化就是非常好的代表案例。

上海的人文氣息更像是一位得體的商人,注重打扮也很懂生活,工作之餘愛喝咖啡,小資城市的勢力氣息和競爭感縈繞在每個繁華商圈的街頭,鞭策並同化著周圍的每一個人,卻能在面對競爭壓力的同時享受生活,隨手一杯咖啡是工作之餘的小憩。

受歷史、政治、地域、文化、商業因素的影響,就像咖啡館的設計者一樣,兩座都市的消費群體、飲食習慣各不相同,間接影響了當地咖啡業態的形成和速度。

人文與建築因素使上海的咖啡氛圍更優於北京

二者:被過度保護的地方,商業建築的密集程度不會太高。

建築因素是致命的,我們多會把焦點放在房租和人員成本上,唯獨很少提及城市的建築因素對咖啡業態的影響。

想必很多人的咖啡夢截止於店面的選擇上,找不到理想的店面位置是放棄開店的最大因素之一,同一棟建築內的店面因位置的向背會相差一倍甚至更多的房租。

有人說北京集中了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總部,然而最知名的金融街及周邊的建築矮的像上海的外環,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優越感,而是對土地資源的一種資源錯配,這無疑降低了商業的聚集程度,與上海的商業氛圍相比較,總覺得北京欠點火候。

其實這個問題不妨這樣解讀:北京由於政治及歷史原因,古建築文物較其他城市更多,尤其是中心城區,被過度保護的地方總是很難發展。

對城市規劃人來說最難的事情莫過於預測城市發展速度的同時,要考量併兼顧政治需求、人文色彩、經濟發展等綜合因素,北京厚重的歷史和政治地位在為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揹負了太多的顧慮和糾結,致使成熟且具備一定規模的商圈有限,加上同行業資本的壟斷競爭,從而限制了咖啡門店的數量,間接壓制了北京整個咖啡行業的贏利能力、創新和發展潛力。最具人氣和知名度的五道營咖啡區,也不能否認是藉助南鑼鼓巷商圈的影響力。

而少了更多束縛的上海則不同,這次上海之行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建築之間的連貫性和密集程度,建築與道路的設計和導流最大化的規避了建築的死角,大型建築之間的連貫性和密集程度打破了獨立樓宇的點陣佈局,比如上海的陸家嘴。

上海一直體現著政府調節下的商業性追求和目的,因為發展更新的速度比較快,新舊建築物混雜的佈局比北京的狀況好很多。在上海內環以內,遍地是都是密集的商圈,人潮湧動,其規模都不算小,為咖啡館的建立及贏利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

人文與建築因素使上海的咖啡氛圍更優於北京

三者:北京的停車場和寬闊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我們去咖啡館的腿。

當你需要一杯咖啡的時候,發現馬路對面有一家咖啡館,但是馬路很寬,而且中間還豎著一排很長很長的白色欄杆,其中一段有一個僅供一人鑽進通過的洞口,沒有地下通道,沒有天橋,沒有鑽過欄杆的魄力,於是只能走到斑馬線的人行道過馬路,長長的紅燈一度讓你懷疑它們是不是出故障了,漫長的等待之後,眼望綠色秒數的變化急切的前行,還要擔心右轉的車輛會不會為你踩一腳剎車,此時發現咖啡館在最初起點的對面,買完這杯咖啡,才想起還要再重複一邊剛才的路程,面對這個路況很難有邊走邊喝的勇氣。

北京更像是一座建築試驗場,權力者的喜好和對於“地標性建築”的執著,各種拗造型的奇怪建築在這座城市都能找到,巨大的沒有草坪的地上停車場外有一道被拉起的隔離線、獨立的商業建築內一層大堂只有電梯間、要繞好幾個樓角才能找到的便利店、被阻攔在欄杆那邊的咖啡館……

人與咖啡館的距離被這些毫無生氣的建築扯碎,沒有生活的氣息和咖啡的溫度。比起北京,上海的建築設計將地面的利用率最大化,數量較少的地面停車場拉近了人與咖啡門面的距離,成熟的地下交通可以讓行人在各個商圈店面之間穿梭往來,為咖啡業態的完善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最後,此文只從消費習慣及建築因素分析和對比兩座城市的咖啡業態,不摻雜其他因素及個人偏見。咖啡的消費行為是一種生活習慣,一旦生活習慣被建築形態制約,我們去咖啡館的腿會變的很懶很懶。制約或促進咖啡業態成熟度的因素是綜合性的,其中任何一項都不可能單獨左右當地的咖啡業態。

任何事物的好或者不好並不是取決於事物本身, 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