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要讓自己成為職場欺壓的罪魁禍首!

每個人都希望能在開心健康的環境下工作。責人先責己,如果們能從自己做起,避免自己成為職場中的麻煩精,也許工作的環境就更和諧。

第一個就是達芬奇法則,即遠離麻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進入一個滿是麻煩人物的工作環境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遠離,避免被傳染。

從事IT行業的A,在糟糕的職場環境中掙扎了8年,因為他的上司D是一個冷酷,固執,多疑的人。當A主動提出某個項目時,D就會報以批評。而當A不主動時,D就會訓斥他無所作為。終於在忍耐了8年後,A放棄了。但是因為沒有好的推薦信,A找不到像樣的工作。而這本來在A工作的前幾年就可以得到的。他為和D浪費了這麼長時間而後悔。

無論是糟糕的投資,毀滅性的關係,還是剝削性的工作環境,都應該及時止損,越晚離開,損失越大,可供選擇的機會也就越少。

第二個是保護他人,而不僅僅是保護自己。與同事一起營造安全區,讓遇到壞人的同事可以

得到保護和支持,讓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孤軍奮戰。如果能向陷入困境的受害者伸出援手,幫助他們鼓起勇氣去對付壞人。那麼當你陷入困境時,受過幫助的人也會回報你幫助你,保護你。

第三個是富蘭克林效應,將問題人物變成朋友。也就是說,當別人挑剔,諷刺,刺激你時,如果你用禮貌和溫暖去回應他們,也許能換回他們的友善。

在富蘭克林還沒有名氣時,一位受過教育的同年人在演講中抨擊富蘭克林的行為和動機。按常理說,大部分人會怒不可遏。但富蘭克林並沒有生氣,而是致信給“仇人”,向他詢問是否可以從他的圖書館裡借一本特殊的選集。這位“仇人”受寵若驚馬上送上了選集,而富蘭克林回報以感謝。在這一來一回中,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最終成為了非常好的朋友。

第四個是自查,你是問題的一部分嗎?在你的職場生涯中,是否用權力支配過別人,是否深處職場欺壓的環境,然後不由自主的被同化,反省自己是否是施壓者中的一員。

而你也可能成為一個幫兇。比如說,作為領導的你為施壓的下屬製造藉口,並要求受欺壓者堅強一點。卻不去處理和懲罰施壓者。

最後,做一場時間旅行

。在這場時間旅行中,利用想象去激發內心最優秀的自己,用未來視角去看待當下,便可以幫助我們找出正確的答案。

幻想一下,當你面對欺壓貶低時,是否為保護自己而採取了行動。你又是如何平息他們的敵意併發起反擊的。或者是你又採取了什麼行動來贏回他人的尊重。通過這些想象,來看待目前所遭遇的問題,就可以幫助你去做正確的決定。

奧巴馬女士說過一段話,如果有人很殘忍的,或者表現得像個壞傢伙,你不要把自己降到他們那個層次,而是去提升自己。也就是說,當我們遭遇職場壞人時,不要以惡報惡,而應該恰當的技巧去反擊,去保護自己,去影響他人。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放在不傷害別人,同時又儘量分享溫暖的位置上。當不得不與施壓者打交道時,要聰明地與之周旋。如果遭受欺壓,應該停止自我欺騙,及時止損;同時運用恰當的技巧去反擊,去贏回自主權。只有當我們能掌握自己的情緒時,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才會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