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雖然現在的設計大多是快餐式呈現在大眾面前,但是這其中也凝聚了一批批設計師的創意和想法,引領了一個又一個設計潮流,從擬物到扁平再到如今的輕擬物,已然經歷了一個小小的輪迴,然而這些設計風格的形成,像極了幾個世紀前的藝術流派。本文將對幾個藝術流派和設計風格進行橫向分析,找出他們的相似之處,目的是為了啟發大家,從經典發掘閃光,並將之注入到設計中,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能開創一個全新的設計趨勢哦。

藝術流派和設計風格

為什麼會說藝術流派和設計風格非常相似呢,首先我們來對比一下他們的產生及運營方法,這裡做了一個表格來簡單表述藝術流派和設計風格這兩個概念: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我們不難發現,儘管間隔幾個世紀,他們的產生和運營方式卻非常相似。雖然設計不能被稱為純粹的藝術,但不能否認他們是有內在聯繫的。也許擬物→扁平→輕擬物這些設計風格的演變和幾個世紀前的藝術家們並沒有半毛錢關係,但是羅貝爾託·隆基說過:“藝術作品永遠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它永遠都離不開其他的藝術作品。”所以這種事情,誰又能說的清楚呢?

既然說不清,那索性大膽說一說好了。

本人博覽群書(《藝術流派鑑賞方法》),終於在藝術流派發展的漫長曆史中,尋找到了照亮現代設計的點點星光。

它們就是: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抽象藝術(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相信大家對於這三個流派的感受多半是熟悉又陌生的,本次分享我們就從這三個流派出發,尋找他們與現代設計的相似之處,而這之後出現的新造型主義,是否會對未來設計趨勢有所預示,在這裡為分析一番。

新印象主義與扁平化設計

說到新印象主義,有這樣兩個作品不得不提,保羅·西涅克的《早餐》和喬治·修拉的《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

保羅·西涅克當時在創作《早餐》時的突破點在於將分割畫法和點彩融合,分割畫法負責構圖平衡,點彩負責視覺混合,這是一種非常理性的繪畫方式。整個畫面安靜沉穩,可以掛在任何一個餐廳的牆壁上。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保羅·西涅克的《早餐》

喬治·修拉的《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本頭有幸在國家博物館看到過這幅畫(可惜也不是原作),這幅畫中的背景形狀細緻,人物輪廓規整,整體佈局運用力學原理,構圖穩定。打破了當時視覺原理束縛,使畫面擁有全景既視感。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喬治·修拉的《大碗島上的星期天下午》

仔細觀察這兩幅畫我們可以發現,新印象主義的這兩位代表畫家的代表作,在人物造型上與幾年前開始流行的扁平化矢量人物非常相似。新印象主義繪畫作品中的人物,幾乎可以用基本圖形分解出來。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本人將《大碗島》這幅畫中最右邊的撐傘女子,用基本圖形分解出來,單獨呈現,是不是也十分優雅好看呢?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再來看看我們經常在國外設計網站上看到的插圖風格。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這種風格的插圖越來越多的出現在Behance,Dribbble等設計師網站上,本人也曾經效仿過,在開始研究藝術流派之後本頭猛然發現,這類圖形與新印象主義的繪畫風格擁有非常相似的人物表現形式,雖然作者在畫這張圖時多半沒有想到我們修拉老師的《大碗島》,但如果他能吸收一些,一定能讓畫面更豐富有趣。

立體主義與輕擬物風格

我們來看立體主義的代表作品,喬治·布拉克的《埃斯塔克的房屋》。喬治機智的把房子和樹木簡化為幾何形,運用顏色過渡對成群的樹木和房屋進行區分,這在當時是一種介於平面與立體之間的全新表現形式。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保羅·西涅克的《早餐》

我們不難發現,追隨新印象主義之後出現的立體主義與度過扁平化潮流如今正流行的輕擬物漸變風格略有相似,不同的是立體主義存在的目的是全角度表現一個物體,而輕擬物只是粗淺的將扁平化物體扭轉至45°角,再稍加一些漸變。雖然粗淺,卻也符合當下審美趨勢。

假如我們吸收立體主義流派的一些特點,是否能讓所謂的假3D作品不那麼粗淺呢?仔細觀察《埃斯塔克的房屋》,喬治用非常豐富又整體的色彩表現明暗過度,而不僅僅是同色系的明暗過度,藝術作品中對色彩運用的考究,完全值得被用在我們的設計中。

抽象藝術與點線面

說到抽象藝術,必須祭出我們的抽象派大神康定斯基了。他的《玫瑰灰》與《紅黃藍》就是將點線面元素運用到極致的畫作。看不懂?不要緊,康定斯基就是要我們放棄無謂的猜測、揣摩與思考,在色彩、線條的舞動中,盡情體會藝術的純粹與美麗。但是從另一個維度去看,康定斯基又極其理性的將幾何形狀抽離出畫面,用浮動的活躍元素體現運動效果,同時構圖也非常講究。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康定斯基《紅黃藍》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康定斯基《玫瑰灰》

康定斯基的作品現在看來依然充滿時尚感,或許是因為點線面是構成畫面永恆的元素,駕馭了點線面,就能夠變化出無窮的畫面。現在的招貼畫,海報設計,也越來越多的運用到點線面元素,但大多不作為主體,而作為填充畫面空白處的元素,即便如此,也能夠提升整體的活躍感。

聊到這裡,本頭覺得是時候強行展望一下未來設計趨勢了。

按照套路,我們首先需要一個藝術流派加持,那麼在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這三個流派之後出現的新造型主義必須是不二之選。

單說新造型主義,也許大家並不熟悉,那我們來看下圖: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 蒙德里安《黃,紅,藍的構成》

大家一定見過吧,蒙德里安的這幅《黃,紅,藍的構成》(其實還有黑白灰)已然成為了一個經典logo,在時尚界和建築界縱橫多年,也曾在多年以前踏足UI界,只不過最後隨著某些品牌一起銷聲匿跡了。下圖是曾經微軟公司為手機系統設計的界面,配色和佈局基本是仿照《黃,紅,藍的構成》來設計的,用戶可以根據需要移動模塊進行佈局。

雖然這個設計被微軟放棄了,但是,本頭認為這種蒙德里安式的設計理念不應該被放棄,在移動設計已經完成了一個擬物,扁平,輕擬物循環之後,蒙叔重返戰場的時刻終於到了!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幅《黃,紅,藍的構成》,事實上,許多朋友在看到這幅畫時都會產生“什麼鬼,勞資也能畫”的傲慢心態,為了消除這種心態,我們近距離觀賞一下這幅作品。

用一篇文章,讓你看懂設計史上的3個經典藝術流派

在距離足夠近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的每一個色塊都是突出畫面的,並且在不同平面上,而分割這些色塊的黑線看起來就像鋼條一般堅硬,色塊甚至被勒出了一條毛邊。所有這些細節,都是非常難臨摹的。

回到這幅畫本身,蒙叔看似在畫格子,其實他畫的是對立與平衡,他讓三原色(紅黃藍)和三非色(黑白灰)形成對立,將畫面分解到極致。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中沒有任何一個部分是完全對稱的,卻能讓觀者同時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平靜和宇宙間的平衡。這些特點都和我們現在溫和平淡的設計截然不同。

最後

新造型主義是在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之後出現的,它吸收了之前流派的特點並繼續進化,才有了現在我們所看到的蒙德里安,那麼對應到現在,我們如果想跳出擬物,扁平,輕擬物這個循環,也許可以藉助蒙德里安的藝術,找到新的突破口,在界面,海報,動態圖形等設計領域創造一個全新的風格,讓《黃,紅,藍的構成》重新引領設計圈潮流,而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許就是設計界的蒙德里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