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閱讀導航

  • 血肉模糊的秘密
  • 粉紅色神預言
  • 聽又聽不懂,懂又不會做,做又做不好
  • 比起口罩和防具,航母多霸氣
  • 觀眾中的黑影


1

血肉模糊的秘密

2009年,一群科考人員前往了加拿大最北端的北極群島(Arctic Archipelago),在那裡,他們獲得了一個振奮人心的發現——一具冰封在地下冰層中的猛獁象遺骸。

這具來自260萬年前的完整遺骸將幫助他們解開冰河時期的許多秘密。

欣喜若狂的科考小隊還沒來得及慶祝,卻發現猛獁象的遺骸已經被一頭北極熊啃食,而北極熊就在身後。所幸,隊伍中配備的麻醉槍在關鍵時刻起到了作用,迅速將壯碩的北極熊撂倒。

驚魂未定,小隊回到冰天雪地中的科考站進行修整,順便將被麻醉的北極熊一起帶回進行研究。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昏迷的北極熊身上出現了許多黑色的小點,這些小點越變越多,越動越快,最終遍佈北極熊全身。

這些黑點是一些噁心的蠕蟲,當蠕蟲散去時,北極熊只剩一具血肉模糊的白骨。

一時間,蠕蟲迅速繁殖,而科考人員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逐一感染,成為蠕蟲寄主。

科考小隊最終只剩兩名倖存者,其中一名試圖駕駛直升機飛往最近城市進行自救,卻被另一名將操縱桿破壞之後導致直升機墜毀,最終雙雙死亡,成功阻止蠕蟲病毒蔓延。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邁克爾·奧博威諮(Michael Oblowitz)導演的《解凍》(Thaw)電影海報

幸好,這只是一部電影。

導演邁克爾·奧博威諮(Michael Oblowitz)在片尾留下的開放式結局更是給不少觀眾留下了長期的心理陰影:在直升機墜毀後,鏡頭回到了熙熙攘攘的繁華城市,而就在城市邊緣的雜草叢中,一條流浪狗的屍體也開始出現無數的黑點……

奧博威諮導演的用意也非常明確:氣候變暖導致冰層融化,被冰封在地下長達數百萬年的未知病毒重見天日,從此世界不得寧日。

如果說這部11年前的電影是通過血腥的畫面和奇特的思路來衝刺票房,那麼2015年有一個人對世界發出的警告就非常值得推敲了,因為他對新冠病毒的預言簡直準得可怕。

他正是從Windows 95就開始與病毒作戰的男人——前世界首富兼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

2

粉紅色神預言

時間回到2015年,在美國著名非營利性機構組織的TED大會(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 Design Conference)上,年過半百的蓋茨身穿一件俏皮的粉紅色毛衣和一條普通西裝褲,在非常輕鬆的氛圍下展開了一個非常沉重的話題——全人類的滅頂之災。

蓋茨的登場非常微妙,他將一個巨大的墨綠色汽油桶推上講臺,然後說:“我們小時候最怕的事情,就是核戰爭。這就是為什麼那個年代的人家裡都有這樣的大桶,如果核戰爭真的爆發,我們就會躲進地下室,吃大桶裡的罐頭,喝大桶裡的水來維生。”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比爾·蓋茨(Bill Gates)在TED大會上登場

言畢,空蕩的觀眾席上傳來了稀稀落落的笑聲。

蓋茨隨後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一張病毒的3D合成照,補充道:“而今天,我們面對的下一場浩劫將會是它們,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蓋茨的演講正好處於埃博拉(Ebola)疫情在西非大規模爆發不久之後,所以埃博拉疫情也成為了一個非常值得分析借鑑的案例。

據世衛組織(WHO)統計,這種病毒的致死率高達90%,生物安全等級為4級(艾滋病、非典均為3級,等級越高證明危險越大),潛伏期可達2-21天。在感染之後,埃博拉病毒可對寄主(主要以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為主)造成病毒性出血熱,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大出血和發燒等症狀,並最終因為中風、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等原因致死。

從歷史軌跡上來看,埃博拉病毒其實充滿了神秘色彩,它來無影去無蹤:

  • 1976年,該病毒首次出現於非洲剛果共和國北部的埃博拉河流域,並因此而得名。埃博拉病毒的首秀更是“大獲成功”——瘋狂虐殺了河流沿岸55個村寨的百姓,有的村寨甚至無人倖免。
  • 1979年,埃博拉病毒在時隔3年之後再次出現,在蘇丹境內繼續殺戮,一時間又是屍橫遍野。
  • 1979-1994年,真空消失
  • 1995-2014年,突然迴歸,並在烏干達、剛果、幾內亞等多國迅速擴散,導致11,000人死亡,併成功變異出5種新形態,其中扎伊爾型埃博拉(Zaire Ebolavirus)平均致死率高達90%以上。
  • 2015年底,無國界醫生組織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一款代碼為“rVSV-ZEBOV”的實驗型疫苗,該疫苗效果明顯,終於將埃博拉病毒的部分變異體暫時封印。

如果說埃博拉病毒是大自然派來試探人類的,那麼人類簡直一敗塗地,從病毒首次出現到實驗性疫苗問世一共花費了39年時間。在這39年間,埃博拉還“很夠意思”地給人類多次喘息的機會。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一名西非的埃博拉患者在逃離隔離中心後被醫務人員抓獲

但是埃博拉真正沒有對人類“下死手”的地方是不通過空氣傳播。


據世衛組織(WHO)和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調查顯示,埃博拉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通過患者的體液或血液,而且大部分是在患者開始出現嚴重症狀後才具有傳播性(這個時候患者通常已經病入膏肓並失去行動力)。

有人說,埃博拉病毒其實是“閹割版”的新冠病毒,也是大自然對人類敲響的警鐘。

在TED大會的後半場,蓋茨的話更是令人毛骨悚然:“將來我們可能會面對這樣一種病毒,它會讓攜帶者在初期感覺不到任何不適感,所以人們在感染後仍然可以自由行動,比如登上飛機、去超市購物,並且在不知不覺中開始傳播。這種病毒可能是天然形成,也可能是生化武器。(You can have a virus where people feel well enough while they are infectious that they get on a plane and they go to a market. The source of the virus could be a natural epidemic like Ebola or it could be bio-terrorism.)”

蓋茨微微停頓,抹去了臉上的笑容,然後說:“面對這樣的新病毒,我們作為人類面臨的問題並不是我們的跨國醫療和預警體系不夠完善,而是我們根本就沒有!”

3

聽又聽不懂,懂又不會做,做又做不好

為了應對這樣的全人類危機,蓋茨擬定了一個“全球合作抗疫方案”,其中包括以下4點建議:

1. 完善的健康衛生系統


這裡的完善健康衛生系統不是指通過高尖端技術進行高難度手術的能力,而是指全能發展,儘量避免短板效應。這其中就包括對疫情爆發的提前檢測和彙報體系,特別是世界各國在互相幫助和互相監督的前提下,在第一時間共享病毒的數據和特性,讓其他國家可以提前準備。

2. 高質量且充沛的醫療預備役和應急資源


以目前新冠疫情發展的事態不難看出,許多經濟和軍事強國的醫療資源都捉襟見肘。醫療物資(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的短缺更是讓醫務人員在沒有充足保護的情況下赴湯蹈火,而醫療人力資源在危難關頭更是最為寶貴。

3. 醫療、軍事資源的高效兼容性


利用軍事資源在第一時間對疫情進行攔截和狙擊,比如通過軍用運輸力量將防具、醫療人員和設備迅速部署到疫區,並使用軍用雷達對疫區周邊進行監控,防止人員流動造成進一步擴散。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美國海軍“仁慈號”醫療艦(USNS Mercy)在洛杉磯港

4. 對醫學和疫苗研發的投入


由於新疫苗的研發時間長、投入成本極高,而且通常在研發完成前疫情就已經自然結束,所以許多有資質和能力的大型醫藥公司都不願意去冒險,只是定期對流感疫苗等高經濟效益的產品進行投入。但是哪怕只從經濟效益的角度來看,這種現狀也是不容樂觀的——每爆發一次嚴重流感,世界各國的醫療體系就要承受至少3萬億美元的負荷。而3萬億美元在新冠疫情已經造成的資本市場混亂和大衰退面前簡直不值一提。

4

比起口罩和防具,航母多霸氣

蓋茨還表示,人類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條跨國戰線,通過先進的通訊技術,把最新信息發送給幾乎每一個人(比如如何預防疾病)。我們也有衛星地圖,可以看到人口密度、交通和人口流動情況。在達成上述4點建議的前提下,這些預警機制都應該足以爭取時間,讓我們的生物科技破解病原體(病毒)並在疫情達到高峰前製造出疫苗。

那麼在科技和醫學技術已經高度發達的21世紀,人類都做了什麼準備呢?

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院(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統計,僅在2018年一年內,全球各國在軍事開支上的花費就達到2.1萬億美元,是新西蘭GDP的10倍之多(2,059億美元),也幾乎等同於整個非洲大陸54個國家的GDP總和(2.58萬億美元)。其中美國、中國、沙特、法國和印度5國的花費佔到了全世界的60%以上。

該研究院的奧德·弗洛朗特教授(Dr Aude Fleurant)表示,美國在2019年的支出更是達到9,340億美元(6,360億基本支出、690億用於境外反恐、以及2,280億用於軍人福利和國土安全等),這一數字超過了排名前8的所有國家總和。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美國海軍多艘核動力航母在弗吉尼亞港

相比之下,據跨國數據網站Statista統計,全球在2018年用於病毒性疾病的檢測和科技研發(Medical Technology R&D)上的總共花費只有286億美元,僅為美國軍費開銷的3.06%。

我們再看自從疫情成為全球瘟疫(Pandemic)之後,一些國家為了拯救經濟和民生所投入的資金數量:

美國:2.2萬億美元(3.7萬億澳幣)

  • 5,000億美元用於資助受衝擊最為嚴重的產業及企業
  • 5,000億美元用於資助中低收入家庭度過難關(每個家庭最高可領取3,000美元)
  • 3,500億美元用於小型企業貸款
  • 2,500億美元用於失業救濟金
  • 1,000億美元用於醫院(非經濟刺激,不計入下文最終數據)
  • 剩餘明細尚未完全公佈

英國:4,000億英鎊(8,195億澳幣)

  • 120億英鎊用於初步緩衝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
  • 3,500億英鎊用於向企業提供無息貸款
  • 200億英鎊用於向部分困難企業提供免稅福利
  • 175億英鎊工資補助,用於幫助企業代發職工工資,避免失業


從俏皮吹哨人到鬼蜮的黑影:新冠危機主謀一直就在身邊!

澳洲總理莫里森和財長福萊登寶格在堪培拉準備發表演講

澳洲:3,300億澳幣

  • 650萬低收入人群每人發放$750澳幣現金,共計176億澳幣(佔GDP總額0.9%)
  • 澳央行RBA降息25個基點至0.25%,並通過向商業銀行提供價值900億澳幣的流動性
  • 允許個人從養老金賬戶中取出$20,000澳幣以應對困難
  • 中小企業(SME)貸款保證(上限為50%)
  • 對退休人員、低收入人員以及遇到現金週轉困難的生意主提供無息流動資金貸款(共計$500億澳幣)
  • 對危機中營業額下降超過30%的企業提供工資補助,總價值1,300億澳幣


僅僅是三個國家用於應對經濟衰退和股市崩盤的開支就已經接近5萬億澳幣(3萬億美元),這其中還不包括醫院、醫療設備、醫務人員等各類其他費用,更不包括被病毒奪走的生命和拆散的家庭。

至於這筆天價賬單最終會是多少,在疫情結束前沒有人會知道。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如果把這些費用中的一小部分拿出來,每年投入到蓋茨擬定的“全球合作抗疫方案”中,那麼人類今天的處境將不至於如此窘迫。

5

觀眾中的黑影

在演講的最後,蓋茨說:“時間不等人,我們需要迅速行動。如果我們大家從今天開始籌劃,那麼我們將在下一次瘟疫爆發前做好準備。”

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蓋茨微笑著走下了講臺。

有人開玩笑說蓋茨太天真,他在臺上侃侃而談的時候,新冠病毒正躲在臺下記筆記。

也有人說,新冠病毒其實沒有做筆記,只是翹著二郎腿在臺下聽,因為反正人類聽了也什麼都不會做,怕什麼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Af6b_wyiwI&t=47s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ebola-death-toll-tops-5-000-steep-rise-in-sierra-leone-cases/

https://www.nytimes.com/2004/05/25/world/russian-scientist-dies-in-ebola-accident-at-former-weapons-lab.html

https://www.who.int/csr/disease/ebola/faq-ebola/zh/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86619/

https://www.cdc.gov/vhf/ebola/transmission/index.html

https://www.afr.com/policy/economy/bill-gates-advice-on-making-up-for-lost-time-on-coronavirus-20200401-p54fz0

https://www.thebalance.com/u-s-military-budget-components-challenges-growth-3306320

https://www.sipri.org/media/press-release/2019/world-military-expenditure-grows-18-trillion-2018

https://www.who.int/research-observatory/indicators/gerd_gdp/en/

https://www.ajmc.com/focus-of-the-week/report-us-medical-health-research-spending-on-the-rise-but-for-how-long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309297/worldwide-medtech-research-and-development-spending/

https://www.who.int/health_financing/documents/health-expenditure-report-2019.pdf?ua=1

https://www.afr.com/world/north-america/us-senate-poised-to-pass-us2-trillion-emergency-relief-bill-20200326-p54dzf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3-26/u-k-s-sunak-pledges-coronavirus-support-for-self-employ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