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國家一級文物

何尊國家一級文物,屬於第一批不得出國展出的文物,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

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現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周朝有個叫做何的貴族,為了紀念週成王興建了洛陽城鑄了這個青銅器,尊高38.8釐米,口徑28.8釐米,重14.6公斤。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何尊主要由銅、錫和鉛等金屬成分構成。何尊內底部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銘文,銘文中有“宅茲中國”字樣,大意是住在中國,古代的“中國”是指文明意義上的中心 ,和現在指代一個國家的意思相去甚遠,這也是“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何尊還是第一個出現“德”字的器物,證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國的理念。

何尊是一件偶然被發現的青銅器,由於此器內銘文中第一次出現連寫合用的“中國”二字,所以歷史意義非常重大。在今年初央視播出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便以《何以為尊,我有中國》為開頭片名。該紀錄片把中國一詞的沿革轉變交待清晰,由方寸間的銘文聯繫到中國現在的國土,那種和祖先的關聯以及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此外何尊原貌也同樣充滿了屬於中國的生命力。每一件國寶都是中華文明的沉澱,每一件重器都是華夏智慧的結晶,文物是我們最大的財富和寶藏。

何尊中的銘文“中國”也是現如今中國郵政標誌的靈感來源,這讓我不得不感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對何尊的一些瞭解,讓我更多地瞭解了中國的歷史文化。

何尊——國家一級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