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姜淑梅, 60歲學識字,75歲學寫作,76歲的這一年, 出版了第一本紀實散文集《亂時候,窮時候》,這本書加印了九次,銷量7萬多冊。80歲學畫畫,到了82歲,她已寫下近60萬字,畫了上百幅畫,出版了5本書。

“傳奇奶奶”姜淑梅用自己精彩的後半生,實現了從“文盲”到“網紅作家”的“逆襲”,讓人們從這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普通老人身上,看到了人生難以預測的潛能,以及歲月和時代給予她的饋贈。

姜淑梅大半輩子是個文盲,直到花甲開始看著戲曲頻道學字。識字多了,她看了山東老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蛙》,還有半本《紅高粱》。

看完之後姜淑梅說:這個我也能寫。

她這麼說了,而且也這麼做了。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這個時代總會淘汰那些原地踏步的人,因為不進則退;同樣時代會獎勵那些奮起直追的人,因為天道酬勤。

有想做的事情,無論從何時開始,都來得及,能不能把握住這份幸福,就要看你能不能把握住時光。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卻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

一、要嘗試開始,才會知道對錯

知乎上有人問:自己想學計算機編程,可是擔心已經是39歲的年紀了,還來不來得及?

高贊回答裡,有個人這樣說道:

如果你現在開始學,那麼再過一年,你是一個初級的編程人員;如果你現在還不開始學,那麼再過一年,你就是個什麼都不會的40歲的中年人。

栽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只要有夢想,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我曾經把這段話發在了網上,有人評論說這是毒雞湯;有人評論說俺今年68了,最近在學Python;也有人評論說這些只能當愛好,玩玩就好。

至於這是什麼,全因你的心境而定。

有些人,因為這些話,會去思考,會去嘗試,會去改變,那麼喝下這碗毒雞湯反而是成就了自己。

有機會時,我們何不試一試呢?其實試錯的成本並不高,而錯過的成本非常高!

過去,你是誰,由時代決定。今天,你是誰,掌握在自己手裡。不要把那份遺憾留到十年後再來問自己,是否還來得及?

我們有時候太把自己當回事,有時候又把自己想的太過渺小,覺得自己比起那些牛人什麼也不是。

但所有的想象都不及一個開始,你的夢想,只有在你開始的那一刻,才有實現的可能。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二、只要有夢想,大器晚成又何妨?

摩西奶奶有一句名言:“有人總說已經晚了。實際上,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對於一個真正有所追求的人來說,生命的每個時期都是年輕的、及時的。”

摩西奶奶,她是20世紀聞名全球的風俗畫畫家,在美國可能是婦孺皆知的一個老太太。她從77歲才開始學畫畫,58歲時,她在自己家的壁爐遮板上留下了第一幅畫作,77歲時因關節炎,已經拿不了針線,才拿起畫筆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繪畫生涯。80歲時,她在紐約舉辦了個人畫展,引起轟動。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在此後20多年的繪畫生涯中,她共創作了1600多幅作品,成為美國最多產的原始畫家之一,到94歲時,她登上了美國《時代》週刊 、《生活》雜誌的封面,作品在MoMA展覽,被大都會博物館和白宮收藏,個人展覽從美國展到巴黎、倫敦。

摩西奶奶逝世之後,美國郵政特地為她發行郵票。

對於繪畫,摩西奶奶沒有動機,只有動力,在繪畫創作中,她常常廢寢忘食,並積極向比自己強的畫友請教學習。

摩西奶奶的畫撫慰人心,摩西奶奶的故事更是激勵了無數人。她的一生,證明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人生隨時可以重來”。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在美國,摩西奶奶是大器晚成的典範,更是當之無愧的偶像。

還有一位大器晚成的中國老人,他是重慶65歲的萬大爺,為了追逐兒時夢想,在60歲退休後重拾畫筆開始畫畫,5年時間,完成近百幅作品,他說:“我要在70歲之前辦畫展!”

很多人跟他說“畫畫是件很枯燥的事,你都這麼大歲數了,在家享清福不好嗎?”“人都老了,還瞎折騰啥?”……起初,萬大爺的想法並沒有得到親朋好友的認同,但在他看來,追逐夢想,60歲一點都不晚。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也許我們童年的時候有很多夢想,當個科學家,當個作家,當個老師,當個醫生等,當 童年的夢想逐漸模糊,生命的進程按部就班的前行,一晃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

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曾努力拼搏過,開始時我要和天一樣高,慢慢習慣的隨遇而安,最後的最後開始隨波逐流。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人生永遠沒有太早或太晚,有的只是有夢想,只要去努力了,總有一天,機遇會等著你的。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三、唯有積累,才能從容面對變化,

“除了收費,我什麼都不會,我把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收費了”相信大家對前段時間某收費站36歲大姐的話並不陌生。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行業出現了科技替換部分勞動力的情況,面對變化,面對原有奶酪的消失,我們該何去何從?

在面對變化時,如果我們無法摒棄舊觀念,無法跨越自身的障礙,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在看似穩定的工作裡耗費了太多時光,那麼迎接你的就將會是被這個時代無情的拋棄。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稻盛和夫曾經說:“所謂人生,歸根到底,就是一瞬間、一瞬間持續的積累。”

既然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就要及時止損,去解決。

既然我們惋惜著自己浪費的青春,那就要從現在開始,珍惜光陰。

既然我們過去沒有好好積累,那就要從下一刻開始,早點出發。

人生無奈,這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努力讓自己增值,才能順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才能不被這個社會淘汰。

只要有夢想,就要勇敢去追,萬一實現了呢?如果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從文盲到作家,傳奇奶奶姜淑梅說:想做的事,何時開始都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