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真的很富有

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真的很富有。你有很多的資源,只是對它們的認識可能還隔了張一捅就破的薄紙。

你可能不知道,其實你真的很富有

1、錢。是消費資源,也是生產資源。

人都有基本的生活需求,你可以當個月光族,把錢主要地當作是消費資源,用於追求華衣美食豪宅名車;也可以把錢更主要地當作是生產資源,用於投資。

投資給自己以增值自己的能力與智慧資源;或者投資到你相對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中去創造價值。

錢少錢多總能找到可以投資的渠道,用小錢開始投資,在投資中學會投資。就算全賠了,也還能重頭再來。

當你認可錢作為生產資源的屬性更重要:

你就有了更高遠的追求,適當降低一下生活品質方面的需求對你來說,就不再是那麼難以接受。

你可以慢一點買車、買奢侈品來充面子,因為你知道,把省下來的錢作為生產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以後你能更輕鬆地買到更好的。

這樣很快你就會有了第一桶金。雖然可能剛開始這個桶有點小,但它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小的推倒大的,大的推倒更大的,逐步地發展起來。

你也會逐步增強對投資風險的承受能力,慢慢把“怕輸”的想法改為“想贏”。

你不再害怕投資失敗,因為你知道,一次成功就可能都賺回來。

2、時間。是消費資源,也是生產資源。

人每天都有24小時,你可以把它主要當成消費資源,用於休閒娛樂享受;也可以把它當成生產資源,用於創造價值。

比如把時間投資給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資源;或者投入到你熟悉或者喜歡的領域中去創造價值。

顯然,你在某個領域花的時間越多,那你就更容易在這個領域取得成果。

當你認可時間作為生產資源的屬性更重要,你就會:

把時間用在用在有價值的事物上,而不是無聊地想盡辦法殺死時間;

在省時間還是省錢的考量上,也會慢慢有不一樣的側重。

3、專注。是消費資源,也是生產資源。

你可以把你注意力作為消費資源,用於休閒娛樂享受;也可以把它當成生產資源,用於創造價值。

專注,同時是時間資源的的要件。時間花進去,注意力卻飄乎不定,那只是對注意力和時間資源的浪費。

專注程度不同,相等時間內的效益可能相差極大。

公園裡下棋的老大爺,可能下棋一輩子也就是個臭棋簍子,幹不過專注學習一年半載的小朋友。

任何領域都會有若干個臺階,專注越深,上的臺階越高,你在這個領域裡就混得越好。

4、能力與智慧。是生產資源,也是閒置資源。

你可以把你的能力與智慧當成閒置資源,浪費你的才華;也可以把它作為生產資源,用於創造價值。

能力與智慧,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最值得信賴的資源。浪費太可惜了,把它儘可能地用起來吧。

更棒的是,它們是可以持續增值,沒有止境的。持續提升它們的價值,不要停止。

5、健康。是生活資源,也是生產資源。

健康的身心,不僅能讓你能更好的享受生活,也能讓你在工作和做事時象鐵人一樣積極樂觀、精力充沛,有續航能力、有效率、能忍更能打。

當你認可健康作為生產資源的屬性更重要,你就會:

更加重視維護自己的健康,你知道這是你幹事業最基本的本錢。

對負面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保持高度的警惕,你知道它們是你身心健康和創造價值的死敵。

與負能量的事物保持距離,不讓他們侵蝕到你的意志。


你看,你擁有這麼多的資源。它們足以讓富足充斥你的頭腦;讓從容撫慰你的神智。

不過還有一件事需要你做 —— 通過你反覆地認真思考後,真正從骨子裡理解“它們是生產資源”這個認識。

它們就象工廠的原材料、設備、工藝一樣,都是你的資源。

更重要的是,這五大方面的資源都是那種只要你想要,你就能擁有的。

現在,還有關鍵地一步,就是對資源的合理應用。

有三個原則:

1、以目標和結果為導向、樂於接受和付出。

你付出資源,是為了一個清晰明確地目標,所以你需要用一個結果來給自己一個交待。為此,你要樂於付出該付出的資源,也要樂於接收過程中絕對會出現的意外和麻煩。

這些意外和麻煩就像結滿果實的果園外面的圍牆一樣,把那些又想搶你的果子,又不想付出的人擋在外面。

2、靠規律,別靠運氣。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除了需要付出相應的資源,還要不斷地學習、試錯和總結,來找到它的規律。

3、在恐懼中繼續前行。

恐懼是常態,誰都會恐懼。

區別在於大多數人因恐懼而徹底放棄,讓投入的資源打了水漂;少部分人會在恐懼中繼續前行,他們知道,只有行動才能破除恐懼,才能讓每一分付出的資源,都能得到收穫。

要麼收穫價值,要麼收穫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