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仁波齊》: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岡仁波齊,這是一部需要一點耐心才能看完的電影。

整個故事平鋪直述得近乎有些單調,卻又真實得無以復加。

電影講述了在藏曆馬年,西藏腹地一個古老的村子裡,十一個普通的藏人,走過2500公里的朝聖之路,去往神山“岡仁波齊”的故事。其實這都算不得是一個故事,演員是普通的藏民,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華麗的妝容和服飾,沒有深不可解的臺詞,有的只是虔誠的眼神,一路叩拜,一路前進…


《岡仁波齊》: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他們平靜地面對一路的生、死、意外、成長,沒有跌宕,不曾起伏,如果一定要問為什麼,我想很多人都會說:信仰

其實,我們始終很難去理解藏人的信仰,並不懂得這樣一路近乎自虐式的朝拜為了什麼,也並不能從別人那幾萬幾萬個“長頭”中淨化自己的靈魂,一些文字,幾千轉發,多都是千篇一律的雞湯文,連導演張揚自己也不能免俗,將這些東西謂之為情懷。

我倒更願意理解成一種執念,一種初心。

01.我走了600公里,只為了來看你

《岡仁波齊》: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我走了600公里,只為了來看你

《一個人的朝聖》裡的哈羅德走了600多公里去看望病危的老友奎妮。

87天的孤獨旅程,一路堅持下來的原因是因為哈羅德一直記得出發時的信念,哦,我要去看老友奎妮,她在等著我,她一定還活著。所以說走就走吧,所以關節已經腫脹還是繼續走吧,所以鞋子爛掉了還是繼續走吧。

原以為故事的高潮會是兩位老友相見時的熱淚盈眶,但是看到朋友奎妮後,只是簡單交談了幾句便離開了。因為出發之前我就是想來看看你,我一直遵從著內心的想法,並且你還活著,我走到了,那就是好的。

孤獨的道路上,需要初心來堅定前行的信念,我是這麼想的,所以我這麼做了,並且一路堅持。


《岡仁波齊》: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02.人活著,總是需要一些執念

比如一定來自於愛情的婚姻, 比如沒有雜念的音樂,比如保持一顆純淨的心靈,比如守護一方紅色的土地,又比如跋山涉水去看一位老友,千里朝拜去祈求安康。都是因著心裡的執著的念想。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前幾天,他的母親突發疾病,兩天回家,將父母託付給妹妹照顧,留下錢,匆匆返程。

他曾是大山裡的孩子,父母舉全家之力將他供成村裡為數不多的名牌大學生。他一直希望憑自己的努力能在大城市立足,將父母接到城裡,頤養天年。如今事業小成,兒女雙全,卻因各種原因無法讓父母留在身邊。

看著母親佈滿皺紋的臉,他是否會問問自己,腳步一直在前進,可是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出發?

03.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有些人因為年齡,忘了本來是想要嫁給愛情的

有些人因為金錢,忘了本來是想要那份純粹的

有些人因為速度,忘了本來是是要走那條小路的

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岡仁波齊》:遵從內心,別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最後的片尾曲是朴樹的聲音《No Fear In My Heart》我的心中沒有恐懼,因為我遵從著內心的聲音,一直不忘了為什麼而出發。

我想沒有人比他更適合這句話,這部電影,這首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