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客流下降,他們用小程序找到了出路

店還是照常開,店內生意卻持續下降,這是實體零售普遍面臨的問題。

很多商家把這些都歸咎於網購,雖然網購是影響大家生意十分重要的一個環境變量,但是這卻是作為商家的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要想辦法去尋找一個答案:在門店和電商共存的消費環境下,什麼決定了消費者的行為?

店內客流下降,他們用小程序找到了出路

線上線下的面臨兩大阻力

在我們傳統的線下購物中,消費者面臨兩大阻力,位置阻力和搜索阻力。

位置阻力,即顧客能到達的店不一定能提供他需要的商品。

搜索阻力則是顧客為了瞭解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購買決策。

而這時電商的出現,減少了線下購物場景中的位置阻力和搜索阻力,這是其改變消費者行為的根源。(也許有人會反對說“電商的成功是因為低價殺入市場”,這裡我們暫時不討論價格因素,因為低價殺入市場是短暫的競爭策略,而非電商的根本優勢。

首先,有了電商,無論消費者身處何地,都能買到想要的商品。這對兩類人特別重要:一是本地商業不發達的消費者,比如偏遠農村,很多不好買的東西都可以靠電商解決了。二是小眾人群,在小城鎮,對某一小眾東西偏愛的人較少,商家不可能專門為了這些小眾的愛好去提供滿意的商品,但電商可以。電商的位置阻力小,他們甚至可以為全國甚至全球的小眾需求客戶提供商品。

店內客流下降,他們用小程序找到了出路

而電商減少了消費者的搜索阻力,消費者可以更輕鬆地去完成貨比三家、價比三家這一環節。

然而,電商也並非完美無缺,它克服了線下購物的阻力,過程中也形成了新的阻力。

在電商環境下,顧客從下單到貨物拿到手是需要等待的,這也算是以時間換空間。而等待時間越長,人們就越不能忍受。有人曾經做過一個實驗,相比花更多的錢縮短送貨時間(3天變為一天),人們更願意接受超時罰款(從3天變為5天可獲得賠償)。

當搜索阻力減少,人們還在以信息的數量去換取質量。比如在線下,你能很輕鬆地判斷兩件衣服哪件顯白、顯瘦、顯高、質量好,但在線上,你卻只能通過描述、評論和經驗去判斷。這就對人們選購造成了影響,我們經常看到評論中“跟想象的不一樣”,就說明了這一點。

零售店怎麼樣打破阻礙

那零售商們應該從哪個地方去突圍呢?那就是減少位搜索阻力和位置阻力!這樣就能留住消費者,留住利潤。

首先要考驗是選品能力,消費者想要的商品你都有。其次還要想怎麼讓附近的消費者知道你店裡是有他需要的商品?現在微信小程序來了,很多店家在小程序裡將自己店裡的商品展示出來,這樣顧客要找某樣商品,不需要出門就知道店裡有沒有。

店內客流下降,他們用小程序找到了出路

然後,門店要怎麼降低自己的位置阻力?零售店的位置是在哪裡,不能說換就換啊?店是固定的,商家卻是靈活的,有的顧客嫌遠,沒關係,我們可以選擇送貨上門,甚至提供快遞服務!

現代社會,誰能在消費者的決策的時候裡提供更多信息、更便捷的購買方式,誰的優勢就越大。尤其在一二線城市,人們更依賴線上的本地信息,沒有線上信息的門店,基本等於消失在消費者的視野中。

門店的差異化競爭

現在電商也在極力降低自身阻力,比如蘇寧國美大型零售商,在完成門店阻力改造後,就開始改造針對電商的物流阻力,推出“線上下單,線下取貨(配送)”,把物流等待幾乎降低到0。

部分實體店也開始反擊了,線上商城+免費送貨上門,也殺出了一條路。

也有很多門店在電商的體驗阻力上做文章。包括方太的料理廚房,無印良品的場景化陳列,餐飲、電玩、健身、唱吧等體驗式業態成了購物中心的新寵。

所以,表面看,是電商搶走了門店的客戶。實際上,是門店不想辦法去減少自己接觸客戶的阻力,自己放跑了客戶。

如果既沒有選品上的優勢,又在信息化的世界裡處於下風,被客戶拋棄何足為怪呢?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我們共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