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像共享單車一樣“燒錢”,結局卻大不同。

“一杯廉價的好咖啡”,對於一個誕生不到兩年的公司,18個月IPO上市,堪稱光速。瑞幸開店速度和數量,已超越星巴克,可瑞幸和星巴克壓根不在一個戰場上。瑞幸真正抓住的,是那些寫字樓裡996的年輕人。他們不需要星巴克提供的社交空間,也不追逐網紅店飲品,他們只需要瑞幸這樣瘋狂燒錢打折、送優惠券的廉價咖啡提神,而且門店隨處可見,方便獲取。

擊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像共享單車一樣“燒錢”,結局卻大不同。

瑞幸的創始團隊,把“燒錢”戰術,從共享單車、網約車,帶到了瑞幸後,“燒錢”的戰鬥開始,這一點,一些輿論認為,瑞幸在毫無章法的燒錢,將會是下一個ofo,但是瑞幸和瘋狂擴張而陷入僵局的共享單車ofo,不可同日而語。

“燒錢”門店

截至2019年底,瑞幸咖啡門店達4507家,累計交易用戶數超4000萬。這也意味著瑞幸咖啡完成了之前公佈2019年門店總數4500家的目標。瑞幸咖啡的門店已經超過星巴克,正式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大品牌。

根據招股書,瑞幸平均單店開店總成本為30.5萬元,其中前期裝修18.9萬,咖啡機等設備及原材料11.6萬。

擊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像共享單車一樣“燒錢”,結局卻大不同。

“燒錢”獲客

2019年第一季度,據公開資料顯示,新用戶補貼1.6億,運費補貼2.5億,廣告費用4.3億,三管齊下,瑞幸的獲客策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伴隨用戶規模迅速增長,邊際成本遞減,瑞幸綜合獲客成本由運營初期的103.5元/人,降至16.9元/人。

擊敗星巴克的瑞幸咖啡,像共享單車一樣“燒錢”,結局卻大不同。

關於 “虧損”,瑞幸咖啡“錢亞治高調錶述:“虧損符合我們的預期,通過補貼快速獲取客戶是我們的既定戰略,我們會持續補貼,堅持三年到五年。”

上市後,就將用“韭菜們”的錢來請白領喝咖啡,來維持瑞幸的幸運了,以期進一步瞭解寫字樓內喝咖啡的白領們,其口味習慣、價格趨向以及更多的大數據畫像。這些數據將可能達成更多的無限場景,其實就和當初共享單車的圖謀一致。可共享單車的數據夠多了,畫出來的像卻不靠譜。喝咖啡能讓畫像更立體嗎?似乎有點難

故事雖好,但如果貨不對板,總用一個看起來很美的成就去割“韭菜”,其未來,也就落到如今的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