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為啥叫臘月?

相信所有人小學時都學過一個順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這算起來冬是十一月,而臘是十二月。其他都是數字或者跟季節沾邊,為什麼十二月這麼特殊叫臘呢?

農曆十二月為啥叫臘月?

因為“臘”,本為古代歲終的祭名。據漢代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禮典》記載:“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也就是說每年的最後一個月,新舊年交接的時候,人們用祭祀來答謝祖先神明,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問題又來了,古代一年到頭那麼多祭祀活動,為什麼歲終的祭名是臘呢?

農曆十二月為啥叫臘月?

農曆十二月為啥叫臘月?

因為“臘”與“獵”通假,“獵祭”遂寫成了“臘祭”。說起“臘祭”的風俗還是起源於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下令制定曆法時,將冬末初春新舊交替的十二月稱為“臘月”,十二月初八日叫“臘日”。所以啊,臘月之名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