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總是有點壞習慣,典型的如咬手指。不少人在童年時期都有過咬手指的習慣,也少不了被家長訓斥和糾正。絕大多數人隨著長大,這個習慣糾正過來。但是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他們卻伴隨了一輩子,甚至影響到他們性格的養成,折射出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小時候愛"咬手指"的孩子

小美有一個女兒,長的玉雪可愛,嬌俏可人。但是小姑娘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習慣咬手指。久而久之,小姑娘的指甲滿是啃咬的痕跡。小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很快,小美又發現一個問題。自己的女兒特別安靜,面對生人時很容易害羞。同時但凡考試,孩子就會出現心裡崩潰,久而久之別說學習了,都厭學了。小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連忙帶孩子去看醫生。最後發現女兒居然有輕微的自閉症,抗壓能力低,非常容易敏感焦慮。醫生聽了小美的話,責怪小美髮現不及時,原來小孩子早早就通過"咬手指"向父母們透露了相關的信息。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為什麼孩子會咬手指?

咬手指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但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孩子都存在一個口欲期,通過口去滿足自己慾望的時期。

長期的咬手指不僅意味著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還意味著孩子的慾望無法通過其他渠道表達出來,難以滿足。這是需要家長注意的事情。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長期咬手指的孩子,性格會怎麼樣?

1、容易敏感焦慮

孩子長期咬手指意味著孩子始終處於一個焦慮、緊張的狀態中。對於孩子來說,"咬手指"是焦慮難以舒緩的體現。這樣的孩子,產生心理疾病的幾率也會增大,容易抑鬱、敏感焦慮。

2、存在表達溝通問題

無法緩解的焦慮情緒,意味著孩子在對外的表達和溝通上存在問題,不得不用咬手指的行為向外界傳遞訊息。對於某些孩子,這甚至可以成為某些疾病的前兆,比如自閉症。家長如果不及時干預和解決問題,很容易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同時幫助孩子舒緩緊張情緒。

1、定時進行身體檢查

"咬手指"有時可能是身體疾病的問題,所以家長髮現孩子長期咬手指,難以糾正後,可以嘗試帶孩子去檢查身體。養成定時檢查身體的習慣,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夠讓家長及時獲知孩子的身體情況。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2、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咬手指可能是存在表達上的困難,家長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去改善孩子的問題。比如鼓勵孩子多開口說話,多表達自己的情緒,又或者幫助孩子進行公開發言,或者一些街頭實驗。這些都有助於孩子提高表達能力。

3、舒緩孩子緊張情緒

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家長可以儘量讓孩子處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中,在傢俱和裝潢佈置上,採取暖色調,給孩子房間佈置得溫馨,在和孩子溝通時輕聲慢語等等。這些都助於緩解孩子內心的緊張和焦慮。

小時候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多半是這2種性格,心疼孩子

總的來說,孩子不經意間的一個小動作正折射著孩子的內心狀態。家長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應當定時檢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對孩子的問題及早干預和緩解。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