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路街道:建好臨時黨支部 織密織細“紅色網格”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石化路街道創新方式,在街道內成立臨時黨支部,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摸排、包保、社區防控和“地毯式清查”等工作,真正當好疫情防控“守門人”。

\u0015

石化路街道:建好臨時黨支部 織密織細“紅色網格”

分工合作,聯防聯控。2月9日,石化路街道綜合所有防疫卡點成立了3個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書記由社區黨委書記擔任,所有臨時黨支部懸掛黨旗,黨員幹部佩戴黨徽亮身份。同時臨時黨支部成立後,下設宣傳組、聯防組、清查組、包保組和支援服務組,各部門各司其責。由此,疫情防控中黨員有了組織,幹活不盲目,群眾有了主心骨,制度能遵守,對疫情防控有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合力攻堅,嚴防死守。臨時黨支部黨員分佈在各卡點,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卡點黨員和群眾志願者、保安通力合作,一邊查看《家庭物資採購出入通行證》或者《上班人員工作出入證》,一邊測量體溫,證件和體溫數據雙合格,可以通行。此項工作每天循環反覆、一氣呵成,雙方也達成默契,減少居民在門崗的逗留和聚集。

石化路街道:建好臨時黨支部 織密織細“紅色網格”

清倉見底,落地查人。“你家有幾口人,身份證號,電話號碼,有沒有返崗、返工、返學人員,有沒有發燒的....”正在挨戶登記的是天橋社區臨時黨支部黨員羅成文。現在全街道上下都在進行五個“清倉見底”行動,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天橋社區臨時黨支部組建4支黨員衝鋒隊包保1000戶居民,利用晚間時間逐一上門,登記信息,以最快速度得到準確信息。

為了加強溝通交流,各臨時黨支部建立了工作交流群,互通相關信息,為防控注意事項提供了方向。同時,便於雙方分享疫情防控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改進自身防控措施,做到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推動疫情防控成效最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