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地球人都會記住。雖然目前中國疫情基本控制下來,但還不知道全球疫情會怎樣發展?每天看著疫情數據和新聞,總是讓人不免有些焦慮不安和迷茫的。

宅家的特殊時期,能夠平靜心情又提升自己的方式,最好的自然是讀書。這期間讀了不少書,其中《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正合此時閱讀時機。

恰好之前又曝出,俞敏洪對全國中小學老師不愛讀書有“抨擊”之嫌,但讀過他的書都瞭解,俞敏洪老師百忙中做到了每天勤奮讀書,成績非常驚人,還常常推薦書目,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成書背景及價值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俞敏洪“寫給迷茫不安的年輕人”,在2014年春出版,這本書記錄的軌跡截止到2013年。當然,俞敏洪的著作還多。

俞敏洪老師每天忙完一天的事務後,基本是半夜,仍然堅持寫一篇文章,或反思,或總結,或點滴心得進步,記錄著他和新東方教育一路成長曆程,然後就有了這本書。本書分為三大篇章“寫給自己”,“寫給年輕人”,“寫給生活”,細數50年心路歷程,創業風雨,不僅是給年輕人分享他對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就是對我們為人父母者也是很有啟迪裨益的,因為只有父母自身的不斷成長才能帶動孩子向上的追求和健康成長。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現在迷茫的不僅是年輕人,其實還有不少的中年人,所以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受眾很廣,值得重溫。

疫情期間,俞敏洪一邊忙網課一邊讀書,一邊仍然在公眾號每天堅持寫一篇“疫情日記”,相信以後他也會出版成集。而我也受此激勵,自己也堅持每天寫一點文字,希望能夠集腋成裘,集沙成塔

人生很多豐功偉績,偉人很多不朽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沒有量變,談何質變?

現在的浮躁都是想追求快速,捷徑,都只想幹大事而忽略日積月累的小事。

俞敏洪用不起眼的一個個行動,水滴石穿,很好詮釋了“一萬小時定律”。他的成功就是平民階層的榜樣。

吸引我的不僅是俞敏洪自身的艱難成長史,還有他的奮鬥精神。當然,以他故事為背景的電影《中國合夥人》也是非常精彩,更是助推了這本書的影響,感人之餘讓人深思,人生緊要處往往就只有那幾步,十字路口如何選擇,成就完全不同的人生軌跡。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名人推薦理由

17萬字心路歷程,50年風雨兼程,20載創業前行,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中讀出一點人生的痛苦,一點掙扎,一點不屈,一點頑強。

柳傳志的推薦語:

《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俞敏洪身上“永不言敗”精神的真實寫照,讀他的書,就像和他相處一樣,你總能感受到他的質樸和真誠,感受到一股強大的人格魅力。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柴靜則如是說:

俞敏洪得到的最多評價是“好人”,一個忍辱負重的勵志人物。但當《中國合夥人》電影以他為藍本,講述他的企業如何被美國人的傲慢激發,奮鬥上市時,他卻在採訪說明確說出教育企業上市的弊端,公開反對“在美國紐交所敲鐘才能被世界尊重”的理念,他說“一個人錯了就認,認真做事並有意義的企業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尊重”,這種態度可見他個性的另外一面。

豆瓣網友的評論是: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俞敏洪既傳統又很現代。傳統的是他的良知,現代的是他的思想

確實,閱讀俞敏洪的文字,如同和他面對面談心,平實的語言卻讓人銘心刻骨,帶給我們一種不屈向上的精神,隱忍堅韌的力量,衝擊心靈的感動,向上的張力,昂揚的態度,智慧的人生哲學,是一縷於絕望中看到希望的光亮。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俞言俞語,以點帶面的勵志乾貨

1,駱駝在沙漠在生存下來,靠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學業如此,事業如此,人生也如此。

2,變革自己,不要指望任何人,天下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能挽救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3,做一個有詩意的從容生活的人,享受平凡日子給自己帶來的美好。

4,一個人的成長有二個條件:要給予足夠的時間,生命的熱情永不熄滅。

5,無論你處於多麼卑微的狀態,只要你有了夢想,就能過上有尊嚴的生活。

6,我不是成東青,我是俞敏洪,電影很精彩,現實更殘酷。我不是傳奇人物,從來沒有當過冠軍。

7,做事就要跟著牛人跑,在變化的世界裡改變自己。

8,讀書只是做事的準備狀態,用努力贏得自尊,用能力創造財富。

9,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只做好一件事,選擇時不要猶豫,有限的精力只做最重要的事。

10,急事慢做,跑得快不如跑得久,把每一天當作一輩子來過,找到生命中的北極星。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領域解答指南

1,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麼?為什麼中國學生不快樂?

2,面向未來的教育:著重培養情商和逆商;分數之外,孩子還應具備的特質;

3,能否教出好孩子和父母的知識結構無關?孩子該承擔的責任?

4,離開校園後要隨身攜帶的5種能力?年輕人必備的生存智慧?

5,年輕人何時才能創業?

書中很多闡釋,圍繞三個方面的問題都有自己獨特又深刻的感悟見解,在此略略提及一二。


重溫俞敏洪《在絕望中尋找希望》,這個春天不再迷茫不安


結語

本書282頁,內容很豐富,既有給迷茫年輕人指引人生之路的;也有給為人父母的指導怎樣更好培養適應21世紀的優秀孩子;還有給陷入“中年危機”的人點撥導向,滿滿的雞湯滋養困燥的心靈在一地雞毛的生活中能夠抬起頭仰望星空,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辨識依稀的夢想和初心,治癒著迷茫困惑焦躁不安。

讀書,在絕望中真的能夠尋找到希望

願你 我在江湖風雨中掙扎,都能如願找到人生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