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思想,教育先鋒

當今世界,西方教育思想佔據主流地位,各種流派,各種學說也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了,而我們在學習西方教育思想、理念的同時不妨回過頭來看看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教育思想,以便我們融會貫通、推陳出新,建立更加適於我們自身的教育體系。

荀子,戰國末期又一集儒學思想之大成者,三任稷下學宮的領袖人物,批判的吸收當時諸子百家的觀點、學說,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尤其在教育思想上,對後世影響深遠,一篇《勸學》濃縮了荀子教育思想的精華,也可成為我們進行教育創新的理論標杆。

荀子思想,教育先鋒

尊師重道不能丟,師生平等有方向。尊師重道是荀子所大力倡導的,將教師視為立國之根本,重視教師的師德、師道、威信、尊嚴,也是我們當代社會所有人急需認識提高的,我們在不斷提高學生地位的同時,應該加以正確的引導,是人格的平等,表達自身觀念的平等,但絕不是學校中身份地位的平等,要充分注意師道尊嚴的不容褻瀆,這不僅利其師更利其生,更能充分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不做語言的巨人,要當踐行的先鋒。實踐重於理論,是荀子“知之不若行之”,這一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在我們教學實踐的具體工作當中,我們不能只單純的去做知識的“搬運工”,更應該讓學生在領悟理論知識的同時,到現實當中去發現知識,去感受知識。而在這一過程當中,老師要走出課本,走進生活,不能只做“語言的巨人”甘當“行動的矮子”,要勇於踐行,當實踐的先鋒者,讓學生在實踐當中發現、感受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提升學生的人文修養。

荀子思想,教育先鋒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絕非一日。荀子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學習就如同雕刻一樣,只要堅持不懈,金石也可以鏤空。“鍥而不捨”的精神是進學修德的有效途徑。所以,學生獲得知識技能,不取決於愚與敏,如果能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學有所成。同時,也再告訴我們作為身處教育一線的工作者,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要有金石可鏤的意志,我要有“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處之泰然,在工作中戒驕戒躁,精神專注,頭腦清醒,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知識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樣,教學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告訴我們知識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道德修養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而我們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獨立完整的生命個體,不可能一下做出巨大成果,需要我們點滴積累,逐步完成對學生知識儲備的提高,道德修養的提升,相信定會有桃李芬芳的春天。

荀子思想,教育先鋒

兩千年後的我們仍然在荀子的《勸學》篇中學習品味,探討兩千年前先哲們的教育思想,感受他們至今不衰的教育理念,相信經典永流傳,思想不停止,終能打造出我們自身獨特的教育新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