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別忘了帶孩子一起祭祖

轉眼又到了清明時節。

連日來陰雨的天氣,已經述說了我們對先人低沉而懷念的心情。

昨天接孩子回家,路上我告訴他:“明天爸爸要坐車回老家祭拜爺爺。”

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我接著說:“清明節祭拜先人是很重要的事情,不但要表示思念,更是一種家族的團聚,可以說是孝道的體現。”

他應道:“爸爸,那你為什麼不帶我一起回去?”

清明時節,別忘了帶孩子一起祭祖

我欣慰的道:“好,等你長大一點,爸爸帶你一起回去。”

在我看來,清明節是表示哀思的時節,也是播種孝道的時候。正如我對孩子所說的,等他大一點,要帶他回家一起祭祖。

小時候沒有深刻體會到清明節的含義,對杜牧那首著名詩作也沒有多少共鳴。但這幾年,每到了清明時分,往往又是陰雨綿綿,我的心頭總會縈繞著“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詩句,感慨真是寫盡了此刻的哀思之情。

小時不知清明雨,長大回鄉心清明。

清明時節,別忘了帶孩子一起祭祖

不忘過去,不忘祖輩父母恩情,所以我們才會年復一年的懷念他們。

這種情懷也要傳承給後代,讓他們同樣知道一切來之不易,記得來源,不忘來路。

祭祖的過程,其實也體現著我們傳統文化長幼有序、不忘恩情的孝道含義,比如誰除草、誰上漆、誰祭拜等等。

孩子如果一起參加了,這些會慢慢影響他們,印刻在他們的骨子裡。這就是傳承,這才能讓他們未來也遵守孝道。

有些父母也知道要讓孩子孝順,但不知道該怎麼教導孩子。其實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身教,而傳統節日讓孩子積極參與,就是身教中重要的一種,對他們的成長非常有好處。

清明時節,別忘了帶孩子一起祭祖

當然,當孩子才幾歲的時候,並不適合帶他們回鄉。因為他們還不瞭解死亡,同時可能會對清明節祭祖時哀沉的氣氛和祭祖的流程不理解,留下心理陰影。

所以,要等他們長大一些。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有意識的幫助他們理解生老病死的概念。

有的父母很為難,該怎麼向孩子解釋呢?

其實不用太刻意,當孩子遇到困惑的時候客觀但不深入的解釋即可,比如“孩子,我們每個人就像花草樹木一樣,都會經歷發芽、成長、凋零、歸土的過程。不過不用擔心,那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後的事情,爸爸媽媽會一直陪伴著你。”

或者給孩子看一些影片,也能從側面解開他們的心結,比如2017年的《尋夢環遊記》就很好,講述了親情傳遞的可貴,縱然斯人已逝,但這份懷念卻歷久彌貴。

當孩子某一天內心已經準備好了,他會主動提出來一起回家祭祖,那麼就是時機成熟了。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愛孩子,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銘記祖輩和父母的恩情。所以,清明時節,別忘了帶孩子一起祭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