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李彥宏無法拯救百度”?

為什麼說李彥宏無法拯救百度?這得從百度創業之初說起,2000年1月3日,北大資源賓館1417房,7個年輕人圍坐到了一起,召開了百度公司第一次全員大會。這7個人,後來被稱為“百度七劍客”。他們是李彥宏、徐勇、劉建國、雷鳴、王嘯、郭眈、崔珊珊。

一、百度從搜索技術支持轉為競價商業模式

百度最初的商業模式,是面向門戶網站,為他們提供底層的搜索技術支持。在李彥宏和劉建國的帶領下,他們很快就開發出了系統。

但是,銷售卻是一大難題。因為在那個時代,人們看門戶網站,和看報紙的習慣差不多,還沒有搜索的習慣。李彥宏和徐勇四處推銷,卻一單也賣不出去。

有產品卻沒市場,是很多技術導向型公司做不下去的最主要原因。百度一開始,就遇到這個難關。

最後,還是投資方半島基金幫忙促成了第一單生意。半島除了投百度外,還投了其他公司,其中一家叫硅谷動力。在半島撮合下,硅谷動力花8萬美元,購買百度一年的搜索服務。

在合作正式開始的第一天,李彥宏等人圍在後臺看效果。系統上線後,很快,有第一個用戶上來搜索了,他輸入了三個字:張朝陽;幾秒鐘後,又一個搜索請求進來:成人圖片。

中國互聯網一個新的時代,從這裡開始了。

為什麼說“李彥宏無法拯救百度”?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後面的生意就好談了,百度先後把搜狐、新浪、騰訊等都拿下了,並且得到第二輪融資1000萬美元。一個新成立的公司,在第一年就站穩了腳跟。

可是,就在此時,曾經無比繁榮的互聯網市場行情突變——美國互聯網概念股全線大跌,互聯網泡沫破裂了。

搜狐等地主家沒有了餘糧,靠服務它們為生的百度,境況可想而知。百度的生意,越來越慘淡,客戶拖欠款項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其中新浪公司,更是欠了一大筆錢,屢次催促都不支付。

百度眼看著活不下去了。李彥宏到處找市場、拉投資,急得生了一場大病,卻於事無補。

2001年8月的一天,百度召開董事會,病中的李彥宏滯留深圳,無法回總部,只能通過電話參加。

李彥宏在電話裡提出,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轉型。以後要做直接面對個人用戶的網站。

其他董事疑惑地問:那我們怎麼賺錢呢?

李彥宏緩緩吐出了四個字:競價排名。

我想,如果上天真的有靈,在李彥宏說出這四個字時,應該是電閃雷鳴,神哭鬼叫。

當李彥宏打造了一臺超級印鈔機的同時,他也在孕育一個邪惡的魔鬼。此後,百度的一切成功與一切罵名,皆起源於此。

在那場會議上,李彥宏的提議引起了董事會的激烈爭論,幾乎所有人都極力反對。

最初看到這個描述時,我曾以為他們是出於對道德律的敬畏和對邪惡的恐懼,但是當查遍所有可見的資料,我失望地發現,所有人的質疑,都是覺得這種商業模式並不成熟,不一定能帶來可觀的收益。

儘管其他人都反對,但李彥宏下定決心,非推不可。

劉韌的《李彥宏聰明》這樣描寫當時的情景:

徐勇反對李彥宏跳到前臺做搜索引擎,做競價排名。“我們這樣幹,肯定會影響搜索技術的銷售。”董事們支持徐勇:“Robin!我們當時投資可不是讓你做競價排名!”吵了3個小時,李彥宏怒了。“我不做了,大家也都別做了,把公司關閉了拉倒!”李彥宏猛地將手機朝桌上摔去。

李彥宏給所有人的印象,一貫是溫文爾雅,就連公開演講被人當頭淋水,都只是問一句“What’s your problem?”(你有什麼毛病?)這次會議上大發雷霆,是極其罕見的。

其他董事看到李彥宏破釜沉舟的堅定態度,不得不同意他做轉型。

當月,百度就推出了面對個人用戶的Beta版網頁。這個匆忙上馬的網頁,後來將在很多年之內成為中國網民最常用、最熟悉的頁面。

9月份,李彥宏在“鬥牛士”網站(Donews)發表了一篇文章,闡述了他的“搜索引擎三定律”。

李彥宏提出:

搜索引擎第一定律是相關性定律,即根據內容裡出現的關鍵詞頻率給出搜索結果。第二定律是人氣質量定律,即根據用戶對某一內容的感興趣程度給出搜索結果。第三定律是自信心定律,即根據誰出的錢多給出搜索結果。

其中最關鍵是第三定律。根據李彥宏的表述:

搜索結果的相關性排序,除了詞頻統計和超鏈分析之外,更注重的是競價拍賣。誰對自己的網站有信心,誰就排在前面。有信心的表現就是願意為這個排名付錢。

這個自信心定律,成了百度競價排名的理論基石。李彥宏可以說是這一定律的“原教旨主義者”,哪怕是魏則西事件出來之後,他仍然對該定律的價值深信不疑,毫不動搖。

這也是百度惡貫滿盈、千夫所指而毫無悔意的最根本原因——他們從價值觀的底層,就不覺得自己有錯。

“三定律”出爐兩週後,百度正式推出競價排名業務。

由於這是一個全新事物,企業客戶對這項業務充滿猶疑,而百度的推廣人員,也說不清楚這個業務對企業有什麼好處。所以剛開始的推廣,非常艱難。

2005年8月5日,百度以發行價的454%,成為上市公司,同時創下了美國曆史上外國公司上市日股票上漲的最高記錄,也是互聯網泡沫破裂以來納斯達克的最高上市漲幅。當天,百度的市值收盤於39.58億美元,李彥宏佔股22.9%,身價超過9億美元。百度內部也產生了一大批千萬和百萬富翁。

李彥宏宣稱,百度上市的成功,是中國的光榮,也是每位中國人的驕傲。百度上市也引起了輿論狂潮,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市場和中國IT產業得到世界認可的標誌。

李彥宏們不知道的是,那是百度最後的榮耀時刻。此後,李彥宏的同行者將越來越少,百度的路將越走越艱辛,名聲也將越來越臭。

(1)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發,一份公關公司的公關建議稿,把百度推上風口浪尖。文件顯示,公關公司建議三鹿奶粉花300萬買百度的服務,控制負面消息。

雖然百度對此進行了闢謠,稱接到了方案建議,但公司並沒有同意。可是,輿論風向已經形成,越來越多的負面新聞,將百度包圍。

11月,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連續兩天的報道,終於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風暴。

央視節目揭露,某用戶因身體不適,在百度網上搜索後,被誤導到排名首位的網頁,花了1萬多塊錢治療費。後來感覺不對,到大醫院去治療,結果發現根本沒病。

央視記者扮成客戶去和百度談生意,百度的人明目張膽地教記者如何作假,用PS的圖片過審,把虛假醫療廣告放到百度首頁。

只要用戶在百度搜腫瘤,百度就在最顯眼的位置,展示一個名為中國抗癌網的網站,其首頁推薦的白希和教授,具有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學首席專家、資深教授、中華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特邀教授等多個頭銜。

而這些被證明,全部都是招搖撞騙。

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百度這樣不要臉的行為,而深受其害。

這一波洶湧的輿論狂潮,讓百度陷入了成立以來最危險的時刻,股價一天之內下跌了25.2%,市值蒸發了15億美元。

李彥宏以內部郵件的方式,對央視的報道進行了回應。他說:

“11月15日和16日兩天,中央電視臺新聞30分欄目就百度競價排名搜索結果中存在的問題,競價排名銷售過程中存在管理漏洞等進行了連續報道。

這是近一段時間以來,廣大媒體、廣大網民對百度搜索體驗、商業運作和銷售運營等問題重點關注和集中探討的一次集中展現,將百度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全面的挖掘和呈現出來,對百度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傷害,也傷害了廣大的百度用戶和競價排名客戶的感情。我作為公司的CEO,在感到十分難過、痛心疾首的同時,也將承擔起全部的責任,與大家一起努力,共度難關。

……”

仔細閱讀這兩段話,分析一下主謂賓結構,你會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根據李彥宏的文字所表述的意思,傷害百度品牌形象和用戶感情的,不是百度的惡行,而是央視對惡行的揭露。

我曾聽說,日本人的“恥感”文化中,人們對於幹壞事本身,是沒有羞恥感的,讓他羞恥的,是幹了壞事被別人知道。

沒想到的是,李彥宏居然會用如此公開的方式,把這種令人噁心的意思,如此明白地表達出來。

李彥宏從小就是作文高手,他的作文常常被老師當成範文在臺上念,而且30歲時,他還出版過暢銷小說。按理說不會犯這種語法的錯誤。

所以這樣的表述,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在內部信的後面,李彥宏還說:

“今天我們面對的質疑和批評,是挑戰也是機遇,讓我們在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冷靜下來,深刻反思自己走過的道路,看清百度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和未來前進的方向。公司的成長都會經歷陣痛,互聯網的大幕才剛剛拉開,百度不僅要對自己越來越嚴格要求,同時也會在引領互聯網產業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古人說過,有錯能改,善莫大焉。我誠摯的期盼與親愛的同事們一起,用我們最大的努力,通過為用戶和客戶提供真實的信息和有效的服務,來實現我們的價值和百度的使命。”

從後面百度的發展情況來看,李彥宏這兩段承諾,完全是放屁。

百度除了開除被央視曝光的兩名員工,調整了銷售模式以外,沒有做出任何其他有效措施。虛假信息照樣在百度出現,網民照樣上當受騙。

而2010年穀歌退出中國市場,讓百度幾乎獨佔整個中國搜索市場。

(2)魏則西事件

2016年初,百度貼吧商業化,百度居然把很多以疾病命名的貼吧,賣給了莆田系醫院。這些貼吧本來是病友互相交流的平臺,結果現在由騙子擔任吧主,控制吧務,欺騙用戶。

2016年4月12日,21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在家中含恨去世。

此前,身患“滑膜肉瘤”的他,在百度上搜索相關疾病,被引導到“武警總隊北京第二醫院”。他沒想到的是,他從百度獲取的信息,是武警二院承包給一家莆田系醫院的科室,通過高額競價而推送給他的。

在花費了20多萬元,在這家醫院進行了長時間的無效治療後,魏則西還是沒能挽回他年輕的生命。

在去世之前兩個月,魏則西在知乎上回答了一條“你認為人性中最大的惡是什麼”的提問。其中描述:

“百度,當時根本不知道有多麼邪惡,醫學信息的競價排名,還有之前血友病吧的事情,應該都明白它是怎麼一個東西。

可當時不知道啊,在上面第一條就是某武警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DC,CIK,就是這些,說的特別好,我爸媽當時就和這家醫院聯繫,沒幾天就去北京了。”

這個回答,現在還留在知乎上,昭示給我們看,什麼是人性中最大的惡。

魏則西事件,引起了比08年那次更大的輿論風暴。畢竟,上次曝光的,只是謀財,而這一次的,則是害命。在生命面前,我們都無比警惕邪惡的幫兇。

由國家網信辦和國家工商總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對事件調查之後認為:

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競價排名結果客觀上對魏則西選擇就醫產生了影響,百度競價排名機制存在付費競價權重過高、商業推廣標識不清等問題,影響了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容易誤導網民,必須立即整改。

而令人心寒的是,百度自始至終不認為他們在魏則西事件中有什麼錯。他們辯解,那家醫院資質一應俱全,營銷並未誇大其辭。言下之意,在魏則西事件中,百度毫無過錯。

李彥宏本人,在兩個月後接受《財經》記者宋瑋訪談時說:

“央視危機更多是我們銷售體系管理上確實有漏洞,後來我們把漏洞堵掉了。這次魏則西事件,銷售體系沒有漏洞,和我們籤合同的是三甲醫院,它是完全合理合法地在做事情。”

大家看到沒有:央視那一次,李彥宏的總結,只是說銷售體系管理有問題;而魏則西這一次,李彥宏更是認為自己毫無問題。

當記者再追問,如果商業模式沒錯,那百度錯在哪裡?

李彥宏回答:應該說是對於客戶資質的審核也許應該更嚴格一些,像這次事件出了之後,我們基本上下掉了所有的軍警醫院。

記者問:但是即便這樣也無法保證以後不會有類似的事情再出現。

李彥宏說:也許我們未來還會出現危機,我們只能說是從每次危機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越做越好。

在這次採訪中,李彥宏再次強調了“搜索引擎三定律”。儘管這麼多負面事情發生,他似乎從來沒有考慮過,以“自信心定律”為理論基礎的競價排名,和價值觀、商業倫理的矛盾之處。

復旦大學的嚴鋒教授和著名作家六六,搜索外國大使館,結果都被誤導到騙子網站。六六甚至氣得大罵“狗ri的百度”、“狗ri的李彥宏”,還說:“李彥宏,你特麼是做搜索引擎還是騙子首領?作死的節奏。”

(3)充章子欣的父親事件

2019年7月,百度最新的一次噁心人,是在浙江小女孩章子欣被租客害死的悲劇事件後,冒充章子欣的父親,發佈動態消息稱:

“剛剛得知我的子欣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了天堂,這一輩子我們無緣繼續做父女,希望下輩子她還是我的女兒,讓我能繼續照顧她……”

沒有反思。

百度還有無數的惡行,但我實在已經無力列舉了。在查找百度資料時,看到種種其所作所為,我深刻理解了什麼叫“罄竹難書”。

我們也曾抱怨淘寶的假貨和騰訊的抄襲,但是這些比起百度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我認為,中國其他所有互聯網公司加起來,作的惡都比不上百度一家。

三、初始創業人陸續離職

早在2004年8月,兩名創始人之一的徐勇,就已經提出了辭職,12月,他正式離開。這時,百度IPO已經在緊鑼密鼓準備之中,而徐勇還是等不及。

不管是百度還是徐勇本人,都對徐勇離職的真實原因諱莫如深。徐勇的公開解釋是:

“我之所以會選擇現在離開百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部分原因是因為順從我始終無法停止下來的創業衝動,去繼續創新、創立新的事業。對一個創業者來說,百度五年由小到大走過了一個完整的創業輪迴,這也催促我快去選擇下一次機會。”

從這段話中,我們看不到徐勇的真實內心。不過,他的離職,在此前並非沒有跡象。

2001年,李彥宏要轉型做個人搜索時,徐勇是堅決反對的,但李彥宏還是做了。

2003年底,作為聯合創始人,並且得到李彥宏3:1配股承諾的徐勇,卻被清除出了百度的董事會。

2004年初,徐勇的權力被架空,擔任了一個名為CSO(首席戰略官)的虛職。這個職位和劉熾平進入騰訊時擔任的完全一樣,但是由於CEO的信任和放權程度不一樣,其內涵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在百度上市之時,徐勇是作為特邀嘉賓去觀摩的,而不是百度的一員。

如果說徐勇的離開是李彥宏有意排擠,那麼劉建國的離開,卻是李彥宏始料未及的。

在高盛的辦公室,李彥宏第一個電話就是打給劉建國,並和他一起在電話裡哭,可見他們的關係以及劉建國在百度的重要性。

劉建國在百度7年,一直擔任技術負責人,百度後來以技術強而知名,劉建國功不可沒。

百度上市後,劉建國擁有的0.9%的股份摺合1.1億美元,所以他已實現了財務自由。35歲放棄北大教職,投奔李彥宏,42歲成為億萬富翁, 這一步,他無疑走對了。

2006年底,在加入百度剛好7週年的時候,劉建國離開百度。他的離職原因,也沒有對外透露,只是說:

“我的骨子裡,終究是創業型的人……那種按部就班,沒有興奮感的日子,我不喜歡。”

在2017年參加貝爾的“越野千里”荒島求生挑戰節目時,李彥宏曾經向貝爾透露心聲說,他最困難的時候是2008年,兩位級別最高的管理人員,先後離開了他。其中一位就是CTO劉建國。

而另一位,就是李彥宏的最佳搭檔,CFO王湛生。

令人唏噓的是,王湛生不是離職,而是意外身亡。

2007年聖誕與新年假期,李彥宏和王湛生等四家人一起去海南旅遊。在某個小島游泳時,王湛生在風浪中發生意外,不幸溺亡。

王湛生的離去,對百度和李彥宏都是巨大打擊。他在公司深受愛戴,追悼會時,上千人前往送行。他在公司的辦公室,很長時間裡保持原樣,經常有人到裡面待一會,然後流著眼淚出來。

王湛生去世後,百度專門為他設立了一個一級域名Shawn.baidu.com,永久紀念他。

在10年後貝爾的節目中,本來一直都表現得堅強、樂觀的李彥宏,談到此事時,也黯然神傷。

不過,儘管在那種場合,李彥宏談的也不是感情,而是公司。他說:“我原來辛辛苦苦建立好的團隊,一下子沒有了,我又得重新去招一批。一個規模很大的公司,突然一下子只剩下你一個人在管理……”

2017年1月17日,事情迎來轉機。

陸奇是一個傳奇。他從復旦大學本碩畢業後,留校任教。某一天暴雨,陸老師被同事拉去聽一個講座。結果,陸奇犀利的提問,讓演講者大為讚賞。在瞭解過陸奇的研究成果後,這位圖靈獎(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埃德蒙·克拉克,邀請陸奇去自己任教的學校讀博。

就這樣,陸奇到了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成為李開復的師弟。

畢業後,陸奇先後在IBM、雅虎和微軟工作。在微軟時,陸奇做到了負責工程與應用部門的全球執行副總裁,位列微軟四大巨頭之一,領導著Office、Office 365、Skype、必應等諸多業務的研發,是大陸華人在美國科技行業的最高職位者。

陸奇技術能力、管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都非常強,而且工作還非常拼命,長期每天只睡4個小時,是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合作者。早在2008年,微軟CEO鮑爾默得到陸奇時,都欣喜若狂。如今又經過了微軟9年的歷練,李彥宏能將其攬入麾下,一時令業界對百度的未來非常看好。

陸奇也確實發揮了挽狂瀾於既倒的作用。他到了百度後,擔任總裁兼COO一職,權力比當初的王湛生還要大。在他的領導下,百度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陸奇裁掉了醫療事業部,整合智能駕駛事業群,成立AI技術平臺體系。更關鍵的是,他理清了公司的主航道,讓前一段如同無頭蒼蠅的百度,明確了發展的方向。

百度的業務發展,終於重回正軌,更重要的是,此前因價值觀困惑和發展路線不明而引起的士氣低迷狀況,得到了完全的扭轉。百度似乎又回到了十幾年前創業的激情時代。

陸奇的非凡業績,充分體現在了百度的股價上。在陸奇加入時,百度市值為610億美元,一年以後,這個數字上漲到接近千億。

一時之間,百度的前景,再次一片光明。

可是,一年半以後,百度突然宣佈,陸奇因為個人和家庭原因而辭去總裁和COO職位。

第二天,百度股價應聲下挫,一日之內跌去9.54%。三個交易日後,百度的股價已經跌掉了14%,市值蒸發了877億人民幣。陸奇的這次辭職,也因此被稱為“史上最貴辭職”。

陸奇履職百度的486天,百度股價經歷了冰火兩重天,這種過山車般的奇遇,充分證明了人才的重要性。

如同以往的歷次一樣,百度和陸奇都沒有透露離職的真實原因。坊間傳聞陸奇的改革動到了既得利益群體,因而被迫出走,但是百度和陸奇都沒有任何證實或闢謠。

陸奇在時,百度多次對外宣佈“All in AI”(全力投入人工智能)。但奇怪的是,陸奇走後,李彥宏接受採訪,卻說,我從未說過。

目前,百度市值已經下降到了407億美元,作為曾經的帶頭大哥,現在已經不到阿里的十分之一。

2019年5月,百度經歷了被媒體稱為“最難捱的一夜”,3個月內,5位高管閃電離職。

百度“鐵打的李彥宏,流水的高管”傳統,仍在繼續。

李彥宏很能發現人才,也很能招攬人才,但總是留不住人才。

--創業七劍客,除了曾經的崔珊珊出走7年後又迴歸,其餘的都已遠去。

(1)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

百度是PC時代的霸主。那時,人們上網,很少直接輸入域名,而是習慣地打開百度搜索再進入。

當互聯網信息都存在一個個的APP裡,而且這些APP都孤島化,不再開放給百度時,以搜索為生的百度,也就離死不遠了。

而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快手、抖音等,廣告收入也越來越多,這意味著,客戶分配給百度的廣告資源,也就越來越少。

自從移動互聯時代開啟以來,百度就已經陷入苦苦掙扎。

(2)無效的自救及人才的流失

百度採取了很多辦法來自救。但是,幾乎都不成功。

為了加快現有產品的變現,把貼吧商業化,結果搞出“血友病吧”等事件。

為了做內容,搞出了百家號,並用搜索為百家號導流,結果百家號的內容奇差無比,百度搜索出的結果也是慘不忍睹,反而進一步促使用戶加速拋棄百度。年初的一篇《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文章,就引起了大家的強烈共鳴。

百度還做了電商、社交、外賣等,都沒有成功。其併購投資,也乏善可陳,我們幾乎說不出一個百度在移動互聯時代成功投資的案例。

在手機客戶端,百度似乎只有一個手機百度App和百度地圖,還拿得出手,但也面臨著今日頭條、微信、高德地圖等的激烈競爭。

但問題是,百度以搜索起家,沒有AI的人才。而作為技術引領的公司,人才對百度而言,是最重要的。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百度將很快像曾經風光的雅虎一樣,成為明日黃花。

人才流失,說的就是上面的【陸奇加入了百度】而一年半以後,陸奇因為個人和家庭原因而辭去總裁和COO職位。具體原因不得而知。

(3)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知名互聯網評論家洪波曾對《財經》記者說,百度錯在並未誕生與其體量和影響力相匹配的成熟的商業倫理。

這句話說到了根本。李彥宏一天不反思“搜索引擎三定律”和商業倫理之間的矛盾,百度就一天留不住人。

價值觀的困惑,導致百度的發展方向也不明朗。陸奇說要All in AI,李彥宏卻說我沒說過。陸奇的最終出走,會不會和這個分歧以及其所反映的價值觀分歧有關?

而一個發展方向不明的公司,有哪個頂級人才,能夠待得長久呢?

李彥宏還能再創輝煌嗎?他的無人駕駛和AI,能夠成功嗎?他還能招攬到業內頂尖的人才嗎?

我個人認為,很難!

因為這不是一個理性上的問題,癥結根源存在於李彥宏的內心。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李彥宏都不認為自己心中有賊,又如何去破呢?

李彥宏,如果救不了自己,那也終將救不了百度。

(提示:本文為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原作者:何加鹽、本文由於原文篇幅較長,由本人挑重點整理而成。如需轉載其他平臺,請備註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