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為什麼中國沒有武士?

日本武士本身不從事農業生產,專職練武,莊園主負責武士的生活,授予他們專門供養的土地,因此武士們只負責被自己的效忠的莊園主賣命,並不效忠天皇,甚至也不效忠僱傭他們的貴族,只聽命於直接領導自己的上級武士,而這些以莊園主、領主為核心的武裝組織,則被稱為“武士團”。

這些“武士團”平時都是獨立的,屬於各自的莊園、寺院、組織,他們更多在意的斬殺對方的武士,以獲得榮譽、獎賞和土地,對於戰役本身的勝負則並不在武士個人的考慮之內。和中世紀的歐洲情況相似,裝備精良的騎馬武士逐漸成為戰場的主力,一支軍隊的核心人數也大幅減少,原先由成百上千農民組成的“軍團”被幾十名專職武士所取代。

因皇室無力供養全部皇室成員,只得將大批的皇族下放到各地的國衙充任官吏,他們很多也發展莊園主,進而成為武士。日本上層社會也分裂為以天皇、皇親、大貴族為代表的“公家”,和與“公家”相對的“武家”。

為什麼中國沒有武士?

因為“武士”從一開始,就有其從屬性質,他們首先經濟上附庸所屬的領主,而其本身原來就是領主的子侄、親屬、族人、奴僕,不像中國的武將,可以自由選擇服務對象,經濟上也是獨立的。正如周作人所說:“武士的行為,無論在小說戲劇裡如何壯麗,如何華麗,總掩蓋不住這一事實:武士是賣命的奴隸。”

負責管理莊園的武士也不是通過考試任命的,而是私人憑藉關係任命的,即負責保護莊園,從事作戰,還要管理莊園,所以都是文武兼修,沒有出現中國的文官集團。

不僅莊園有武士團,寺院也有自己的武士團。當時商品經濟不發達,各莊園之間都是小農經濟,自種自吃,逐漸形成封建割據,成為“獨立王國”。長期生活於地方的豪強和原來朝廷委派到地方的官員,他們沒有朝中官員的品級高,即便是武士團的頭領最多也就是六、七品,普通武士更是不像中國武官那樣擁有品級,他們是遊離在國家正式官僚體系之外的。

到11世紀中葉,日本三分之二的土地已經歸莊園主所有,擁有自由身的農民已經很少了,日本各地的權利逐漸落入豪門貴族、寺院和神社手裡,天皇及其朝廷逐漸被架空。

日本武士是怎樣興起的?為什麼中國沒有武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