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從翔安隧道出島

翔安新城便坐落在眼前

乾淨而寬闊的車道

兩旁行道樹鬱鬱蔥蔥

新建的樓盤大廈拔地而起

這裡,是翔安南部新城的起步點

浦園社區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今天,就帶大家到這個社區

去走走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浦園社區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浦園社區,隸屬於新店鎮,轄四個自然村:浦園、肖厝、林前、林厝,約有人口2600名,多李姓、林姓。浦園也是明洪武、萬曆年間,文進士監察御史四川僉事李容和文進士禮科都給事中李獻可的故里。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浦園村的歷史要追溯至宋朝末年,那時候,村民生活在漳州平和,村民李志甫組織了十多萬農民起義反元,後失敗逃到南靖油坑,最終定居浦園。彼時浦園有陳、李兩大姓氏,陳姓宗族後搬遷至現在的江頭片區,而李氏一族則留在翔安浦園至今。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李氏家廟

公元1403年,李氏七世祖李應祥渡海至金門縣古寧頭, 成為金門李氏開基始祖。後金門李氏很多人跑到了臺灣、東南亞等地發展。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李氏家廟內景

浦園前後出了不少名人。明朝後,李氏五世祖李容中了進士,是為明初同安縣的首位進士,後一直做到御史,據有關史書記載,李容任河南監察御史期間,因一身正氣,秉公辦案,鐵面無私,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愛戴。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李氏宗族另一名人是李獻可,他是明萬曆年間的名宦,是李氏族人的驕傲。據《明史》記載,明萬曆二十年(1592)正月,時任禮科都給事中,主要經手朝廷奏章的李獻可,聯合六科諸臣上疏奏本《上皇太子出閣講學疏》,被皇上視為忤旨,削職回鄉。崇禎皇帝登基後,李獻可雖已辭世,但得到朝廷平反,並贈嘉義大夫光祿寺卿(正三品銜),諡文忠,欽賜“忠諫流芳”匾額。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御賜李獻可碑記

李獻可一生中有不少感人的故事流芳於鄉里間,據說當年被革職回鄉後,李獻可得知金門古寧頭的李氏宗親不會養牡蠣,便親自到金門向宗親傳授養牡蠣技術,在他的幫助下,古寧頭的宗親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大大提高了生活水平。

廈門這個地方曾出過一代名臣!找個時間走起看看~


文忠祠

李氏宗族敬重李獻可,在李獻可的故居原址建了一座“文忠祠”,供後人祭祀。除了文忠祠,李氏宗祠也是浦園村的一座特色建築,有時間可以去走走哦。

—END—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