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商家想報復性消費,而我只想存錢!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吃火鍋?喝奶茶?看電影?始料未及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本是“剁手”旺季的春節假期熄了火,疫情結束後,這些壓抑許久的購買力會怎樣釋放呢?看了袋鼠君分享的文章,你會選擇及時行樂還是未雨綢繆呢??

疫情過後,商家想報復性消費,而我只想存錢!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沒有大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掉以輕心,但確實好消息一個接一個,不少省份已經陸續解除一級響應,各地開始積極推進復工搞經濟。

那麼我們可以提前討論: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

不管你想做什麼,不少商家和媒體已經開始合力鼓吹“報復性消費”了。

什麼是報復性消費?

嚴格來說,經典的經濟學理論中,並沒有“報復性消費”這個概念,只不過因為當年非典過後,推動消費恢復經濟,我們學會了這個詞,所以在探討此次疫情過後的市場,媒體和專家繼續使用這個概念。

報復性消費指的是,人們的消費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會有一段大的釋放和反彈。

如果你很有錢,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

不過我的觀點剛好相反,對大多數人來說:

你要報復性存錢,而非報復性消費。

01

“別再說疫情後報復性消費了

我已經被疫情前的過度消費報復了”

如果一直沒有收入,你的錢能支撐多久?

這是疫情爆發後一個熱議的話題。

為什麼?

一個很扎心的事實:

大多數年輕人並沒有多少存款。

對於三十多歲的人來說,可能經過七八年的職場打拼,有點存款,拿出十幾萬可能不成問題。

但對於剛畢業沒幾年的人來說,存錢太難了,我記得我剛畢業參加工作那幾年,身邊的同齡同事都存不下錢,在北京一個月賺七八千一萬多,但是一個月房租可能就要兩三千,吃飯也很貴,平時再買買衣服鞋子,社交再花一些,談戀愛的更別提,基本一個月夠花就不錯了,存什麼錢?

好不容易存點錢,想買個蘋果手機,一萬沒了,有的年輕人還要整整牙,矯正近視,這些花費更高了。存錢,想得美。

以前有個段子,說是段子,其實很寫實:

大城市賺的錢大城市花,一分別想帶回家。

而且更重要的是,現在很多工作的工資模式是:低底薪+高提成。

大白話就是,可能你月收入一萬五,但其中一萬是銷售提成或者業績獎金。

這意味著,疫情這兩個月,即使老闆還給你發薪,你也只能拿個很少的底薪。

所以,能不慌麼?

錢沒怎麼賺到,但以前欠下的債,樣樣不能落,信用卡,花唄,房貸,車貸,各種貸。


按照剛才說的工資模式,30多歲的人可能更慌。因為很多人到混到這裡,做個小主管或者項目負責人啥的,更依賴的是那部分彈性收入,而非底薪。


而這些三十多歲的人,可能都揹著沉重的房貸,靠底薪肯定沒得還,只能消耗自己的存款了。


但一個揹著房貸車貸的中年人,能有多少存款呢?


疫情過後,不少東西肯定漲價,有些已經漲了,水果蔬菜豬肉還能正常消費就不錯了,還奢望什麼報復性消費?


疫情過後,不少東西肯定漲價,有些已經漲了,水果蔬菜豬肉還能正常消費就不錯了,還奢望什麼報復性消費?


“別再說疫情後報復性消費了,我已經被疫情前的過度消費報復了”

很多人已經吃了疫情前過度消費的虧,沒有存款,於是去超市,看著土豆貴了、茄子貴了、白菜貴了,連買菜都要小心比較了,排骨都捨不得吃,沒底氣吃了,你說誰報復誰?


02


人生出現重大不確定性時想要有安全感,得三有有房、有車、有存款

微博上有個投票:

疫情過後,你會報復性消費麼?

我算了下各選項佔比,選擇會的人大概佔比:15.4%。你能看出什麼?大概遵循二八定律啊!


有錢人當然可以報復性消費啊,實際上別說疫情過後,疫情期間,我在朋友圈都看到有些有錢的朋友憋不住了,直接買票去國外旅行了,我們在家抗疫,有錢人也沒耽誤花錢。


錢賺了就是為了花的,就是為了提高消費檔次和生活水平的,沒錯對吧。

但別跟風啊,你是那20%的有錢人麼?


這幾天看到一個創業的朋友寫文章說,疫情之後,人們會有個重大心理變化,就是大部分人會選擇“及時行樂”,他已經計劃好疫情結束後的一個旅行項目了。


當你想給“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狠狠的投一票時:


問問自己的錢包願不願意投票。

再問問自己:房子買了沒?

疫情過後,商家想報復性消費,而我只想存錢!


前天,恆大房子打七五折上熱搜。

當然有人已經扒了,說這波營銷很給力,但實際都是套路。應了那句話,沒有老業主拉橫幅、砸售樓處,就說明沒啥打折。真相了。

不過,最悲催的是:就算真打折,打六折,你買得起麼?

最近好像聽到風聲,各種政策要鼓勵買房了,甚至說要降低首付。降低了,你買得起麼?

不得不說,這次疫情確實讓大家意識到了房子的重要性。

以前我們認為房子,租和買,一樣。


2017年,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裡有個詞叫:租購同權。真的一樣麼?真的同權麼?一次疫情現原形:

你會發現,有房者和租房者,還真不是一個階層,有的打工者為了復工買好票回到北京,準備為生產效力,發現自己花了錢租的房子,連門都進不去,找酒店都不好找。


你租的房子,有的平臺趁你不好搬家給你漲房租,你找誰哭去,沒得住,還要多交錢。


投資不奢望,炒房不奢望,但普通人生在這個社會,買一套自己住的房子還是很有必要的,自己的房子,關鍵時刻真的能給你安全感。

所以,別報復性消費了,報復性存錢買房吧,哪怕是個小兩居。


有專家也說了,疫情過後,房子消費會有很大升溫,為什麼呢?


第一,這段時間長期住在家裡,對住房體驗要求更高了;

第二,這段時間全家人擠在一起住,發現房子太小了;

第三,有人想,要是有兩套房子,隔離什麼的都可以更方便。

所以專家預計,破房子要換好房子,小房子要換大房子,一套的要再買一套。


但請問專家:現實呢?需求是有了,買不起咋整?


當然,還是有人換得起、買得起,畢竟還有20%的有錢人呢。

所以,我們更多的是問自己:我如何買得起?

再說車子。


以前很多人會說,有車沒車都一樣,坐地鐵不堵車,不香麼?打車還有專職司機,不用管停車,一年下來花得更少,不香麼?

這次疫情可能會改變一些人的想法。


還記得疫情爆發後,有一條廣泛傳播的專家建議麼?


復工上班儘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上班。

現實麼?步行,要是在北京,不少人騎到公司該吃午飯了吧!騎行,ofo的押金倒是還沒給我退,疫情過後,老闆為了補業績報復性消費你,讓你加班到11點,你再騎個自行車回家?


沒轍的,還是得戴著口罩擠地鐵公交。

疫情過後,商家想報復性消費,而我只想存錢!


這時候知道有輛車的好處了吧。

不說疫情結束後,疫情期間,出門買東西自己開車還是很有安全感的,打車都害怕。現在部分滴滴加了防護隔膜,把前排和後排釘個塑料布。

疫情過後,商家想報復性消費,而我只想存錢!


但這種設計肯定是保護司機的啊,乘客不都坐後排麼。所以有車還是能買到安全感的。


當然疫情結束長期看,也無大礙。

但這次終歸還是提醒我們,不確定來臨時,有錢的還是更有優勢。如果有條件,買一輛自己的車沒毛病。

錢買不到生命,買不到幸福,買不到愛,但是一個扎心的事實就是,錢總是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讓你買到。

很多時候有一筆存款,的確能給你安全感。我相信很有錢的人,至少不用為了更快復工冒一些風險,也不用焦慮沒有收入還能撐多久,他們唯一需要關心的就是,保證安全,等疫情結束。


但沒錢的人,除了自己的安全,不得不多一些擔憂。所以,最初有很多打工者、個體戶冒著風險開工,或者在網上發聲被罵後,有個自媒體人寫了文章說得很好,你沒窮過,你不知道他們急什麼。


所以,疫情結束後,努力給自己存點錢吧,讓你的人生提高一下抗風險能力。


用5分鐘帶你瞭解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