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標準方法看穿一個基金經理能力?

如何用標準方法看穿一個基金經理能力?

一、收益率

衡量基金收益率(fund yield rate)最重要的指標是基金投資收益率,即基金證券投資實際收益與投資成本的比率。投資收益率的值越高,則基金證券的收益能力越強。如果基金證券的購買與贖回要繳納手續費,則計算時應考慮手續費因素。

收益=當日基金淨值×基金份額×(1-贖回費率)-申購金額現金分紅

收益率=收益/申購金額×100%

以某隻基金為例:2016年12月20日單位淨值為0.859元,假設你投資10000份,持有12個月後贖回,現金分紅為0,2017年12月20日最新淨值1.172元,贖回費率0.5%,假設不考慮管理費。

你的投資收益:

=1.172元*10000份*(1-0.5%)-0.859*10000份

=3071.4元

你的投資收益率:

=3071.4/(0.859*10000)

≈35.76%

二、業績比較基準

簡單的說就是為基金設定一個想要達到又有可能達到的預期目標。

以某隻基金為例,採用MSCI金龍淨總收益指數作為業績比較基準,MSCI 金龍指數是按照自由流通市值調整方法編制的跟蹤大中華區域內可投資股票的全球性投資指數。在MSCI 金龍指數的體系中,包括價格指數(Price Index)、總收益指數(Gross total return)和淨總收益指數(Net total return)。

MSCI金龍淨總收益指數走勢圖(五年):

2017年初點位154.01,12月20日收盤點位200.5點,指數增幅:30.19%

三、基金經理操盤能力

如何看穿一個基金經理能力

在我們科學地評判一個基金經理業績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白一個最重要的道理是:基金經理的業績回報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基金經理是否能夠創造超額回報——長期阿爾法

基金經理的短期業績波動率——短期波動率

投資者在挑選基金經理時遇到的最大困惑: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數據,我們很難斷定,該基金經理的業績回報是來自於他的阿爾法,還是波動率。

從多維度考察基金經理能力的標準應該是:

收益水平指標的選取——賺錢速度?

風險水平指標的選取——風險多少?

標準差:反映基金回報率的波動幅度(越小越好)

貝塔係數:衡量價格波動情況(牛市及上升階段越大越好,熊市及下跌階段越小越好)

另外還有夏普指標、R平方。

評價區間與樣本選取——樣本質量?

操盤實證分析結果(選股、風控、歷史業績)——乾的咋樣?

目前國內基金經理工作經驗(任職年限):

如何用標準方法看穿一個基金經理能力?


(更多理財乾貨,請關注利得基金APP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