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就是她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編者注】“不僅僅對海外華人疫情之下的生態,對普通美國百姓也報以感同身受之關注、關懷,記錄、思考。洛杉磯,唐人街走筆,給真正關心海外華人,特別是致力於促進中美相互瞭解的人……”。鄒天石,旅美中國畫家、雜文作者,在美國生活三十餘年,創作時評數千篇,散見於海外報章和國內網絡媒體。經授權——陸續發佈《美國封城記》短篇系列,此為之三。本篇創作於2020年4月1日。

美國封城記之四|我的就是她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天石之“海之聲”



1,熔斷、封城與太太

童新很早就來到了辦公室,其實這個辦公室就在他的好萊塢豪宅裡。紐約股市還沒有開,他昨晚一直睡不安寧,心裡想著就是亞洲股市行情。當他打開電腦屏幕,紐約股市的所有指標都展現眼前,通紅一片。

亞洲股市紅色代表上漲,紐約股市紅色卻代表下跌,童新已經習慣了,一看到紅色心裡就揪成一團。他迅速對比了亞洲股市和歐洲股市情況,心裡涼了一下,自言自語地說:“恐怕又要熔斷了。”

好萊塢也封城了,童新一直惦記著在上海的太太,可是電話裡不想多說。童太太最掛念的是在美國讀研的女兒童若男,這孩子剛剛入斯坦福大學讀英國文學,一口流利的英語給母親臉上添了不少光彩。

在童太太的朋友圈裡,那可是人人都有愛馬仕包包的一群,唯獨童若男是個奇蹟,與那些呆在美國英語培訓學校裡混的富二代相比,她簡直就是天才……


2,話題、女兒

童太太和童新也已經沒有多少話講,要講也都是圍繞著女兒當話題,她每天都把女兒在微信裡發的信息反覆讀幾遍,每隔一段時間就彙總一次,發給自己群裡的人看,瞧,我女兒參加了音樂演唱會,她大提琴拉的那麼好,連美國人都那麼欣賞她。

童若男這天早上一覺醒來,想起不用上課,於是繼續躺在床上,翻開枕頭邊上的一本時裝雜誌,對著搜索器喊道:“莫扎特圓舞曲,”馬上聽到一陣曼妙的圓舞曲傳來,那曲音和晨光融合到了一起。她忍不住從床上爬起來,甩掉身上的紅色睡衣,走到窗前,望向那霞光中的小鎮,跟著圓舞曲的節奏挪動起了腳步。

對於她來講,這個世界裡永遠都另有一個世界,那是一個童話世界,讓自己永遠不長大。有一次童若男看到中國的相親節目,竟然非常著迷,她喜歡中國女孩那種做作,那種公主病,被男生追捧著卻可以視而不見。

美國校園裡校花永遠都是金髮碧眼的白人,亞裔女孩往往處於一種種族取向的尷尬中,你知道白人把你當備胎,但卻不甘心給亞洲人當管家婆,最好還是當自己,如果你真的找到那個自己。


3,再熔斷、都會好起來

紐約股市果然再次熔斷了,童新已經不敢看自己的賬戶,甚至覺得這場血雨腥風和自己無關。他三十多年前在海南炒地皮開始了事業版圖,後來轉回上海老家當開發商,這幾年陸續把國內的資產轉移到了美國,只讓太太留守上海管著公司日常運作。

說來也奇怪,一般男人都是自己留在大陸打拼,讓孩子和太太呆在美國,童新卻努力在美國展開新業務,他知道國內的生意不能丟掉。美國的地產業務並不那麼順利,他去年買下的好萊塢一棟物業至今還在虧損,想籌集資金大裝修一下,可是又怕斷了現金流,恰逢國內封城,租金恐怕有損失,這對於他比股票損失更揪心。

童新移民美國經歷一番思想掙扎,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他身邊的朋友一批批地移民到外國,然後就不知所蹤了,即使再次遇到也很少談及國外的生活。他這代人經歷很獨特,八十年代大學生都是理想主義者,具有強烈的是非觀念,九十年代的創業者,具有強烈的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思想。

真正發跡的,是中國加入世貿之後的十年,中國經濟如雨後春筍,地產生意水漲船高,這些土生土長的生意人不知不覺把移民國外的那些人都甩到了深厚,可心裡卻很難接受這種現實,因為他們從小都仰視西方的美好,認定西方社會才是自己永恆的偶像。


尾聲:我的就是她的,一切都會好起來……

於是,童新還是選擇了移民,先是在美國購買了一個小建築公司,把國內的建築材料銷售到美國,自己變成了一個商業管理人才身份移民成功了。可是,他很快意識到自己進入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和自己原計劃格格不入,不像在國內樣樣都跟著政府計劃走,而是自己飄在一隻小船上。

每當童新想到這些,總是把女兒當作一種安慰:“我的就是她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微預告】下期為“美國封城記之五”:廣東餐館、買賣房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