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的流量生意

王思聰的流量生意

流量是一門生意。

記得在90年代那個娛樂閉塞的時代,不同於現在的小鮮肉當道,那時的流量明星,是郝海東、范志毅、高峰、李明這些綠茵場上的硬漢。甚至90年代的春晚上,他們都成為了相聲小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而這龐大流量的背後的生意經,自然不會被人錯過。

隨著90年代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飛速被打破,大量的機會開始湧現,各路需要流量來擴張事業的老闆們,自然而然就把目光聚集在萬眾矚目的足球之上。

而為了這些流量,那些在改革開放過程中跑馬圈地迅速崛起的大老闆們,自然願意一擲千金,傾盡全力。

譬如,創下了中國足球無數難以超越的王健林,就經常拎著裝有上百萬現金的皮箱到比賽場,“打贏了就拿全額,平了拿一半,輸了沒錢。進一個球追加10萬”。

也許,在這位未來中國首富的眼裡,沒有什麼是錢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再加錢。

而且除了現金之外,王健林還給球員們發過300克的黃金足球,以及大豪宅和奔馳豪車,而且,這些獎勵兌現的非常快,球員們踢完比賽休息一天歸隊後,房子或者車鑰匙就送到了他們的手上。

在那個足球巨星就是超級流量的時代,這位未來的中國首富愣是通過不計成本砸錢“買流量”,組成了一隻豪華的夢之隊。嗯,當年名帥塔瓦雷斯有句名言最能代表當時萬達的強大:“我丈母孃帶大連都是冠軍”。

而王健林鉅額投資的流量巨星們,自然也給王健林帶來了巨大的流量,憑藉著萬達的超級明星和國內國際賽場上的無敵戰績,王健林也成為了當時最知名的商人。

要知道,在那個互聯網還沒有興起,信譽還沒法調查的時代,知名度就是一種強力的信用背書。

哪怕最近那個燒水就能驅動汽車的項目,全國騙了一圈之後,還能在南陽拿到政府的土地和配套資金。可想而知20年前,擁有甲A無冕之王品牌的王健林,這位全國最知名的商人在二三線城市擴張時,地方政府在土地和銀行貸款問題上,會如何的積極配合。

所以呢,就像俗話說的,沒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大家都是趕上了歷史的進程。

而就在王健林正式退出中國足球,將球隊改名為實德的2000年,中國的流量生意也在悄然的轉型。

這一年,默默無名的臺灣演員徐熙媛(大S)出演了青春偶像劇《流星花園》,在劇中飾演“杉菜”一角,卻不曾想這部臺灣偶像劇迅速席捲整個華語圈。

而且這部開創了偶像劇先河的作品,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和利益,也使得華語娛樂圈正式進入了“偶像時代”。

隨後,在造星利益的驅動之下,年輕人的偶像也從《灌籃高手》、綠茵場上的硬漢們,變成了俊美容顏的奶油小生。

甚至,北京的少年們,還根據1991年的臺灣電視劇《京城四少》,將汪小菲、汪雨、王爍、王珂列為了當時的“京城四少”。

不過,如果你以為“京城四少”真的是什麼年輕才俊,恐怕就要瞎了眼。其實這些京城四少,本質玩的也是流量的生意,他們的出名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厲害。

汪小菲娶了大S,王珂娶了劉濤,王爍跟周迅拍拖,汪雨身邊則有趙薇,所謂的“四少”,不過是在新的流量時代,被演藝圈的“四大花旦”推起來罷了。

尤其是像汪小菲和王珂這樣的,把婚禮搞的極盡奢華,明星雲集,媒體瘋狂報道,本質也是儘可能的利用老婆的流量,來給自己加流量,以期在資本市場上加槓桿,這個套路和臉盲的劉強東在京東上市募資前,大肆炒作奶茶的戀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呢,像王思聰這樣,靠著早年流量生意發家的“老錢”,自然是看不起這些同樣用流量發家的“新錢”,先是把汪小菲懟的顏面皆無,甚至還給奶茶章澤天起了個新外號“抹茶”.......

沒辦法,所謂的同行是冤家,大家都在心照不宣的玩流量生意,汪小菲借用大S炒作自己好切入商業地產,劉強東借用奶茶炒作自己好作大零售,本質是都是王思聰他爸做類似的生意,甚至投入還遠比王健林當年要低,王少爺看不慣也是正常。

而這位天才的流量專家王思聰,對比其父親,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從懟了“京城四少”之首的汪小菲,讓自己從默默無名變成婦孺皆知後,在這個明星流量的時代,王思聰開啟了瘋狂懟明星來獲取流量的模式

譬如,無論是對歌壇一姐的王菲的“無知迷信封建丟臉”,還是懟小品界泰山趙本山的“不值一提的農民”,甚至直指娛樂圈一姐范冰冰“沒有演技的花瓶”......

細數王思聰的懟人歷史,懟的都是各個領域的超級流量,這種不怕亂子大的行為,也讓王思聰有了“娛樂圈紀檢委員”的稱號。

而且,當年《趙氏孤兒》、《金陵十三釵》、《畫皮》、《一代宗師》、《小時代》、《一步之遙》,這些國內頂級大導演的製作上映時,王思聰總會把他們貶的一無是處,憑藉著巨大的爭議給自己賺取流量。

甚至中國田徑一哥劉翔結婚時,懟葛天“整容改變命運”,在阿里錦鯉之後就搞抽獎,以及王健林當選首富之後回覆“哦”,可以說,王思聰蹭熱點的水平,堪稱自媒體和娛樂圈的祖師爺。

而這每一次和明星的撕逼、掐架,炮轟熱門電影,甚至不停變換的女朋友,都為王思聰的網絡知名度提示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可以說王思聰幾乎不砸錢,就取得了他老爹當年瘋狂砸錢才獲得的全國知名度。

因此說起來,王思聰跟自己當年罵的汪小菲區別並不大,都是利用明星來賺取流量,只不過汪小菲做的是高端零售,王思聰搞的是菜市場批發。

而通過不斷炒作自己,拿到流量的王思聰,自然也會和其他募集流量的大佬一樣,利用流量匯聚資本,給自己加槓桿去投資項目。

只不過,隨著時代的變化,王家父子從在足球硬漢們身上不惜重金,變成了對直播軟妹子和遊戲選手身上揮金如土,但本質上,生意的方向都沒有錯,都是瞅準了大家腎上腺素。

而流量的生意背後的一本萬利,這也使得王思聰這種老玩家,對於所有入場的新玩家,都有著本能排斥。

譬如,最近那位花天價拍下巴菲特午餐,試圖炒作自己和虛擬貨幣來割韭菜的孫宇晨,就被王思聰罵“這不就是個傻”。

但是王思聰似乎忘記了,當年自己就是靠碰瓷兒出名的。

花了幾百萬美金買一頓飯就為了出名的孫宇晨,自然不會放過王思聰“送人頭”的機會,頻頻在微博上“碰瓷兒”微博第一流量的王思聰,拼老命抓住了這免費的流量來炒作自己。

嗯,搞的一貫恩怨分明的王思聰有苦說出不,只能強忍著不說話,以避免繼續給對方送流量。

其實呢,從當年的王健林到汪小菲,都是依靠流量,能夠從地方政府拿到更好的政策;從王思聰到孫宇晨,都是依靠流量,能夠從資本市場募集更多的資本。

兩代人的區別,不過是適應了時代的變化,而大家背後的邏輯都沒變,就是利用流量來加槓桿,做一本萬利的生意。

所以呢,王思聰怒噴割韭菜的孫宇晨,或許並不是什麼正義感,而是自古以來,"先富起來”的人往往都看不起那些"後富起來”的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