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有大惡

轉自四九巡城


小人有大惡

案例一

上中學的時候我有個同學,這小子平時好勇鬥狠,心眼子比較多。有一次跟我的另外一個同學在班級上發生了點口角,事情其實不大,同學之間發生點口角正常,一般正常的也就是不說話了,或者吵一架過後就完事了。可是他不行,他沒佔到便宜就是不算完。跟他吵架的同學家是農村的,那會農村生火做飯都是稻草,家家都有一個稻草垛,這稻草垛平時就在院子外面,做飯的時候抱一捆稻草到灶坑那點著了就生火了。這小子晚上等人家都睡著了,自己騎個自行車偷偷地跑到人家院子外面,把稻草垛給點著了,稻草多好燒啊,一會功夫一跺稻草燒得一點不剩。幸好那天沒啥風,要是有風就壞了,村子裡面的民房一間接一間的,要是燒著了,能把整個村子都燒了,而且他還是趕上大家都睡了的時候放火,整不好人都得死幾個。

他放完火跑的時候把我們學校的校徽給拉到現場了,本來稻草垛著火一般都是人為的,要麼是無意過失,要麼就是故意為之,發現了這個校徽,我那同學的家長就問我同學在學校跟沒跟其他同學犯口角,這同學就提到他倆吵架的事,第二天家長就找到學校去了。學校很重視,這種事情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非常嚴重的,把他找來一問,這小子死活不承認,後來問他校徽哪去了?這小子拿不出來,後來再加上學校保衛幹事一個勁的晃盪手裡的那根電警棍,他扛不住就招了。後來學校直接開除,爹媽怎麼說學校都沒給面子。就這樣,這傢伙初一就走上了社會,後來趕上我們這裡有接班,他父親沒到歲數退休了,他接了他爹的班,當了個採油工,90年代末期的時候,我們這裡偷油成風,他也沒有甘落於俗套,搭上了裡應外合的偷油大軍,順利的進了監獄,結結實實判了5年。出來以後混的也著實不咋地,關鍵是人品不行,這人你在社會上混,人品很重要,不見得如何高尚,但是至少你得有點讓大家認可的地方,可他是一點沒有。

案例二

這另外一件事是我上初三的時候發生的。初三的學生正是情竇初開的年紀,那會的學生上學晚,到初三基本都是16七歲的年紀,正是搞對象的好時候。我這個同學窮追隔壁班一個女生,每天上學跟著,放學尾隨,那女生家教挺嚴,學習不錯的,說啥也不答應。我這同學就起了歪心眼,那時候上晚自習要到八點半下課,下課以後就騎著個自行車回家了,他把那女生的自行車氣給放了,那女生只好推自行車回家,這情節跟沈騰演的電影《夏洛特煩惱》有點像,他跟這個女後面尾隨著,等到了僻靜地方,這小子衝上去了,拉著那女生就要圖謀不軌,那女生害怕就喊,正好有兩個大人路過,跑過來給他抓住了,他把那女生的背心都給薅出來了,女生嚇得嗷嗷哭。

倆大人給他送派出所了,雖然沒有什麼後果,派出所還是通知了學校跟他家長,這小子一下子就成名了,強姦犯這小名背了半輩子了,初中畢業招工都沒有單位要他,後來沒辦法,他們家拖關係給弄到外圍採油廠去了,可是我們這裡地盤雖然大,圈子不大,你要乾點啥磕磣事,跑不了。就這樣直到現在只要有人提起他,就一定會把他當年的事拿出來叨咕一番。


小人有大惡

舉了兩個例子,主要想說現在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事,這幾天有幾篇新聞報道了中學生打架圍毆同學致死的案子。這些年未成人犯罪的頻發,有些未成年人犯案的手段相當老到,有組織,有計劃,讓我們這些大人看了以後都感慨,這根本不像是十幾歲孩子的所作所為,倒像是具有多年犯罪經驗的老手。我們這個社會對未成年人犯罪沒有一套很好的應對措施,很多時候未成年人犯罪以後公安部門沒有一個非常好的處理辦法,讓案子變得更加難以處理,另外因為涉及到未成年人,公安部門在處理上採取了一些不合適的應對辦法,和稀泥,和事佬,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處理辦法起到了很壞的警示作用。也讓現在的孩子們看到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漏洞,讓這些具有犯罪意識的孩子變得無所顧忌。

未成年是否是犯罪免責的條件?這種事情我覺得不應該設量化標準,在年齡上看,如今的孩子早熟,成長速度很快,有些孩子十三四歲看著就已經很大了,另外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很便捷,孩子們的思想已經不再是設定標準以前的那個模式了,離異家庭的孩子,父母打工的留守孩子比較多,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對社會上一些不正常的現象缺乏必要的分辨能力,遇到事情的時候更加容易走極端。如何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心中有法,這是一個擺在目前社會的大問題,我們發展的速度很快,幾乎每天都在變化,可是在教育孩子上面進步卻非常小。

我們太注重學習了,已經忽略瞭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具有高情商的人,唯學歷,唯成績,好像只要學習好就一好百好,其實學習成績是智商的問題,如何教育孩子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遠比成績更加重要。如果說高學歷是你走上社會的敲門磚,那麼高情商就是你走上社會的鑰匙。是用磚頭砸門還是用鑰匙開門,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好好考慮一下。

如何在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問題上,尋找到一個好的辦法,這需要社會,家庭,政府,學校四位一體,共同努力,孩子是這個國家,這個世界的未來,在漫長的人生路上,成長期是關乎到一個人一輩子的關鍵時期,開什麼樣的花取決於種子,而能否開花取決於園丁如何精心的澆灌。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每一個父母都有責任思索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