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良縣人民醫院護士王麗的抗疫故事

誰也沒想到她有馳援武漢的勇氣和膽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陸良縣人民醫院護士王麗主動請戰,家屬為助她戰疫無憂,辭去工作,在家帶娃的故事令人感佩至深。

陆良县人民医院护士王丽的抗疫故事

王麗是陸良縣人民醫院口腔科的一名護士。今年33歲的王麗出生於玉溪市江川區前衛鎮,2006年從楚雄衛校畢業後到昆明腫瘤醫院實習,後來來到陸良同康醫院工作。

王麗有兩個子女,兒子今年8歲,女兒2歲半。因為平時工作忙,王麗很少有空回玉溪看望父母。因此,只有在每年春節,王麗才會回江川過年,和父母團聚。

2020年1月23日,醫院放假,王麗回到闊別已久的父母身邊。大年初一,王麗就接到醫院通知,叫大年初二趕緊回來上班。短暫的相聚又要別離,縱有千般不捨,醫者初心,使命在身,王麗一刻也不能耽誤。她又匆匆忙忙帶著孩子往陸良趕,因為大年初一陸良下了一場大雪,高速公路封路,無奈丈夫錢波開著車繞道從老公路顛簸了6個小時才到達陸良。

大年初二,王麗到縣醫院上班,剛走進護士站,一下子就感覺到寒氣逼人,同事們聚在一起不再像平時那樣聊過年趣事,不約而同地都要報名“參戰”。

1月28日,醫院接到要組建一線醫療志願防控隊的通知後,迅速召開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工作會議,40多人踴躍報名,一封封讓人淚目的“請戰書”滿載著錚錚誓言。王麗第一時間報了名。回家後,她興高采烈地告訴丈夫錢波:“我報名請戰要到武漢去!”錢波大吃一驚,他以為之前媳婦只是隨口說說,沒想到還當真了。畢竟去武漢很危險,何況孩子還小。但錢波非常清楚王麗的個性,她決定要做的事誰也攔不了。既然改變不了王麗的想法,倒不如支持她。

“工作丟了可以再找,她在前方上戰場,我在後方支援她!”這是錢波內心最真實的想法。為了全力支持妻子去武漢增援疫情防控,錢波把在活水鄉石槽河煤礦當駕駛員的工作辭了,專職在家照看兩個孩子。

有了丈夫的鼎力支持,王麗全身心投入到這次出征前的學習培訓中。2月16日,陸良縣第二批馳援湖北醫療隊便踏上征途。

陆良县人民医院护士王丽的抗疫故事

白衣執甲,悲壯動容。王麗發給丈夫錢波的一條微信,與其說是對丈夫的傾訴,實則是抗疫過程中的情景再現:3月7日,我剛進艙沒多久就感到特別不適,雖然不記得這是我第幾次進艙了,可從來沒像今天這麼難受,身體逐步發熱,頭一陣陣眩暈,感覺到脖子好像被什麼勒得緊緊的,呼吸都困難,低頭操作時水珠會從防護面罩的邊緣滴落下來,雙手被三層手套束縛著感覺手指都是麻木的,為了讓自己頭腦清晰些,我試著給自己調節,我站在窗子邊吹了一下風,用冷水洗了個手,同事們發現了我狀態不對,跟我說不舒服就先出去,可我內心非常矛盾,很想脫下防護服,可想到物資緊缺,防護服太貴了,不能浪費,只能告訴自己要堅持,堅持把手裡工作幹完。當時我非常恐懼,害怕進艙,但我決不能拖大家後腿,裡面還有很多病人需要我,我要儘快調節好情緒。那晚翻來覆去睡不著,後來跟姐妹們一起分析了原因,大家都說可能由於天氣漸熱,護目鏡壓得太緊,睡眠不好,才會出現這種症狀。難過的時候常常想哭,但我不能讓護目鏡花掉,我必須戰勝自己。接下來我開始讓自己在空餘時間儘量閉目休息,等我再次進艙時,我把之前的長袖衣服換成了短袖,進到艙裡感覺比上次好很多,也沒上次恐懼了。

王麗到武漢後分配到優撫方艙醫院,主要服務對象是高危病患者,他們當中大多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體質較弱,有時候一個護士一整天只能照顧一個病人。

有人說歲月靜好,那是白衣天使逆行出征的守護。在武漢的40天,她不僅牽掛孩子,更牽掛著年邁體弱的父母,一有空王麗就打電話向父母報平安。丈夫錢波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兩個孩子,既當父親又當母親,有時女兒想念媽媽,他就千方百計地哄女兒開心,直到女兒酣睡在他的臂彎裡。閒遐時,錢波無時不刻牽掛和思念妻子王麗,但他從來不會主動打電話給王麗,因為他深知自己妻子是在上戰場,身上肩負的擔子有多重多沉。

3月22日,雲南支援湖北的白衣天使凱旋而歸,在昆明隔離14天后即將回家,迎接這些英雄成為熱門話題,筆者同王麗視頻,稱讚她是英雄,她卻說:“我們只是做了一個醫者該做的事。”她說,與告別武漢時,當地群眾相送時的那一幕幕場景,是今生永遠難忘的記憶,這些流淌在歲月中的感動,鞭策著她一路砥礪前行。

4月7日,陸良12名支援湖北的白衣戰友即將抵達陸良,回到家鄉和親人的懷抱。卸下鎧甲,摘下護目鏡,她們比春天裡的百花還美麗。

許洪亮 李志瑤 陸康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