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到!”3月24日利濟派出所早點名會上,當值班領導喊出吳湧的名字時,全體民警、輔警齊聲回應。

人民,從未忘記;遺志,吾輩傳承。

3月22日下午,在武漢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關鍵時刻,已連續奮戰了60個晝夜的吳湧為特困居民送完生活保障物資回到派出所後,精疲力竭地順勢倒在寢室床上休息,就再也沒有起來……

吳湧是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利濟派出所社區民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尤其是1月23日離漢通道暫時關閉以來,吳湧和戰友們聞令即動,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賽跑。

轉運病患、社區封控、拉網排查、保供復產……在疫情防控的每個節點上,吳湧用整整60天的日夜堅守,換來了社區染病群眾的“零死亡”,實現了社區無疫情,用生命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戰“疫”答卷。

日前,湖北省人民政府評定武漢市公安局礄口區分局利濟派出所社區民警吳湧為烈士,省委、省政府追授吳湧“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湖北省公安廳、武漢市公安局作出向吳湧學習的決定,號召全省、全市廣大民警、輔警以吳湧為榜樣,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維護安全穩定工作。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生命的最後7天,你始終奔波在戰“疫”一線

“他哪天不是在社區忙得樂呵呵的,說他走了,誰信啊?!”3月22日深夜,記者在利濟派出所見到了匆匆趕來的共和社區黨委書記熊恆超,他佈滿血絲的眼睛裡噙著淚水。

“這段時間太累了。連我這個‘80後’都扛不住,何況老吳呢。”熊恆超比兼任共和社區黨委副書記的吳湧小14歲,“這一週,老吳一直馬不停蹄地忙碌著。”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吳湧的民警公示卡

3月16日處置突發精神病人員——轄區一名50多歲的婦女突發精神疾病,跑上18樓的露臺。接警趕到的吳湧好不容易將她勸離危險地帶。當時,武漢市精神病院二七分院住院區域還在消殺,當天無法接受住院。吳湧只好陪著她在門診看病、開藥,把她送回家時天已漆黑。

當天晚上,不放心的吳湧乾脆在物業公司的值班室值守,並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病患的女兒。他說:“發現情況不對就給我打電話,別管幾點,千萬別耽誤了。”

3月17日送精神病人住院——一大早,吳湧急匆匆地趕到社區,把該病人送去住院。

來到醫院,掛號、辦理入院手續、做核酸檢測,吳湧樓上樓下跑得冒汗。等一切手續辦完、病患順利入院,吳湧返回所裡時夜幕已降臨。

3月18日開展社區巡查——一大早,吳湧準時到達社區,給6名安保隊員、4名協管員開完晨會後,便帶著他們在社區分頭巡查,“街巷要仔細檢查,平臺上也要巡,尤其是出入口的隔離鐵皮。”

3月19日入戶發放愛心菜——社區收到政府下撥的300份愛心菜,吳湧和社區幹部一道挨家挨戶送。

共和社區的房子是老式商住兩用樓,小區裡只有3棟樓有電梯,其他全靠腿。送一次愛心菜,吳湧幾十個門棟挨個爬一遍,肩扛手拎愛心菜,一天忙下來腰痠腿疼。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3月20日入戶發放愛心魚——政府下發愛心魚,每條魚三四斤重,吳湧和社區幹部又為家家戶戶送上門。

3月21日檢查社區隔離——武漢下起了雨,吳湧抽空帶著安保隊員檢查社區的封控硬隔離擋板,並進行加固處理。

3月22日值守卡點——一大早,吳湧來到社區封控卡點值守,碰到幾個想出去的居民,他上前耐心地勸解。當天給居民送完物資後,吳湧返回所裡,就再也沒回到社區。

“疫情發生以來,他這樣週一至週日、夜晚連著白天循環工作是常態。”熊恆超說,“沒有想到,這竟是吳湧與我最後的並肩戰鬥。”

戰“疫”的60天裡,你是社區群眾的“主心骨”

“吳警官,這年可怎麼過啊?”

“老吳,給我們想想辦法吧。”

……

1月23日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消息傳開,吳湧負責的共和社區頓時議論紛紛。這裡是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核心區,武漢最大的玩具市場、塑料品市場、文具市場匯聚於此。來不及返鄉過年的商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對疫情的恐慌、對通道關閉的焦慮,迅速在社區瀰漫傳播開來。

這種境況史無前例,需要有人站出來,穩住局面、穩定民心。

“我不上,誰上?”戴上口罩,吳湧一頭扎進社區,靠紮實的工作,迅速平復了居民的恐慌情緒。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疫情發生之初,小區裡接二連三有人發燒、病倒。當時,武漢全市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床位緊張。求醫告急、床位告急,像一塊塊石頭壓在吳湧心上。

查訪病情,上門登記,聯繫醫院,協調社區,吳湧圍著社區整日連軸轉。

為了摸清底數、對接床位,吳湧迅速把社區幹部、網格員、協管員召集起來,談形勢、交任務,講方法、提要求,“大家一定要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看病到醫院,防控靠大家。”

他依託分局大數據平臺,迅速建立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微信群,充分發揮社區幹部、網格員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對有症狀人員每日詢問、閉環作業,實現日清日結。

共和社區1213戶5023人,吳湧帶領大家很快摸清底數,共有69名“四類人員”亟待救治、隔離。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疫情發生初期,病患轉運任務繁重。

2月9日,發熱多天的居民鄭某終於等到了醫院的床位。老人要強,堅持自己走,可邁不開腿、使不上勁。

曲下腿、弓下腰,吳湧上前把老人的手搭在自己肩上,頭挨著頭,攙著老人一步一步向前挪。挪到3樓平臺後,老人走不動了。旁邊的熊恆超搬過來一個輪椅,吳湧把老人扶上去,和大夥一道把他抬下樓,送上救護車。

“吳警官,明婆婆不願去集中隔離點,怎麼辦?”剛回警務室,吳湧又接到社區幹部的電話。60歲的明婆婆有咳嗽發熱症狀。按照“應收盡收”的規定,她必須送指定地點隔離治療。

“那裡的生活條件是不是不好啊?我會不會被其他人傳染呢?”明婆婆一肚子的疑惑。

“我去試試看。”吳湧主動請戰勸說,一樣被拒之門外。他靈機一動,打出“鄉情牌”,找到明婆婆戶籍所在地的村支書,側面溝通消除疑慮。

如今,明婆婆已康復出院。得知吳湧去世的消息,她淚流不止、愧疚不已,“當初,我真不該給他添麻煩啊。”

離漢通道關閉以來,吳湧連續60天奮戰在抗疫一線,接處報警11起、調處糾紛26起、轉運69名患病群眾,及時保障了641戶居民的物資供應。

“這60天,有他在,我們就安心;見到他,心裡就暖和和的。”熊恆超說,“他是我們公認的‘主心骨’。”

從警的光輝一生,你始終用忠誠踐行使命

31載歲月匆匆,忠誠寫進每個步履。4年特警、15年治安警、12年社區民警,吳湧入警以來一直戰鬥在基層一線。打擊犯罪、服務民生、化解矛盾、治理社區,他時時衝得上去、沉得下來,事事擔得了責、耐得起性。

“只要吳湧在,我們從不擔心起火災。”“只要吳湧在,小偷小摸總是繞道走。”“只要吳湧在,扯皮糾紛鬧矛盾,社區一一全消化。”連日來,漢正街地區千百居民和商戶深深緬懷這位平凡的英雄,追憶有他守護在身旁的平安幸福的日子。

處警辦案“零投訴”

在檢查站治安查緝、在派出所接處警,接觸的人員形形色色,面對的群眾各種各樣,對於一個一線民警來說,一年365天無一例投訴已屬不易,而吳湧做到了十數年“零投訴”。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吳湧辦公桌裡唯一的一張工作照

1989年8月,吳湧從武漢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被分配到最偏遠的城市道口——江夏廟山治安檢查站。那裡白天人煙稀少,夜晚黑燈瞎火,民警上勤還要打手電筒。時任教導員的邴建波清楚地記得,吳湧總是提前到崗,一上崗卯足了勁。

1990年5月11日下午,一輛長途車從東面駛來,分坐前後的幾名男子緊張的神情被吳湧瞬間捕捉到。他聯想到那段時間車上詐騙警情突出,當場將幾個人分開仔細盤查,幾支紅、藍鉛筆讓他發現了端倪,窮追不捨,那幾個騙子現場招架不住,交出了所騙的贓款1000元。吳湧一舉打掉一個外地流武漢的詐騙團伙。

“查案多,零投訴。吳湧調走後,我還幫他收了好幾封感謝信呢!“邴建波說。

1993年,因為工作出色,他被作為青年骨幹選調至武漢最繁華的利濟派出所。利濟所接警量很大,民警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寒冬酷暑,雷電風雪,做到有警必接,有難必幫,實屬不易。“吳湧做事不講條件。”副所長易永剛這樣評價。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這個警察很負責!”居民、商戶的意見簿變成了表揚簿。2004年夏天,漢正街連續發生拎包扒竊案件,商戶們主動為吳湧當起了治安信息員,為吳湧提供破案線索。不久,兩名犯罪嫌疑人落網,12起系列扒竊案水落石出。

15年巡警,吳湧接處各類報警、求助1.8萬餘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300餘名,零投訴這個紀錄一直保持至他離開治安巡邏隊。“高度的責任心、過硬的業務能力是他做到‘零投訴’的保障!”所長祝志超說。

矛盾升級“零發生”

連續12年無命案、無重大刑事案件,吳湧在漢正街這個人流、車流、物流最密集最繁華的地方實現了。居民們說,從來沒有一起糾紛、一個警情升級為重大刑事案件,真是一個奇蹟!其實,奇蹟背後是日積月累、年復一年的堅持,是吳湧對踐行“楓橋經驗”的執著。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一年365天,商戶、客戶、住戶的矛盾糾紛一件也不上交,吳警官是共和社區的大福星!”社區黨委收記熊恆超說。

海富商城裡是文體用品集散地,前來打貨的客戶不少。商城外有個停車場,曾屢屢因為費用問題與商家、客戶發生衝突。

“憑什麼收這麼多停車費?”一言不合,一輛小轎車的司機掄起拳頭就動粗。受了傷的管理員很委屈。一段時間,吳湧發現此類問題接二連三,不及時根除說不準哪天就有人更衝動甚至操傢伙了,刑事案件就不可避免。於是,他深入調查,原來停車場採取外包管理後,停車費超過了物價局核定的停車價格。

他主動找來業主方、停車場管理方,同時拿出整理得清清楚楚的法律法規,對照這些依據,心平氣和地與管理人員談話,曉以利害,勸導他們,在寸土寸金的漢正街即使手握資源也必須遵規守法。從此以後,這類糾紛很少出現。

社區裡有各類商戶近3000家,每個市場經營的商品大體相同,平時為相同商品售賣的差價容易起紛爭,哪怕降價一兩毛被認為互相殺價搶生意。一有苗頭,吳湧必定及早介入,好言相勸。由於商城裡的商戶基本固定,流動性不大,他善意地幫助大家保持冷靜、友好相處。長久下來,社區3個商城裡,形成友好和諧相處的新風尚。

夫妻扯皮、鄰里吵架……只要是社區裡的事,不論大小,不分份內份外,他第一時間處置,始終堅持矛盾不過夜。他用細心、耐心、愛心換居民的舒心、暖心、開心,他陽光、寬厚的笑容永遠留給人們溫暖。

整治隱患“零火災”

漢正街是全國有名的小商品市場,但種種原因,這裡高密度人流、物流以及不規範生產、生活方式形成火災隱患。在這裡當“片警”每天如坐“火山口”。

201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吳湧冒著嚴寒來到東富商城。

“末端水壓夠不夠,噴淋系統靈不靈,手動報警響不響”,他對消防栓、噴淋、報警器等消防設施親手試了一試。

“這個噴淋頭出不了水,趕緊換掉。”

商城裡140多家商戶的滅火器,他一一提起來核對日期,確保有效,當天檢查出的3處隱患被現場整改。

“年年如此,他每次都是這麼認真,從不走過場。”東富軍威塑料市場管理有限公司經理伍革在此工作多年,十分佩服吳湧的細緻和恆心,“12年來,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每個小隱患背後都可能是一起大事故,每個小疏忽背後都可能人命關天!”

在市場裡,一個冒著火星的菸頭可能帶來滅頂之災。吳湧下達死命令,但市場裡還是有人不自覺。吳湧組織市場管理員、物業保安常年堅持不間斷巡查。一次,有個居民在市場抽菸,他毫不客氣,當場糾正。誰料違法者仗著是老居民拒不改正。吳湧現場辦案將其行政拘留,儘管有人託人情,他也不為所動。

利濟派出所對6個社區、11個責任區實行分片分組考核,吳湧負責的警區每月考核都是小組第一。

“把人民群眾的安危看得比天大,卻從沒有豪言壯語,這就是我認識的吳湧。他把對人民群眾的關愛融入點點滴滴的行動,永遠不知疲倦地忙碌,直到生命最後一刻。社區居民非常敬重他。”社區書記熊恆超流著淚說。

留給母親的只有匆匆一面,你永遠是親人的驕傲

“媽,我大哥走了……”3月24日,伺候母親服下降壓藥後,解除隔離回到家的吳波對母親說。

“你別嚇我,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的……”一瞬間,74歲的母親愣住了。

吳波是吳湧的三弟,武漢市第四醫院醫生。疫情發生後,他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參加醫院抗疫突擊隊。直到吳湧去世第二天,他才結束隔離回家,沒能見到最後一面。

疫情發生以來,吳湧每天都要和獨居的母親通電話、報平安。

1月20日上午,吳湧正在走訪看望73歲的吳明中時,突然接到母親的電話。吳明中是位獨居的老人,患有腎病,需要透析,其子女在其他社區無法前來照顧。電話那頭的母親怕兒子擔心自己,連忙說自己沒事,讓吳湧安心工作。

其實,母親已連續發燒多天,當天呼吸困難加重,想讓兒子開車送她上醫院的。

掛斷電話後,老人強忍身體不適,花了近一個小時獨自來到醫院。由於病情嚴重,當天就被收治住院,第二天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症。

母親就醫的醫院就在利濟派出所對面,直線距離不到300米。雖然近在咫尺,吳湧卻不能探望。

2月中旬,母親病癒出院,單獨居家隔離。一直牽掛母親的吳湧,拎著老人喜歡吃的幾樣菜,抽空前往探望。老人擔心兒子被感染影響工作,堅決不讓他進門。吳湧只好將菜放在門口,含淚離開。那是吳湧留給母親的最後一面。

“吳湧!”“到!”武漢利濟派出所的點名讓人瞬間淚目……

▲吳湧執勤回所後,脫下的警帽和換下的毛衣,還有他準備帶回家的香蕉

吳湧去世當天的中午,還請同事幫忙團購了一些母親喜歡吃的蔬菜和水果,想等第二天中午給母親送去。可是,老人卻再也沒有盼來自己的兒子。

作者:王傳宗、李昌林、張錚、師二洋、楊槐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