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

女排精神不只是贏得冠軍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前夕,9月28日,2019年女排世界盃在日本大阪戰罷第十輪,中國女排以3∶0戰勝塞爾維亞隊,取得開賽以來的十連勝,提前一輪奪得本屆女排世界盃冠軍。

這也是中國女排第五次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第十次奪得女排世界三大賽冠軍(奧運會3次、世錦賽2次、世界盃5次),成為世界盃女子排球賽歷史上第一支五次奪取冠軍的隊伍。

十連勝!中國女排用又一個世界冠軍兌現了她們“升國旗、奏國歌”的誓言。一時間,各大媒體紛紛彈窗,朋友圈再度刷屏。

這樣的場景,多麼熟悉。同樣是大阪,1981年,中國女排從這裡開啟了五連冠的輝煌篇章。上世紀80年代,中國女排的比賽,每每是舉國關注、萬人空巷。今天再次感受這樣的氛圍,也再次為那個耳熟能詳的詞而熱血沸騰——“女排精神”。

什麼是女排精神?郎平曾說過,“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的搖搖晃晃,但依然堅持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人生不一定會贏,而是要努力去贏。”

前行的征程永遠都不會一帆風順,搖搖晃晃才是生活的真面貌。30多年間,中國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1990至2000年。古巴女排開啟八連冠王朝,中國女排進入下滑期。2009至2012年。核心隊員紛紛因傷病退役,中國女排進入青黃不接的尷尬期。彼時的中國女排,不因黯淡而迷失,永不言棄、為國爭光,刻進民族骨子裡的那股昂揚精氣神,讓“女排精神”更顯出其可貴。

郎平的這段話,不僅僅適用於女排,也不僅僅適用於賽場,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需要這種拼勁與韌勁。1981年女排奪得世界盃冠軍次日,人民日報曾刊發評論員文章《學習女排,振興中華》豪邁地寫道:“用中國女排的這種精神去搞現代化建設,何愁現代化不能實現?”女排奪冠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激發起一代代人滾燙的愛國熱情,聚合起全國人民擁護改革、投身改革、建設國家的磅礴合力。

有人問,現在提“女排精神”是不是過時了?其實,“女排精神”並不是空中樓閣,那些困境中的堅守與奮起、敢擔當的責任感、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不正是這個時代需要的力量嗎?

9月29日上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的論斷,何嘗不是為這種精神留下新的註腳。

共和國70年華誕在即,時代正打開一幅全新的圖景,中國女排又用新鮮出爐的世界盃冠軍為祖國獻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日禮物。面對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面對困難眾多的經濟新常態,我們依然要發揚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形成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劈波斬浪,一往無前!(文/東山虎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