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本文數據截圖來自財報說

有讀者問,在投資不同行業的股票時,是不是都必須先了解該行業的產業鏈及產品?如果是,有沒有什麼技巧?

答案是肯定的。

投資不能盲目,所以投資之前,我們當然要去了解公司的產品,以及所在行業的情況。

那麼要怎麼去了解呢?

我們是投資者,不是行業從事者,也不是財務專家。所以,其實並不需要對行業有多麼全面深入的瞭解,只要抓住一些關鍵的部分就行了。

我們總結了一些簡單可循的思路和方法,和你分享。

找到公司的主營業務

我們尋找的投資目標是白馬股,一定要找那種主營業務非常明確的公司。

一個公司可能賣很多產品,但它一定會有一種主營產品,大部分是實體產品,比如貴州茅臺是白酒,海康衛視是監視器,格力電器是空調。

如果公司的主營業務複雜,就很難看懂。

比如小米,原本小米的主營產品是手機,但是因為產品售價低,利潤很低,賺不了錢,所以它又去搞物聯網。

變成去投資一大堆商品,讓人家上來搭售,活生生把自己一個產品商做成渠道商,把自己的定位混淆了。

如果是渠道商,我們要考察渠道商的變現能力,但是小米渠道的獲利跟手機的獲利混在一起,我們就很難去評估,這時候可以選擇不碰。

瞭解產品的運營情況

找到公司的主營業務之後,我們就要去了解產品的運營情況如何,公司在行業的競爭力如何。

實體產品的運營情況,通過兩個指標就可以直觀地瞭解,就是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款項週轉天數。

存貨週轉天數是指公司從取得存貨開始,至消耗、銷售為止所經歷的天數。

存貨週轉天數這個數值越低越好,越低說明產品越暢銷,公司存貨週轉速度快,反映良好的銷售狀況。

應收款項週轉天數是指公司需要多長時間收回應收賬款。

應收款項週轉天數越少,說明應收款項變現的速度越快,資金被下游公司佔用的時間越短,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一個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力,可以通過這兩個指標與同行業的對比看出。

比如格力電器,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款項週轉天數都是同行最短的,說明它在空調行業競爭力很強。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空調行業存貨週轉天數排名 來自財報說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空調行業應收款項週轉天數排名 來自財報說

接下來,我們還要知道這兩個指標近幾年有什麼變化。

如果存貨週轉天數下降,說明它的營運效率有提升,做產品的東西速度變快了。

如果應收款項週轉天數下降,說明產品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因為產品好,別人是拿錢搶著來買的,這時公司就會更多地要求別人給現金,而不是開票。

格力電器的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款項週轉天數近幾年明顯下降,說明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議價能力都有顯著提升。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格力電器存貨週轉天數走勢圖 來自財報說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格力電器應收款項週轉天數走勢圖 來自財報說

淨利率和成長性

接下來,我們再看公司的淨利率和成長性,因為這些是和股價有關的。

淨利率可以體現公司稅後是否賺錢。

公司從銀行體系取得資金的成本通常都大於 2%,所以一家上市公司的淨利率至少要大於 2% 才值得投資。

當然,淨利率越高越好。

公司的成長性,可以通過多個重要的財務指標是否有提升來判斷。

財報說的成長性分析報告就把十幾個和成長相關的指標彙總起來,我們可以直觀地知道公司的成長性如何。

以格力電器為例,在個股頁面中,風險信號直接顯示了有幾條增長信號,幾條衰退信號。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格力電器成長性分析 來自財報說

如果綠色指標數量多,則表示公司正積極成長。若紅色指標數量多,則表示公司成長性堪憂,需要謹慎。

一隻股票能不能買,就看這 4 點

格力電器成長性分析 來自財報說

看公司最近的新聞

最後,我們去看看這家公司最近的新聞。

市場消息都是為了讓我們相信一些觀點,所以看消息的時候,不要被看漲看跌的觀點影響,而是要通過更多信息去分析。

比如看到茅臺從經銷商制改成直銷制,海底撈跟某個海鮮公司簽約,海康威視遭受實體清單,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這件事情有助於壓低存貨週轉天數或者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嗎?

因為公司賺錢,考量轉成現金的能力跟收回現金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轉成現金是指公司把產品給下游經銷商,但是轉成現金只是賬面上有收入,未必能收回現金,公司還要真的把錢收回來才行,這是收款能力。

公司的現金容易卡在收回現金這一步,所以當我們去考察不同產業的時候,一定得去考察它的現金是怎麼收回來的。

最後再劃一下重點

  • 找主營業務明確的公司,不明確的寧願不碰
  • 通過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款項週轉天數分析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 通過淨利率和成長性判斷公司未來發展
  • 分析新聞事件對存貨週轉天數和應收款項週轉天數的影響

今日話題

2020年,你看好A股的哪些行業?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互動~

往期精選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提到的企業僅為舉例所用,不具投資指導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