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當你的網店一直做不起來,你有沒有考慮過自己做不起來的問題是什麼?

具體的問題如下:

一、首先我們說鏈接問題:

1、沒有經過數據分析就隨意寫標題、或者抄襲爆款標題。這個是很嚴重的錯誤。不精準的關鍵詞或者競爭不過別人的關鍵詞會直接造成你的流量出現問題。

2、沒有經過數據分析、也沒有分析競爭對手,僅僅單純的我認為很好,就直接上架寶貝。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流量損失。

3、上架時間隨意,而且一次性大量上架很多產品,這樣會造成自己和自己競爭。我們應該定期上新,尤其是季節性因素大的類目,定期上新會有大量的流量扶持的,因為淘寶會認為你的店鋪是有活力的。

4、主圖沒有清晰的定位自己的產品及沒有清晰的賣點,主圖的製作脫離不開自己產品類目侷限性。這一點可以參照不同的類目尋求真正的主圖差異化。

5、因為移動端流量越來越大,主圖對於轉化率的影響越來越大,所以五張主圖一定要完整的描述寶貝不同的細節。

6、詳情頁千篇一律的抄襲,沒有創新、內容和產品不符、屬性詞填寫不全、賣點沒提煉出來等問題。這麼都會影響你產品的流量及轉化率。而且屬性詞填寫不全,你會少很多手機端的流量。

7、依然是剛才說的問題,因為手機端流量越來越大,所以詳情頁的製作一定要符合手機端的瀏覽習慣。那麼手機端是什麼瀏覽習慣呢?手機屏幕大小及瀏覽時間碎片化這兩點一定要注意。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8、雖然現在手機端流量越來越大,但是首頁的裝修依然是比較重要,這個畢竟是一個門面問題,所以首頁的裝修依然不能太對付。

9、上新之後產品的破零很重要,因為一個新品的數據情況決定著淘寶給你多大的流量扶持。簡單來說,你的數據越好,淘寶給你的流量越多。那麼產品如何破零呢?有老客戶的可以找老客戶。沒有老客戶的那就做個階梯優惠,也是效果很不錯的。

10、需要設置優惠券,買家99%都是貪小便宜的,什麼打折,滿減,送優惠券,都會引發他們購買慾。

11、好的關聯銷售是提高客單價的主要手段,同時也起到了帶動流量的作用。所以搭配套餐一定要做。

12、要及時觀察你產品的評價和追加評價,保持和客戶互動,及出現差評要去分析原因,及時做好應對。這方面需要客服的責任心及技巧都要到位。

二、下面我們說修改問題:

13、我們優化的頻率不要太頻繁,24小時之內不能超過2次。短時間內頻繁的修改,淘寶會認為你有換寶貝嫌疑,可能會被降權。

14、優化寶貝的標題不要點擊編輯寶貝修改,要用下圖的小筆頭修改。寶貝標題的優化每次不要改動太多的字數,每次別超過3個。修改標題前,先去生意參謀看自己的流量,千萬別動流量大、轉化率高的詞。

15、對於有流量的產品,如果需要更換主圖。先把需要換的主圖換到第二的位置,24小時候之後在換到第一,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被判定換寶貝。

16、產品價格不要頻繁變動,頻繁變動會導致降權。更不能修改一口價,修改一口價基本上都會降權。那麼價格變動如何修改呢?這個可以用第三方服務市場打折軟件,也可以用淘寶官方的。淘寶官方的路徑如下:賣家中心-營銷中心-會員關係管理-營銷工具-打折。

17、訂單價格不要輕易修改,這樣會影響店鋪的銷售額及權重的。大家可以用支付寶紅包。支付寶紅包的開通路徑如下:賣家中心-營銷中心-會員關係管理-權益工具-紅包。

18、每一個屬性詞也影響淘寶搜索引擎對你的判定,所以你的屬性詞一定要精準,如果你想要拿更多的流量,就一定要和你的客戶標籤高度一致。屬性詞都是上傳寶貝之前都確定好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一定不能修改,不然很有可能被淘寶判定違規,導致降權。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三、第三我們說店鋪方面:

19、DSR問題。DSR不僅僅能夠降低你的轉化率,而且這個指標還會影響你的店鋪權重及官方活動報名,進而影響你的店鋪內所有寶貝的流量。注意,是所有寶貝。所以我們一定要每天關注這個指標,如果連續一週降權,我們一定要去分析原因。

20、一定要定期來次店鋪活動。長期沒有活動,必然會導致一定的流量損失。

21、CRM的維護。眾所周知,一個健康的店鋪是新顧客和舊顧客組成的,所以對於會員的維護很重要。

22、售後問題。長期不退款,藐視客戶退換貨等行為會導致店鋪不達標,嚴重影響店鋪發展和活動報名。

23、不瞭解競爭對手,盲目作對比,導致運營方向嚴重錯誤。

四、最後說人的問題:

24、客服能力的提高。客服對產品是否瞭解、話術是否得體等都會影響你的轉化率。

25、執行力問題。店鋪的問題都找出來了,但遲遲不處理,這個等於沒有把問題找出來。

26、覺得電商平臺是清貨的地方,還不肯打折扣,做成價格虛高,要知道你是賣家很聰明,消費者比你更聰明。

27、做事以為可以一勞永逸,缺乏堅持。很多時候是把細節持續做好,如果有這麼一套運營秘籍,適合所有類目,直接就可以做好。

28、自己店鋪開不好總認為是市場問題,不從自己找原因。

以上的問題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那些年我們走過的“坑”——致新手賣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