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7

約公元前3800—前2000年

馬家窯文化彩陶十分發達,其紋樣以漩渦紋最具代表性。其大通上孫家墓地出土舞蹈紋彩陶盆,動作和形象生動而富於韻律美。其天水柴家坪遺址出土陶塑人面器,眼嘴鏤空;鴛鴦池遺址出土石雕人頭像,眼、鼻、口均用白色骨珠鑲嵌,極具想象力。

馬家窯文化樂都柳灣遺址所出彩陶器腹下部往往繪有抽象符號,式樣達百餘種之多。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舞蹈形彩陶盆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異形彩陶盆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四圓圈紋雙耳陶壺

8

約公元前3300—前2200年

良渚文化玉雕十分發達,出土珠、管、玦、璜、瑗、鐲、璧、琮、蟬等,品類之多,雕琢之精,為同時各文化所僅見。

良渚文化及其前身松澤文化,均有抽象刻畫符號發現。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神人紋玉琮王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十二節玉琮

9

約公元前2500—前1900年

山東龍山文化盛行蛋殼黑陶,玉雕工藝水平較高,器物及紋樣種類頗多。

冶鐧鑄造業出現。

發現打製石磬。

山東龍山文化城子崖等多處遺址發現抽象刻畫符號。

山東龍山文化丁公遺址發現刻字陶片。其字與現存文字屬於兩個不同的符號系統,故無從比較研究,有學者推測它們是一種已經消逝、或走入誤區的秘密文字,或行業文字,或刻畫遊戲。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城子崖陶文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丁公遺址陶文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龍山文化刻字


約公元前2000年

齊家文化出土大量銅器。

齊家文化火燒溝遺址出土20餘件魚形彩陶壎,能吹奏以宮、羽為調式主音的兩種四聲音階調式,標誌著音樂藝術已進人新的發展階段。

11

傳說時代(父系社會、英雄時代,與龍山文化的時間大體相當)

伏羲氏(太昊)以龍為圖騰,為龍師而龍名,東夷族之一,風姓。傳說伏羲作八卦;又獲景龍之瑞,始作龍書。按,凡傳言附會作某書者,以其並非信史,故僅錄其事,不為單列。下同

神農氏(一說即炎帝)發現草本藥物,教人治病。傳說其因嘉禾八穗,作穗書,以頒時令。

黃帝,姬姓,號軒轅氏,以云為圖騰,為雲師而云名。傳聞其史沮誦、倉頡始造文字,又因卿雲而作雲書。

炎帝,姜姓,號厲山氏,以火為圖騰,為火師而火名,世居岐陽,後徙中原,與黃帝為中華民族之共祖。

祝融氏,楚國始祖,能光融天下,或稱其為赤帝、火神。

帝嚳,高辛氏,以人紀事,傳說作仙人形書,車器衣服皆為之。

少昊,金天氏,東夷族,以鳥為圖騰,為鳥師而鳥名。傳說作鸞風書,文章衣服,取以為象。

堯,陶唐氏,有樂舞,創制八音樂器,定曆法,巫咸作醫。傳說帝堯因軒轅靈龜負圖,作龜書。按,先民以龜有靈異,取其甲占卜,商代施以文字刻辭,則甲骨文字初始之功能、性質,已不言自明。

舜,有虞氏,得堯禪位。命大禹治水,夔作樂。

禹,姒姓,治水有功,受舜禪讓而王。有神龜出於洛水,背有文字,禹取法以作書。禹治水,得四方納貢,鑄鼎像物,三代傳替,用以象徵王權。

12

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

啟承禹位,建立夏王朝,禪讓制結束,王位傳子自此為始。太康立,啟子,尋為有窮氏后羿所逐,失國。中康立,太康弟。後相立,中康子。少康立,相子;得多方之助,攻殺寒浞及其子澆、豷,史稱少康中興。帝予立,少康子。帝槐立,予子。帝芒立,槐子。帝洩立,芒子。帝不降立,洩子。帝扃立,不降弟。帝厪立,扃子。帝孔甲立,不降子。夏后氏漸衰。帝皋立,孔甲於。帝發立,皋子。帝桀立,發子,一說皋子、發弟。桀為湯所滅,死於鳴條。夏王朝自禹至桀,凡17君。

夏有學校。

二里頭文化發現近30種刻畫符號,其多半為抽象線條,少數形體類於甲骨文,而與原始的象形文宇有別。如果說文字是人類進人階級襯會以後的創造發明,但這些符號尚不足以證明這一點。

山東桓臺發現刻字卜骨,時間約在夏商之際,而以其字少且殘,目前還不能確認它們是與現存文字有直接淵源關係的原始文字。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綠松石鑲嵌銅牌飾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二里頭文化陶文

書法講堂||書法史(02):先秦·秦代

二里頭文化陶器上的刻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