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比特幣帶火了區塊鏈區概念,從央行到跳廣場舞的大媽都在研究區塊鏈的應用,只不過有的是湊熱鬧有的是深入探究罷了。

區塊鏈作為跨學科跨領域的行業也吸引了很多諾貝的得主的關注和支持,甚至投身這一場新的社會實踐中去。正如諾貝爾獎得主薩金特所說:區塊鏈技術潛力巨大!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諾貝爾獎獎牌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托馬斯·薩金特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


托馬斯·薩金特在去年的區塊鏈發展論壇中提到,區塊鏈是一項有巨大潛力的技術,但是力量目前尚無法預測。他認為比特幣的發展目前現在還不會對全球貨幣體系產生重大影響。

對於比特幣是否是泡沫問題?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比特幣


這個問題他認為:“從技術角度所有的貨幣都是泡沫,當一種資產交易價格高於其基礎價值就是泡沫,美元只不過是一張紙,其價值取決於你和我認為它具有價值。這麼說並不是批評美元,而只是一種觀察。”

薩金特強調,數字貨幣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缺點是需時刻預防盜取、偽造假冒的安全技術、在損害他人利益的基礎上獲得更多利益。而將區塊鏈應用於數字貨幣,可以保障貨幣體系安全,防止貨幣的盜取和偽造,還可以實現快速的長距離傳輸和交易。

“這種數字結構,能夠幫助我們建立互信,並創造互信。薩金特解釋道。這個方式真正實現了數據的同步,並保障數據在不同電腦之間實現信息同時共享與更新,共享的信息還可以通過分佈式記賬的方式進行記錄,通過它可以對產品的交易歷史進行追蹤和解讀。

區塊鏈的發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薩金特並不是個例,而區塊鏈技術也產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進步也是促進它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就在今年10月份,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爾文·羅斯(Alvin Roth)加入了科維網絡(Covee Network)。該公司計劃於2018年11月推出同名項目。羅斯說“當我第一次接觸加入時,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我是否只是一個裝飾品,或者我是否真的能做出貢獻。”他的獨特技能可以為項目帶來價值,Covee

正期待著擁抱博弈論。Cove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牛津大學的校友Marcel Dietsch說,諾貝爾獎獲得者對這些項目的興趣“表明區塊鏈行業正在成長。”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哈佛大學教授奧立佛·哈特(Oliver Hart)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奧立佛·哈特(Oliver Hart)加入Prysm集團,並擔任高級委員會顧問。早在區塊鏈受到廣泛關注之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Oliver Hart就已經開始

鑽研合約的奧秘。在自己的新職位上,Hart將負責審查Prysm Group團隊的激勵結構設計,以確保實現客戶所期望的結果。

Hart指出,“與許多經濟學家一樣,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抱有懷疑態度。我認為區塊鏈與比特幣應該被區分開來,而我的熱情只集中在區塊鏈這一邊。”儘管如此,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Myron Scholes仍於今年早些時候出任Saga基金會顧問,幫助其努力建立一種新的加密貨幣。

正如Hart那一代諾貝爾獎獲得者一樣,他的工作也愈發傾向於深奧難懂的純理論層面。然而,其研究的核心仍遵循一項簡單原則:在合約作者試圖將所有可能的意外事件寫入協議時,他們應該努力在共同開展業務之前找達成基本面上的共識。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區塊鏈應用場景


而區塊鏈之所以被如此看好,又是因為什麼呢?區塊鏈魅力在哪裡?

1. 數據不可篡改。在區塊鏈系統中,每個節點之間的權力和義務都是相同的,重要也就保證了得到結果的公平公正,即便收到了黑客攻擊,也很難被操控,因為沒有人願意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篡改全球超過半數的節點,這顯然是筆賠本買賣,所以說,區塊鏈數據的安全性極高。

2. 信任度高。數字經濟之父曾說過,區塊鏈是一臺創造信任的機器。這話一點不假,中心化的機構很容易讓人與人之間造成不信任,而區塊鏈沒有了中心化,反而可以讓人們之間互相協作,信任度倍增,讓詐騙類的事件不再發生。

3. 信息安全。在區塊鏈當中,每個人的信息都會被處於一個安全的位置,即便有人訪問到了我們的信息,也不會被更改,讓竊取行為成了徒勞。

雖然區塊鏈被大多數人所看好,但它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也將是一大隱患。

關於區塊鏈,3位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這樣說

1. 交易賬本公開。區塊鏈在公有鏈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一本賬本,如此一來,所有的交易數據都是公開透明的,如果你想知道某個人的賬戶,那麼就可以輕易查詢到,當然,如果他人想知道你的也是輕而易舉,隱私在這裡都是公開的。

2. 維護成本高。對於傳統的中心化數據庫來說,只要寫一次就可以了,但區塊鏈每次交易都要記錄,需要被寫入成千上萬次。同理,傳統數據庫只需檢驗一次數據,而區塊鏈需要檢驗成千上萬次。傳統數據庫傳輸一次數據即可,而區塊鏈需要傳輸成千上萬次。只要一來,區塊鏈的維護成本就極高,而且需要通過效用來證明。

3. 效率過低。每筆轉賬由於需要同步數據,因為需要很長的時間。當你向他人轉賬時,除了等待礦工記錄外,還要考慮到交易不受網絡傳輸影響等因素,如果想要快速轉賬,就要多付手續費。一般來說,區塊鏈的交易數據都是有延遲性的。

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的,雖然區塊鏈有各種各樣亟待解決的問題,但它的優點仍然是值得考量的,值得人們去認真研究和開發的,希望技術人員能夠在將來的技術發展中,把這些不足之處降到最低,決定區塊鏈的未來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市場的需求。

雖然如此,隨著這幾年區塊鏈行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著。區塊鏈大規模應用最先落地在金融行業,所以這些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也加入區塊鏈,一起探索區塊鏈這一場社會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