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偉大的科學家牛頓曾說:如果說我看的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句話一直被認為是他謙虛之言,但事實上,想要在巨人肩膀上看的遠,首先你得爬得上去。


這就像你有個學霸哥哥,每次考試都第一名,而你不論怎麼努力都沒辦法超過哥哥,父母的目光也總是在哥哥的身上。宋代詩人在唐代詩人面前便是這樣一個弟弟的形象,唐詩的輝煌是無法替代和超越的,因此,宋代詩人想要在唐詩的繁榮下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來實在有著不小的難度。

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比如宋人想要寫讚美西湖的詩,卻發現唐代寫西湖的詩已經很多了,唐代的劉禹錫就寫了《和西川李尚書漢州微月遊房太尉西湖》:

木落漢川夜,西湖懸玉鉤。

旌旗環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極想前事,神交如共遊。

瑤琴久已絕,松韻自悲秋

唐代許渾又寫了《潁州從事西湖亭宴餞》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離歌酒一杯。

城帶夕陽聞鼓角,寺臨秋水見樓臺。

蘭堂客散蟬猶噪,桂楫人稀鳥自來。

獨想徵車過鞏洛,此中霜菊繞潭開。

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唐代羅隱寫了《題磻溪垂釣圖》

呂望當年展廟謨,直鉤釣國更誰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須供使宅魚。

僅是白居易一人就寫了《西湖留別》、《杭州回舫》、《寄題餘杭郡樓兼呈裴使君》三首,因此想要再把西湖寫出花來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宋代也只有大文豪蘇軾寫了《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一句得以流傳下來,而鄉村田園題材更是如此。

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宋代大詩人陸游寫過一首《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其中“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總是被用來鼓勵走入困境的人們,但整首詩事實上描寫了鄉村生活的恬靜悠然,但你知道唐代寫鄉村的詩有多少麼?

白居易寫過《 村夜 》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崔道融寫過《 溪居即事 》

籬外誰家不繫船,春風吹入釣魚灣。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門去卻關。

司空曙寫過《 江村即事 》

釣罷歸來不繫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於鵠寫過《 巴女謠 》

杜甫寫過《 羌村 》

貫休寫過《 春晚書山家屋壁二首 》,這些還只是比較有名的詩,如果再加上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鄉村題材詩歌,簡直數不勝數。

宋朝的詩人太慘了,想寫出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怎麼就這麼難?


只要是會寫字的都可以寫文章,但不是所有寫出來的文章都有價值,唐代的詩歌實在太多,相比之下,宋代詩人想要寫出傑出的詩歌“難於上青天”,因此才會另闢蹊徑,開創了宋詞的繁榮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