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短,人生且長


清明日短,人生且長


清明,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鞦韆水,竹馬道,梨花微雨燕雙飛,清明又至,思念已起。滯留於天堂的親母與愛弟,隱隱的笑臉又會在夢中浮現,一份錐心之痛,卻不得不念起;一份深入骨髓的思念,卻不得不學著放下。

2020年4月4日正清明,特殊的日子,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完成對逝者的哀悼。是日,舉國同心,深切哀悼,面對心中的思念,我流淚了。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家和冢,不差一筆一劃,便是明滅之別;生和死,不分一草一木,已是陰陽之隔。

清明日短,人生且長


一簾春花幕,茶煙細楊落花風。“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明代《帝京景物略》記載了祭掃與郊遊並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拜者、酹者、哭者……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清明日且短,人生路尚且長,漫漫長路,走過冬天的哀傷,還應該有勇氣面對未來。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身在清明,心亦清明。清明日短,人生且長,不忘來時路,珍惜眼前景,方能心繫夢歸處,夢隨心而動。

清明日短,人生且長


生命只有如是前行,不必說給別人聽,那些痛得不能再痛的失去,總有一天你會笑著說出來,已逝不可追,未來猶可期。

在心裡點亮一盞明燈,祈願從此蔓延,惟願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