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西餐廳的新認知及在中國咖啡市場的可能性有多少

大家有沒有深入的去想過一個問題:人們為什麼要去咖啡館?工作、學習、寫作業、休息、寫小說、咖啡發燒友,whatever,咖啡館空間設計、產品線規劃、軟裝功能性設計等等,都要圍繞需求展開。在投資一家咖啡館的時候,有多少人真正清楚,你將提供服務的消費者,他們的核心需求到底是什麼呢?

咖啡西餐廳的新認知及在中國咖啡市場的可能性有多少

中國的咖啡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消費者的成熟度,還是競爭狀態都與前些年都很大的不同,前期的消費者分析,後期的優化調整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咖啡館的設計、產品線規劃、後期運營、新品研發都將毫無依據,憑空想象,咖啡館的失敗率自然就高。中國的咖啡市場是越來越好了,但是這是對於專業人士、品牌來說的,隨便試水的,很大可能會淪為犧牲品。

關於咖啡消費者需求分析,是筆者認為當下咖啡館運營必須要做的,也是很多咖啡館主必須要進行的思維轉變,以及運營的專業化提升,所以每次都會多多少少的說一下。同時上面所說的內容也是為了引出今天想跟大家聊的話題:就餐、果腹,這個需求可不可以成為中國咖啡消費者的需求,可能性有多大,咖啡新零售如此火熱的當下,咖啡西餐廳是否有未來?

咖啡西餐廳到底是什麼

它是咖啡館嗎?它是。它是西餐廳嗎?它也是。咖啡西餐廳中的咖啡館基因要多於西餐廳元素。

從空間設計風格來說,整體上的文化感受就是一個咖啡館,除此之外需要額外考慮的就是廚房問題,這個就要看你是否要提供牛排、意麵、披薩之類的熱餐,還是隻提供甜品與輕食類產品。還有一個非常核心的難點:咖啡西餐廳到底應該放多少桌椅合適?一方面既能使空間利用率達到最高,另一方面又不會讓消費者感到擁擠不舒服,甚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的消費者,都需要進行不同的考量,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咖啡西餐廳的桌椅絕對不會也不能像星巴克擺放的那麼少,因為桌椅太少一定會影響到餐類產品的點單率,坪效太低。這裡面涉及到運營問題,相對來說咖啡西餐廳類的連鎖品牌在這方面要比設計公司考慮的更周全,當然,也不乏一些行業大神在實用性設計方面也能考慮的十分周全。設計公司的設計思路往往遵循創意多一些,在實用性方面往往會差一些。

咖啡西餐廳的新認知及在中國咖啡市場的可能性有多少

再者就是餐的問題。咖啡館裡的提供的餐應該是什麼樣的?與西餐廳中的餐有什麼區別?

上面我們說到咖啡西餐廳的整體風格更偏向於咖啡館,提供的餐類產品也要做這樣的考慮。咖啡西餐廳內提供的西餐類產品與西餐廳中餐是統一類型的,但是在設計的時候要融合咖啡館的文化屬性與概念。

西餐廳給人的感覺特徵是嚴肅、禮儀化,高雅但也給人拘謹的感覺,這與咖啡館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咖啡館給人的應該是自有,舒服,自然的感覺,所以在設計咖啡館的西餐產品時可以不那麼死板,保障口感品質的前提下,做一些趣味創意是不錯的選擇。

無論是產品的外觀,分量(小份牛排,小份披薩),餐具等等都可以進行創意重構。

對咖啡館概念的偏執與固化

在咖啡行業很多年了,我發現中國多數人對咖啡以及咖啡館的概念是很固化的,包括自己也是如此。但是現在這些想發有些鬆動,特別是2018年以及今年的一些觀念上的更新與衝擊,讓我對咖啡、咖啡館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們對咖啡的認知與可能性有些過於偏執了。

美式咖啡就是咖啡加水,卡布就是意式濃縮為基底加上牛奶輔料,但是為什麼輔料一定是牛奶,果汁不行嗎?2019年,出現了很多創意咖啡,上到星巴克,下到各個獨立的咖啡館,都在做著自己的創意咖啡,創意飲品,而無論是咖啡行業,還是新式茶飲,鮮果輔料都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創意咖啡成為了大家運營、拉新,維護消費者的核心產品與手段,星巴克還史無前例的推出了創意冰調。

咖啡館的核心在於空間文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在不違背這些基因的基礎上,我們完全可以讓咖啡館產出更多的可能性。

創意咖啡,創意茶飲跨界,是產品上的可能性,咖啡西餐廳則是模式上的可能性,尤其針對中國目前的咖啡均量,有西餐產品的輔助,可以讓咖啡館深入到更廣闊的市場。我們難以想象把一家烘焙咖啡館開到三四線城市,但是咖啡西餐廳可以,這些不太瞭解咖啡的消費者,也許咖啡對他們來說與酸苦的中藥差不多,但是牛排、披薩他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們也完全消費的起。

無論做任何一門生意,我們首先就是要尊重、認同、瞭解市場的特殊性,中國的咖啡市場註定與西方有很多不同,與同屬亞洲的日本、韓國也會有很多不同。正視這些特殊性,打破自己的固有觀念,細緻的分析國內的咖啡消費者,以區域、城市、少數民族、經濟、商圈等各個方面為數據基礎,與消費者建立起穩固忠誠的服務關係,發揮咖啡館在中國咖啡市場的更多可能性,瑞幸的咖啡新零售是這樣,塞納左岸的咖啡西餐廳是這樣,還有更多可能性等著你去挖掘。

咖啡館、咖啡品牌需不需要產品經理

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產品經理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產品、市場及用戶等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週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無論是獨立咖啡館,還是咖啡連鎖品牌,研發人員是必備的。對於多數的獨立咖啡館,研發人員往往就是老闆自己,大型的連鎖品牌則會有更加專業化、團隊化的研發部門。

筆者聽過,對比過很多研發人員對於產品研發的分享,那些比較成功的研發老師往往帶著很多產品經理的特徵。他們瞭解用戶,瞭解市場,開發咖啡新品遵循消費者的需求特徵,也許他們並沒有產品經理的概念,但做的確實是類似的事情。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再一次深刻認識一件事情,無論你開發的新品多麼好喝,消費者不買賬,也是無用的。

市場在變化,消費者在進化,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競品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對行業內的所有人都提出了新的高要求。正在做新品研發的朋友,應該多去學習一些產品經理的知識,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想進入大公司做研發總監,這都是非常好的積累。

做創意咖啡館,做咖啡西餐廳,沒有產品經理思維的研發是很難成功的,因為這有很大可能讓你的產品研發脫離消費者需求,消費者不需要的產品,做的再好又有何用呢?一切以消費者為核心,這就是一切的基礎。

結語

活躍的中國咖啡市場,給了我們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機會,無論是對咖啡館經營者、咖啡連鎖品牌以及咖啡從業者,都有機會去創造新的價值與概念。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努力,共同成長吧!最後感謝塞納左岸咖啡關於咖啡西餐廳的一些相關專業分享。

咖啡西餐廳的新認知及在中國咖啡市場的可能性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